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婉玉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回顾几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历程,追求片面升学效率的“应试”教育已越来越行不通了。教育要改革,尤其是英语教育要改革,已经是迫切的要求,如何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把创新性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紧密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新课题。针对此现状,笔者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误区分析
自国家级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吸收、消化、分析、处理和反馈,在学生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这几方面的能力,这就使教育科学领域内的高新技术(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等)势必要进入课堂,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问题,也随着摆上重要的地位。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新课程倡导创设情景,结果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教师们一味追求在课堂開始阶段用CAI课件、积件播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即为创设教学情境,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创设情境。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的情境创设就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针对这种做法,一些教师的看法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视野和教学的思路上,通过信息技术主要是呈现教科书以外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在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图形,使学生更生动、更丰富地了解教学内容。其实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总之,只要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就可以了。
2、偏重活动形式,而轻视活动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活动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很多老师存在公开课情节,上到此类的课就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搜索一大堆资料,做成讲稿,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放幻灯片,其他同学演哑剧,形式看上去很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教学目的却没有达到,还束缚了授课教师的手脚。因而老师们一定要重效果,而轻形式,整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失去航向:重视知识、能力,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的要求下,教学实践中教师基本都能做到或有意识做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被很多教师忽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即使是一些作为示范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鲜见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课堂的纵深度差,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书”目的达到了,但是没有完成“育人”的目的。
信息技术是指以各种教学机器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包括幻灯、广播、投影、电视、计算机等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经历了视觉教学、视听教学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I)等阶段。对课堂教学的渗透是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过程,它的影响包括教学技术观念的现代化和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二、面对着学科整合的挑战,英语教师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技能。
1、掌握、利用、制作英语课件。课件的一般意义在于它能够提高讲课的节奏,减少板书的时间,快速而又清晰显示预先设计的问题和参考答案。课件的最重要的意义是要压缩教师的讲述(teacher’s talk),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优化教学过程,从而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地位。
2、掌握因特网的信息搜索技术。要在浩如烟海的万维网信息资源中遨游,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上网查资料往往是浪费了时间却没得到期望的信息。教师可用Express Search进行全方位检索,WebFerrt进行自动过滤并离线查询。
3、充分利用电子邮件、QQ、MSN;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提高英语的写作表达能力,它是一种关系到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学习技能。
4、建立教师个人网站。教师通过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和应用。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将成为一种趋势。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我们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效率将能得到很大提高。
三、我们总结出了信息技术(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对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也是英语教学中所必须采用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他们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我发现教师采取多媒体上英语课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记得快,记得牢,有的同学甚至对于非要求掌握的内容也能复述出来。
2、多媒体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的交互性
正是因为多媒体对于学生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人机交互也就能毫无疑问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这个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计算机还能接受学习者的回答或询问,并及时对之做出判断、评价或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我们知道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大量练习的过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不断地听、说。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还不强,需要有外人的及时引导和帮助;同时,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在同一时段的练习中,不同的学生可能希望有分层次的练习内容。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的。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个别化的交互式学习系统。
3、多媒体能够创设英语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完美的整合?有专家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绝不是“两张皮”。
四、对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提出几点看法
1、目的明确、任务清晰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所以,我们在整合过程中,应以英语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毫无痕迹”地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实施整合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课程目标和如何改善学习这个中心,切勿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再增设有关信息技术的新目标或其他目标。
2、内容要适度、点面结合
计算机最具魅力,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以其信息量大、传递快的优越性而被广大教师和学生钟爱,优化课堂的作用。但不是说因为效果好,就应该“多多宜善”。信息技术要恰当地为课程目标服务,绝不能为使用而使用。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信息一定要适度,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并留足学生和教师充分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同时,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时,一定要选择与教材内容相统一的资料,要选那些如何将抽象化为具体、将难点化为易点的资料,切忌牵强附会、驴头不对马嘴等现象发生。
3、惟实双辅:实效、实践双向辅助英语教学
1),是不要搞花架子。要把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应用经常化、习惯化,不要只是偶尔在优质课评比中或公开课中使用。2),是要避免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一刀切。计算机确有传统教学工作的一切功能,但是不是说明有了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手段都统统抛掉,像录音机、录相机、投影仪、卡片等都不见了踪影,任何一种工具都有它的利与弊,我们要用其长、避其短。3),是要实现真正的人机互动。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如果只是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综合资料在计算机里的一种简单演示,就变得毫无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课堂信息的每一种反应,并积极做出相应的“对答”,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示,激发求知欲望。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同时又能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视野,为学生们的的终身学习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