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2022-07-15 15:34李韫棱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思政

李韫棱

一、案例背景

2020年以来,我校持续推动“党史进校园,童心皆向党”主题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校本课程形式,思政课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中国近代史、当代史及未来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党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特别是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他们生活在国家“强起来”的时期,对于党史缺乏认知,对于曾经落后、贫弱的中国社会感到陌生,如果忽略党史学习教育,容易让学生产生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现象。

二、案例主题

本教学案例为校本思政课程内容之一,案例主题为“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合《火烧圆明园》《虎门销烟》《觉醒年代》等影视剧展开教学。从课堂教学组织角度出发,本教学案例建立在小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事先结合一部分近代史资料,让小学生认识到清末民初时期中国落后、贫穷、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探讨主题。案例教学过程中,结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促使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形式等变得鲜活生动,在激起小学生对党史兴趣的同时,兼顾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政课的方式,让小学生达到“学史明理”的目标。广义上说,学校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让教育对象“明事理”,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能够正确地树立政治立场、接受意识形态影响,成长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人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党史有助于小学生客观、理智地看待中国社会发展,自觉接受党史中关于思想政治的教育要求。

2. 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政课的方式,让小学生达到“学史增信”的目标。今天的小学生是明天的社会栋梁,让他们自幼树立“四个自信”认识,对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帮助,也能引导小学生形成崇高理想、远大志向、社会责任、正确三观等重要的心理基石。小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做了哪些贡献,从党的奋斗史、抗争史、建设史中汲取力量。

3. 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政课的方式,让小学生达到“学史崇德”的目标。“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目标,对于小学生而言,“立德”的实现需要主观及客观的共同作用力,其中主观上要形成“崇德”的心理和精神动力。党史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资源,如为了祖国人民不畏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既可以从革命先烈身上流露出来,也存在于每一个舍己为人的普通党员身上。

4. 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政课的方式,让小学生达到“学史践行”的目标。党史学习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带领小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利用多种方式实践,这样才能真正令其“活起来”。例如,组织小学生“重走革命道路”、参观革命纪念馆、组织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展开教学案例主题探讨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了《火烧圆明园》《虎门销烟》的电影片段,你有什么感想?

生1:老师,我很愤怒,我也感到很屈辱,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要遭受这样的欺负?

生2:看完影片之后,我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那时候的祖国太弱了,在列强眼里就像待宰的羔羊。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的情感流露是很真实的。虽然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社会中,但这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今天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

生3: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换来的。

生4:是无数建设者通过艰苦奋斗创造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但不够全面。中国近代几乎是一部屈辱史,但我们这个民族能够重新从废墟中站起来、从一穷二白中富起来、从任人欺凌中强大起来,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PPT展示: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师:我们就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出发,探讨一下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下面,我们先听一首同名歌曲。

(PPT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生5:是因为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生6:是因为共产党实现了中国解放。

师:从清朝末年开始,很多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拯救国家、民族命运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这一目标,并且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成就。那么,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怎样的岁月、经历了哪些艰险、付出了何种代价?接下来,我们深入地了解一下党史。

(二)结合党史资料微课视频,系统展开党史学习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又观看了《建党伟业》《觉醒年代》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片段,大家能理解为什么那些历史人物如此激动吗?

生:我认为,他们是看到了中国的光明未来,坚信自己找到了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

师:是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出现了很多政治理念,从“百日维新”到“五四运动”,再到“北伐战争”等,结果无疑全都失败了,这说明其他政治主张都存在问题。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见解吗?

生:因为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其他的政治主张都不是代表中国人民的,而是某一部分人的利益。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事实正是如此,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下面请思考一个问题,仅仅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是正确的,所以就能获得成功,这句话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毛主席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大家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吃饭的时候要讲礼貌、讲规矩。

師:对,革命不能像吃饭一样温文尔雅,必须要轰轰烈烈地“闹革命”,要坚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原则,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开始就是一部革命史、抗争史、牺牲史。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主要进行了哪些重要战斗?

(PPT出示: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如何得来的吗?是无数共产党员和中华优秀儿女用鲜血、生命换来的,他们的精神值不值得学习?

生:值得!

师:对比一下,世界上其他国家仍保持战乱,政府连自己人民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生: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担负起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责任。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基于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展开)

(三)党史学习教育生活化,拓展思政課教学的空间

师:“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党史继承先烈的意志、弘扬他们的精神,大家有信心成为国家栋梁吗?

生:有!中国共产党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够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富强,今天条件这么好,我更有自信!

师:那么,我们能够从党史中学习到什么呢?

(出示PPT:革命先烈、优秀党员或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照片)

生1: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生2:要学习“铁人”的艰苦奋斗精神。

师:你知道身边这样的人吗?

(小组合作探讨)

师:学习党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周末大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然后写一篇感想。

(布置作业要求)

五、教学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课堂的学习,你们都学习掌握了什么知识?

生1: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

生2: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经历的战争。

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思考、多观察,深刻体会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

(一)以小学生喜爱的方式展开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常规形式下,思政课程教学往往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如“优秀品德”“法治精神”等强制性输出,这实际上很难激起小学生的兴趣。党史本身是由一个个鲜活人物、一个个动人故事构成的。在引领小学生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一些德育资源就能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加上运用视频形式、影视剧内容等,能够给小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

(二)党史学习教育应保持一致性

从时空维度出发,党史学习教育不应仅仅服务于思政课的资源需要,它本身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且仍处于动态发展状态。让小学生了解党史中“过去的部分”,同时,还要从党史发展规律角度,主动去预测未来,以此提高小学生对党的方针、理论、道路的自信心。

(三)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应加强实践

思政课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相同的理论渊源,在目标上也是高度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传统思政课教学中,强调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活动,那么党史学习教育也不例外,要鼓励小学生走进各种红色文化场景中,面对面接触、沉浸式地体验。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