侯丽娟
摘 要: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使得课程教学活动愈发丰富和多元,使教育更加面向对于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与提升。其中舞蹈训练课作为义务教育初期的小学低年级阶段当中一门发展学生优美体态、肢体语言以及艺术素养的课程,也得到了革新和转变。作为教学设计者与组织者的教师,更应当以实际学情为切入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以生活化、趣味性和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来使学生完整体验从观察到模仿,再到表现创造的過程,以基本的舞蹈素养和优美的肢体语言来促动学习者艺术素养的内在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舞蹈教学;趣味;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舞蹈艺术修养,开发其潜在艺术与创造能力的一种普及化教育内容。小学低年级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期,通过舞蹈课可以使学生对于自己身体形成新的认识,在基本动作和技术技巧的训练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实践经验与实际学情来激发学生对于舞蹈的认知和学习兴趣。立足于舞蹈训练中的多元内容来选择趣味性的教学呈现手段,使学生在能够对舞蹈学习产生兴趣并愿意去主动的接触和了解它。
一、兴趣激发目标下的舞蹈教学开展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舞蹈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美和艺术内涵,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兴趣也需要建立在学习的需求基础之上,这也意味着教师要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通过一些鼓励和引导来使学生产生接触和了解舞蹈的初步想法,从而循序渐进地将其带入到舞蹈活动当中,在模仿和尝试中消除陌生感,逐渐适应并享受舞蹈带给自己的丰富感受。在以兴趣培养为原则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符合学生认知特征和审美需求的舞蹈动作,配合他们喜爱的音乐形式来进行呈现,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下舞蹈律动的同时,激活乐感与艺术思维,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此时教师只需要伴随着音乐来为学生讲解节奏、情绪与旋律之间的特点,从而以相应的舞蹈动作来进行表现,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找到节奏,重复听练,把握律动的特点。
趣味性的教学理念强调对于学生学习心理和发展特征的把握,这样所制定的课堂教学才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与内容呈现来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欢快,而学生也会在群体活动中被感染和调动,带着积极的心态和心情参与其中,这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趣味教法,也是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主要形式。例如,在跪下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双手高举过头顶,意为皑皑的雪花,在白茫茫的世界中一片片雪花从头顶飘落直至脚边,动作完成;随后抬头向上看,此举意为看一看雪花从天空落下时的情景,配合“抱雪球”的手势来完成收势的动作,通过腰部发力,感受用腹部将“雪球”顶起来的感觉。
二、挖掘舞蹈教学中的趣味因素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其主体性的确立与保持均离不开教师引导行为,所以教师要从教学的方向、内容、过程、结果等多方面来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学生能够更大程度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有趣的舞蹈学习中感受艺术魅力,形成艺术表现力,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与技巧熟练度。以上方面作为舞蹈教学中的新课题,其渗透与落实在趣味教法支持下的课堂中,首先应当通过教师的自身魅力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正所谓情动于忠,故形于声,幽默风趣,诙谐活泼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理想。另一方面,恰当的使用教学语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反馈效率,更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双向的有效互动,唤醒学生对于未知新鲜事物的兴趣,减少训练中产生的枯燥与疲劳。其次,教师的形象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催化剂,因此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开展舞蹈教学十分重要,承接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端正态度以保持学生对于自己和舞蹈学习的热情。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现并放大其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日常教学认真观察并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更精准的开展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舞蹈学习活动。
此外,舞曲是与舞蹈相辅相成的重要元素,舞曲不仅可以传递感情,表达情绪,更能够触及舞蹈内在的更深层次语言。每一次舞蹈活动应当配合符合学生音乐兴趣和认知能力的误区,在情境中去进行模仿和练习,在表现美和享受美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舞蹈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下的舞蹈课必须要从实际学情出发,以身体训练为基础,通过多角度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来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舞蹈课而言,在实际训练上更要落实趣味与科学的双重原则,发挥教师自身引导价值来为学生搭建一个轻松快乐的舞蹈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隋云.“舞”动音乐课堂——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38(16):169.
[2]李雪芹.谈启发式教学在舞蹈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6(19):244-245.
[3]伊娜.浅谈如何培养舞蹈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J].才智,2008(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