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绮琪
摘 要:蒙台梭利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生命。幼儿园要为幼儿的发展组织各种各样的区域游戏,其中,建构区积木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类型之一。但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还要在幼儿的建构区积木游戏活动中予以一定的行为干预,帮助幼儿顺利完成作品建构,提升建构技能。文章提出几点发挥教师行为干预作用,提升幼儿建构区积木搭建技能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教师行为干预;建构区;积木搭建技能
一、前言
积木建构游戏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园也经常组织积木游戏,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国内外学者早就指出积木建构游戏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时间长,他们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所以教师要对幼儿的积木建构游戏予以一定的行为干预,合理介入到幼儿的积木建构游戏中,为幼儿投放合适的材料。
二、发挥教师行为干预作用,促进建构区幼儿积木搭建技能有效提升
(一)实施时间控制策略
幼儿的积木搭建技能是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提升的,所以教师要对幼儿的积木搭建游戏实施时间控制策略,让幼儿能够在积木搭建游戏中发展技能,不仅要保证积木搭建游戏的频率,同时也要保证幼儿每次参与游戏的时间。
首先,教师要保障每周开展游戏的频率。积木搭建游戏需要幼儿进行比较多的操作,可以锻炼幼儿的手指和手臂运作能力。因此,教师要保证幼儿每周参与积木搭建游戏的频率。从目前来看,幼儿园主要是在班级建构区、户外活动区来实施积木搭建游戏。幼儿教师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可以每天在班级建构区安排积木搭建游戏,充分保障幼儿参与游戏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各方面能力。
其次,教师要保证幼儿每次参与游戏的持续时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华爱华通过实证调查指出,小班幼儿每次参与积木游戏的合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中班每次参与积木搭建游戏的时间至少为20分钟,大班应该保证幼儿每次参与30分钟或者更长的积木搭建游戏。事实上,在每次开展积木搭建游戏时,幼儿都需要先进行构思,当他们明确自己要搭建的主题后,才会更好地投入到积木搭建游戏中。另外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可能还会调整思路,选择更多的材料来丰富自己搭建的作品,这些都耗费幼儿一定的时间。随着积木搭建游戏的深入,幼儿还可能会生成其他行为,比如他们会拉着拼好的车一起比赛。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保证幼儿顺利完成积木搭建,而不是在幼儿搭建到一半就匆忙结束游戏活动,这样会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
(二)投放合适的材料
游戏材料对维持幼儿的积木搭建游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为幼儿投放合适的材料,让他们与材料进行互相作用,发掘材料的更多功能,更好地完成作品建构。鉴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所以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投放积木材料。
小年龄幼儿积木搭建材料适宜简洁,色块清晰,容易成形,他们搭建的特点是主题不明确。优点在于:便于幼儿自由选择清晰辨别,小手容易抓握,便于垒高、接长、围合等基本技能动作的练习,特别是满足小年龄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短,能短时间体验到成功。中大班初期幼儿积木搭建材料逐渐倾向多变性积木,色彩鲜艳,便于转换拼搭,并对搭建主题有了粗浅的意识。多变性积木优点在于:插接口多个,随意插接易改变方向,出现多种造型,满足幼儿好奇心,更便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多样化尝试,增强幼儿对于积木搭建游戏的兴趣。大班后期幼儿积木搭建倾向生活材料和组合型材料等,具有开发性。比如各种材质的板(硬纸板、塑料板、KT板、木板等)、各种废旧材料(易拉罐、露露罐、奶粉桶、饮料瓶、大纸箱、硬纸盒、废旧布头等)、花草树木(仿真花、树、花坛、草皮等)。生活材料和组合型材料积木的优点在于:材料选择面广,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充满想象空间,具有不可预测性,挑战性强,能根据主题搭建目的性增强,适宜幼儿探索研究。
此外,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也不应把所有材料都放到积木构建区,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选择材料时不知所措,而应该循序渐进地投放材料,对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了解幼儿在使用材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幼儿丰富作品建构的思路。
(三)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和诱发
幼儿进行积木搭建游戏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性的、没有目的地随意搭建,还有一种是有着预设主题的有目的性搭建。为了促进幼儿发展,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和诱发,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积木搭建游戏过程中。一般来说,幼儿总会对某种特定的游戏主题感兴趣,比如搭建城堡、房子、车等。教师需要有目的性地启发幼儿,使幼儿萌发建构动力,以此帮助幼儿提升积木搭建能力。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创设环境,密切观察幼儿的表现,适当进行点拨,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教师在上完《天安门》语言课程后,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完成构建“天安门”的任务。幼儿们为了完成这样的任务,会在一起讨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如何建构,在此过程中,幼儿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合作行为在无形中得到发展。
(四)给予技能上的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参与到积木搭建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现实情况开展单元式的积木搭建游戏,对他们进行技能上的指导,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地提升建构技能。比如笔者在开展“我的家”主题建构游戏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笔者让幼儿搭建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床、桌子、椅子、凳子等,让小班幼儿学会按压技能;在第二个阶段,笔者鼓励幼儿为自己的小公主、小王子搭建城堡,旨在引導幼儿掌握围合和平铺技能;在第三个阶段,笔者鼓励幼儿学会搭建人物居住的高楼,主要发展幼儿的垒高和架空技能。这样的积木搭建游戏环环相扣,丰富有趣。
(五)教师找寻合适的介入时机和方式
建构区积木搭建是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得发展,锻炼手部能力,开发智力。所以教师要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幼儿游戏控制者,我们要为幼儿投放合适的材料,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建构活动中,锻炼各方面能力。我园在组织“老街”建构活动时,不仅仅是让幼儿画出“老街”的样子,创设“老街”,还让幼儿亲自搭建“老街”中的相关商店。教师为幼儿提供雪花片、纸板等一些自然材料,让幼儿开动自己的脑筋,思考应该如何搭建这些店铺。有的幼儿将硬纸板叠成长方体,上面放一个纸板,然后再放一个小木盒,做成灶台的样子。有的幼儿做了火锅店的板凳。幼儿们一起合作,共同搭建“老街”中的店铺,兴致盎然。等到大部分“店铺”搭建完成之后,幼儿们又开始进行角色游戏,比如在茶馆中,有的幼儿扮演“服务员”,有的幼儿扮演“茶客”,他们进行一些对话,比如“客官,请问您需要什么?”“我需要一杯普洱茶。”“好的,请您稍等片刻,普洱茶马上送到。”这样的过程大大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角色游戏中的大部分场景是幼儿搭建的,他们在参与这些游戏活动时兴趣十分高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建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幼儿的积木搭建游戏活动中,教师行为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教师要找到行为干预的契机,使用合适的指导技能,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让他们更好地享受积木搭建游戏。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对幼儿进行启发,让他们在积木搭建游戏中有所成长、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邬贝尹.教师有效介入自主性建构游戏的策略研究[J].动漫界,2017(28).
[2]张莹,华爱华.游戏时长对幼儿积木游戏行为与作品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9(02).
[*本文系2021年度南沙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编号:NSKY20210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