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目前在高考教育当中,特长生考试和其他正常学生参与考试相比,考试的内容与流程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也面临较多的问题。目前来看,我国在多个地区设置了考试机构,但是因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考试的形式存在极大的不同。为了保证在艺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要求舞蹈艺考生能够对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招考情况进行了解,而这也会使得舞蹈特长生饱受考试的压力。所以需要针对舞蹈艺考生的情况,对高考备考策略进行有效的研究,帮助学生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能帮助其实现理想。
关键词:高考备考;探究方法;准备工作;学习压力
目前来看,艺考教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也使得高校艺考专业报考的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情况。与普通的专业相比,高考艺术类专业招生方式与普通高考相比,存在极大的区别,艺考要求学生在高三的上学期就参加专业知识考试与技能知识考核。这是作为学生迈进心仪院校的第一关,只有取得专业考试合格证,才能在后续参加文化课考核后,继续报考該心仪的舞蹈院校。随着艺术特长生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舞蹈艺术特长生的相关教学活动也更加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同时,面对庞大的考生队伍,面对极大的考试压力,就要求舞蹈艺考生在考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一、我国舞蹈艺考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舞蹈专业和培训机构开设增多
艺考是指艺术院校或院校艺术系对艺术类考生进行的一次专业测试,它是艺术院校或院校艺术系对招收艺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招收舞蹈专项的学校已有100多所并开始单独招生。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随着招收舞蹈专业学生的院校越来越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艺考热。在“艺考热”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加入到艺考培训的队伍中来。但部分培训机构的体育舞蹈教师不专业、对体育舞蹈艺考内容了解不清晰、训练场地不专业。部分机构为了获取利润都会夸大舞蹈教师的经历及聘请一些非舞蹈专业的教师,影响舞蹈培训质量,对舞蹈艺考人才的培育有偏差。
(二)舞蹈艺考生人数高速增长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平考试。近年舞蹈艺考生人数高速增长其原因一是部分高中生文化课成绩不佳,作为艺术特长生升学比较容易。舞蹈艺术特长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要求低于普通高考学生的成绩,可以减轻舞蹈艺术考生的学业压力,只要能够达到艺术类本科录取分数线即可。二是我国高校开设的舞蹈专业多,对生源的需求量大。同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和自我艺术素养的提升,舞蹈教师的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据统计,2020年,全国艺术报考人数多达117万。
(三)舞蹈艺术考试情况分析
艺术类院校要求专业性、表演性等综合艺术素养较强,相比其他院校的考试对音乐、身体素质和能力测试的标准高。首先,艺术类院校的多数考试内容中都涉及剧目的展示,对学生音乐表达、表现力、剧目的感情流露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对专业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相对其他院校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北京舞蹈学院初试为舞蹈基本功测试(简单软开度和技术技巧)、身体素质与表现力测试和国标舞比赛套路,以及模仿考查考生对陌生舞蹈片段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其次,部分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身体基本形态、舞蹈基本功、舞蹈剧目表演等专项技能等,还会注重基础乐理知识、专业文化课成绩和动作模仿考查,通过对舞蹈艺术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对艺术考生进行录取。如:山东师范大学要进行听音与舞蹈常识为集体笔试和技能测试(包含基本条件和舞蹈剧目、技能技巧和动作模仿)。
二、舞蹈艺考生高考备考培养的策略探究
(一)明确高考流程,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针对舞蹈艺术生而言,为了在高考中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通过观察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所发布的招生简章,得出,招生流程涉及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分别是初试、复试到最后的终审。高考舞种以民族民间舞、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为主,舞蹈专业高考内容分为下述两种情况:一是将舞蹈类直接看作是音乐类专业考试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可以看做成其中的重点项,对于音乐类专业考核进行辅助,针对这类考核内容,招考的院校是以舞蹈音乐专业或者一些师范类院校为主。舞蹈技能测试占据极大的比重,同时考官也会考核学生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另一个则是将舞蹈类专业考试作为其中的重点,很多高校都会利用该种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对于学生的基本条件和舞蹈功底进行测试,随后利用笔试方式,考查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能够了解到,作为高中舞蹈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到舞蹈艺术生在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困难,比如:生活中有着繁重的文化课任务,有着较少训练时间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学生后期高考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选择最优教学大纲,使学生在备战高考时如虎添翼。从长远角度来看,教师应当为舞蹈艺术生选择合理、科学的学习大纲,随后开展训练。
(二)合理规划学习内容,做到有针对性的训练
当下我国高中教育时间为三年六个学期。舞蹈艺术生参与专业考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高三上学期期末。那么在制订教学大纲过程中,也需要针对舞蹈艺考生的情况,为其制订适当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学校与教师也需要主动调整日常考核内容,比如:学生日常考核的成绩为总成绩的50%,其中包含的是学生日常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功课预习情况等几个方面;而期末大考则占据另外的50%。
在高一的上学期,作为学生打基础的实践,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保证每个动作标准、规范,并且训练身体柔软度,掌握一定的技巧与方法。比如:基本功训练或者芭蕾舞基础训练等;到了高一下学期,学生需要对自身的造型和舞姿进行规范,比如:民族舞和古典舞的基本训练等;到了高二上学期,学生在训练中应当将重点集中在提高自身协调性方面,教师可以选择带领学生深入地学习古典舞蹈与民族舞;到了高二下学期,学生应当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以强化,并且开展即兴表演相关训练。到了高三上学期,学生则需要针对参加高考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剧目课程或者技术技巧课程学习等。
除此之外,也需要艺考生可以合理地分配与安排自己的时间,教师则需要为学生进行指导。因为学生参加考试的时间为高三的上学期,因此距离参加高考仍有较长的时间。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因受到舞蹈艺术生专业所带来的限制,所以在考前学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这时教师需要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利用高考前几个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即使这样,在关键时刻也不能掉以轻心。根据高中课程安排可以了解到,教师需要每天合理地规划学生舞蹈训练时间。比如:每天早晨训练早功的时间为早晨六点到七点半,时长为一个半小时;下午训练的时间是四点二十到六点,时间为一个小时40分钟;每周需要选择两天时间,安排学生从下午两点二十到六点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安排适当的课程,包括身韵课、基础课等。保证每天早晨六点到七点半,舞蹈艺术生能够开始软开度训练,因为该时间段是人体骨骼和韧带处于紧绷时期,只有对训练实践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配,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1]。
(三)根据个人相关标准完成考前准备工作
舞蹈艺考生准备工作重点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剧目,并且在劇目训练中,注重将技巧和技术相互组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完成报考舞蹈。艺术生也需要在考前积极调整心态,选择适当的放松方式,避免出现因过于紧张,而导致后期发挥失常的情况[2]。
一是选择适合剧目。在参加考试之前,学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表演的剧目,因为考试实际上就是对其舞蹈专业与个人条件测试的有效方式。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基本条件和舞蹈能力出发,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表演的剧目。在选择剧目时,不建议学生与指导教师选择一些以往在艺考中频繁出现的剧目。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选择一些极具感染力且个性鲜明的剧目,极有可能使艺考生在这些参赛者当中受到额外的瞩目,并且取得理想的成绩[3]。在剧目开始的时候,表演者就必须即刻进入到表演的状态。一般每个考生的表演时间在三十秒到一分钟之内,如果表现不好,那么极有可能在十秒钟结束。如果在剧目开始的时候,考生仍在酝酿情绪的话,那么极有可能在十秒钟左右,就会被停止演出,后续不会再有任何的机会。在选择剧目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该为了帮助学生抓住考官的目光,为学生选择一些过于成熟且广受好评的曲目,比如:《问君何时归》《有喜》等,因为学生的自身阅历不丰富,在表达情感过程中,难以达到相应的高度。在选择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对应的剧目。除此之外,有些院校需要学生准备两个剧目,分别是初试剧目与复试剧目,不能选择相同的。比如: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就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因为每个人的舞蹈条件和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尽可能扬长避短,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是在剧目中将技巧和技术相互组合。舞蹈艺考生在参加高考过程中,不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剧目,同时也需要将个人的技巧和技术相互组合。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上述这一点,必然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比如:一些学生有着良好的柔韧度,却存在较差的弹跳能力,因此这类学生所选择的剧目,应尽可能表现自己身体的优势,而不是体现个人的翻转、弹跳能力。有些学生则具备良好的弹跳能力,但是有着较差的柔软度,个人技术与技巧方面,应当尽可能展示自身的转、翻、跳等能力,比如:抱腿转与横飞燕等多个动作,避免主动去展示关于自己使用腰的技巧。在剧目当中将个人技巧与技术相互结合,也需要把握其中的尺寸,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学生应当将自己突出部分进行全面的展示,把握好分寸与时间,只有做到精益求精,才能获得评委教师的认可[4]。
(四)学生与教师共同分析高等院校对应的报考要求
高中三年的文化课学习,使艺考生必然有着良好的文化课底蕴,同时也有着扎实的舞蹈功底。因此可以选择报考综合性大学或者师范类院校。艺考生的舞蹈表演专业较为困难,但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与音乐等专业对艺考生的文化课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高考生在这一方面具备极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很多舞蹈艺术生在报考过程中未能明确自己想要进入的院校或者想要选择的专业,在这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广泛的收集资料,并且与学生共同分析,使其能够选择适合其日后发展的专业和院校。作为舞蹈艺术生,必须在高考之前使自己的心态得以调整,确保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与教师可以在考前组织几次模拟考,通常可以将模拟考放在高二的第二学期和高三的上学期进行。学生在不断地磨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将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教师也需要在两次考试结束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谈与指导,利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重获信心。只有将最好的状态与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才能使学生进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院校,只有全力面对,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结束语
舞蹈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优秀的舞蹈人才培养任务艰巨,需要耗费极大的心血,付出很多的时间。作为参加高考的舞蹈艺术生,需要文化课和舞蹈艺术专业课两手抓,在备考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与练”的冲突,面对冲突,学生需要自己调整状态,安排合理的时间,加强日常训练,增强技术技巧备考。同时,舞蹈教师要全面加强指导学生了解备考流程,分析学生的技巧组合,选择适合学生表演的剧目。高中舞蹈艺术特长生的备考工作开展是非常艰巨的,不仅需要广大舞蹈教师坚守岗位,还要在无私奉献中不断探索舞蹈艺术特长生培养的好方法和好策略,为高校输出更多专业基础扎实、舞蹈表演能力突出的优秀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雅欣.石家庄市体育舞蹈艺考培训机构的发展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20.
[2]刘志通.冀辽两地舞蹈艺考现状分析与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3]陈思宇.艺术类体育舞蹈专项考生考前培训内容优化措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4]刘志通.辽宁省普通高级中学舞蹈艺考现状研究[J].黄河之声,2019(20):138-139.
作者简介:赵雪川(1977— ),男,蒙古族,辽宁朝阳人,广州市南海艺术高中,中学高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舞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