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家用投影仪设计研究

2022-07-15 01:30伍健
工业设计 2022年6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

伍健

关键词:用户情感体验;家用投影仪;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22)06-0061-03

家用投影仪在影音娱乐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投影仪产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而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技术的升级,为家用投影仪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家用投影仪设计研究,就是在投影仪的设计流程中融入用户需求,进而改善和优化产品的形态和功能,最终设计出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家用投影仪。

1用户情感体验概述

用户体验理论最早由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这是一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主观感受,包含了人的情感、认知印象、成就和行为等[2]。用户的经历与外界环境共同影响着体验的结果。由于用户的经历不尽相同,导致了用户对体验的理解和认知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外界的环境也影响着用户体验的内容和质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相同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可能会反馈出不同的体验结果。用户体验不仅仅存在于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还包括体验之前的期望与体验之后的情绪感受,在产品使用的全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通过认知理解世界,通过情感判断事物,情感体验是人与环境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持续性感受[3]。产品的情感体验研究主要有两大体系,即长町三生的感性工学理论和唐纳德·诺曼的情感层次理论[4]。作为感性工学创立者的长町三生将感性工学的类比分类法应用于马自达第一代的跑车造型开发中,其基本方法是利用调研所得的感性信息,结合SD法进行测算,从而在方案评估阶段得出最佳的汽车设计方案,此方法在汽车与智能装备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唐纳德·诺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中,将用户情感分成了三个层次,利用“情感体验系统”来描述设计与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即人类的情感系统包含了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等三个层次,适用于更广泛的产品设计领域。

2投影仪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投影仪设计的现状

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投影仪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国内的投影仪市场已经度过了高速增长期,开始进入稳定缓慢的增长期。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的契机在于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差异化。随着观影需求的提升,家用投影仪成为新的增长点,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关系中,电视起着十分重要的连接作用,市面上现有的家用投影仪随着技术的升级,基本可以替代电视,从而满足人们的观影需求。同时由于其投影效果给人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力,给用户带来了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随着市面上同类产品数量的增加,问题也随之出现。传统的投影仪企业多是以商用投影仪的生产制造为基础,其推出的产品外观设计受到商用投影仪的影响,外观设计上缺乏创新,投影仪的功能设计也基本照搬,没有根据家用属性进行针对性地调整。

目前关于投影仪的研究主要在技术研究层次,从设计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东华大学的姚子颖利用语义差异法研究用户对产品造型风格的感性认知,从而找出影响产品形态的基础要素,得到设计成果[5];中兴通讯的王磊等人,通过对现有的家庭智能终端使用场景进行分析,提出双内容的设计模式,应用于智能投影仪的人机界面设计中[6]。但将用户情感体验应用于投影仪的设计研究仍未形成系统的方法。

2.2投影仪设计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市面上同类产品展开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消费数据分析、用户访谈等方式,得出目前家用投影仪的整体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2.2.1造型单一且缺乏创新

家用投影仪的形态是功能的载体,既承担了保护内在结构的作用,也需要对外传递产品的实际使用功能和情感功能。造型语言的定义与产品功能、市场需求、加工工艺等紧密相关,但现有主流品牌的家用投影仪的造型缺乏创新,造型设计多以该品牌主打的商务款型号进行简单修改或缩小后形成。对于家庭的使用环境而言,缺乏创新的造型设计,使得产品形象与家庭室内空间无法融合。同时针对于多种风格的家装风格,单一的造型很难滿足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2.2.2结构传统且形态受限

在家用投影仪的设计中,形态最容易受到工程结构的影响。现有的投影仪结构设计基本成熟,工程师可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通过简单修改,最终形成产品的结构。平铺式的内部结构较为传统,使得产品的外观整体形态被限定在一个以长方体为基本结构的框架内,二者简单的融合方式使得产品的造型受到极大限制,有着巨大的优化空间,如图1所示,不同风格的形态有着相似的结构。虽然以坚果为代表的一批投影仪企业已经开始投影仪结构上展开重构,其圆柱体的产品形态也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此类设计对于市场而言,仍然只是少数,需要更多的设计语言加入。

2.2.3色彩单调且质感相似

产品的色彩是吸引用户的第一视觉感受,在用户对产品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受限于产品原有的商务属性,并为了平衡不同用户的色彩喜好,现有的产品色彩趋向于无彩色设计,如图2所示。同时,彩色的产品也集中在几个主流色彩之间,转化为家用属性后,依旧沿用了原本常见的设计。由于产品的物理特性,外观材料主要使用塑料材质,在色彩局限的前提下,单一的表面处理工艺,对于家用属性的产品而言,并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2.4功能冗杂且缺乏针对性

投影仪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现有产品需具备多样功能。但功能的配置多从工程角度出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支持专业用户进行细致地调整,从而得到较为良好的视觉效果,但缺乏对普通用户的关注,一些复杂的调整功能仍然不够简便。家庭环境下,电源的连接过于复杂,影响便携性,同时,播放音质等也具有更高的要求,针对家庭的特殊环境,缺乏针对性的取舍。

3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家用投影仪设计策略

美观的产品能够带给用户良好的视觉感受,同时好用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而具有象征意义的产品则能引起用户情感的共鸣。三种不同的情感阶段对应用户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将投影仪的外观设计与用户体验三层次模型相结合,在本能层融入形态设计,行为层融入功能设计,反思层中将整体的设计形态进行综合考量。其中,功能设计来自美国学者Miles在19世纪出版的书籍《价值工程》[7],而造型是功能的延续与表达。家用投影仪的外观设计主要包含了形态设计和功能设计。根据投影仪的市场与研究现状分析,在开展设计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的需求,优先考虑功能布局与实现,为满足经济性要素,需要对功能进行分类讨论,取消非必要的功能,新增或优化现有的功能。形态设计同样需要考虑用户的诉求,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造型设计语言进行归纳整理后,根据功能的设计和用户的审美,重新定义造型语言,配合色彩的搭配,从而完成投影仪的外观设计。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家用投影仪设计策略,如图3所示。

3.1本能层次的设计策略

本能层次的用户体验源于人类的天性,在用户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中,处于最底层,能够给用户带来最直接的、感官上的刺激,其基本的设计原则在家用投影仪设计中的体现为产品的形态设计。形态既是点线面的结合,同时也受到环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家庭这一特殊的室内空间中,投影仪形态的设计可以从以下角度重新构建。

3.1.1师法自然

自然是一个物竞天择的成果体现,其存在的生物和景观都具有极强的合理性,符合基本的美学法则。因此在形态设计上,可以从自然形态中进行抽象和提取,从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中寻找灵感,通过仿生设计的手法,将自然形态中的元素直接或间接应用于投影仪的造型中。如按照模仿对象的基本属性进行划分,则可以分为生物仿生(包括动植物等)或环境仿生(山川河流等);按照模仿的设计表达手法,可分为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按照模仿的完整程度,则分为局部形态仿生和整体形态仿生。仿生的目的是突破原有产品的形态束缚,并通过反复地观察和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形态语言。

3.1.2形态借用

原有的投影设计元素可以通过形态借用的手法,进行更新和替换,从而为新的形态设计提供灵感。以造型的局部细节为例,投影仪的镜头与相机的镜头形似,散热孔则对应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家用电器的通风孔设计,不同种类产品的设计语言可以为投影仪的设计带来新的思路。同时,形态的借用也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他家用属性较强的物品形态借鉴到投影仪的设计中,为投影仪的整体造型提供灵感。此外,来自不同产品的形态借用,能够极大丰富投影仪原本的造型风格,摆脱纯几何形态的外观,为家用属性的投影仪提供新的风格取向,使得产品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

3.1.3赋予文化内涵

文化是产品在设计理念层面的精神内涵,对于形态设计的解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家用投影仪这一类科技产品中,融入文化的元素,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恰当的将文化内容应用于实际的设计层面,如表面装饰、色彩、造型等,从而传递出对应的文化思想。同时,文化内容本身来源丰富,题材的选取具备极强的包容性,既可以是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的期盼,也可以个人理想,家国情怀的表达,满足不同用户对产品的期待。

3.2行为层次的设计策略

行为层次的用户体验主要受到产品使用功能的影响,功能是产品和用户之间联系的纽带,主要受到材料、技术等基本要素的影响。家用投影仪的功能设计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和用户的心理需求进行展开。

3.2.1功能分解

传统的投影仪功能冗杂,设计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满足所有的需求,功能的取舍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测算。在家用属性的前提下,对前期的用户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对功能进行分解。用户的基础调研资料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针对这一类数据的处理,可以在分析中使用模糊Kano模型、结构熵权法等统计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情绪对调查结果的影响。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功能的重要程度进行区分,筛选出基本型需求和期望型需求进行保留并优化,将兴奋型需求根据实际成本、设计目标等综合研究后选取设置。但需要合理地分解产品功能,在保证产品功能简洁的同时,也要满足用户真实的使用需求。针对用户对功能的不同需求层级可以展开附加功能模块的设计。

3.2.2附加模块

任何产品的功能都有一定倾向,在满足该功能倾向的同时,其他功能的设计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投影仪在实际使用中,主要的功能围绕着视觉体验展开。为提升视觉体验,首先可以针对投影仪的投影效果进行优化,通过自适应或一键调节,完成工作,减少用户在调节过程中的心理焦虑。同时,在家庭环境中,视听效果的融合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针对声音模块的优化可以作为附加功能模块的一种,通过在投影仪内部调整硬件设计,也可以外接音响设备,从而完成对听觉体验的升级。家庭环境的空间特征比较丰富,家用属性决定其应用的场景包括客厅、卧室,甚至是洗手间等场所。常规的供电方式没办法满足这些场所便捷供电的需求,通过附加的充电(蓄电)模块可以用于解决以上问题,同时也能提升投影仪的便携性。基于功能拓展的方法,应对游戏需求、临时办公需求、教育需求等短时间内特殊的功能需求,均可在附加功能模块中添加,在实际的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用户可以直接购买基础的投影仪,满足基本的家用需求,也可以增加附加功能模块,满足其他附加功能的使用需求。

3.2.3减少连接

在电源供给、信息传递等方面,线束连接是传统投影主要的连接方式,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的时期,家用投影仪的家庭属性可以融入全屋互联当中。具体的设计可以緊跟时代,对原本的连接方式展开革新,如通过蓝牙或网络连接设备,提供视听资源的获取与操控。还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减少线束的布局。在操作中,增加声音控制或动作控制等手段,减少物理按键的使用,将家用投影仪与现有智能设备的使用相互融合。但限于家庭场景下,产品使用人群的特征,应当适当保留原本的连接方式。

3.3反思层次的设计策略

反思层次是用户对整个产品使用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包含了本能层与行为层的所有内容,同时也是家用投影仪设计成果的评判标准。吸引用户做出购买决策的形态设计、功能优化与细节展现都可以纳入反思层的设计策略中。

3.3.1个性化设计

色彩与表面处理工艺是用户对投影仪的第一视觉感受,在家用属性下,个人的兴趣取向会影响最终的选择。但个性化的设计在带来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会限定使用人群的范围,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参考手机外壳定制的思路,将投影仪的外壳主要部件进行区域划分,在不影响投影使用性能的区域,应设置可替换或者可附加的装置,官方推出不同风格的外观装饰方案,用户可以加购外观装饰套件,对投影仪的外观进行升级,包括对色彩、材质、表面处理工艺等的自定义组合优化,从而满足不同使用人群对产品的期待。

3.3.2硬件与内容相结合

家用投影仪的形态和功能设计成果,能够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这种体验主要集中于硬件层面。投影仪作为视听内容传播的媒介,内容同样会影响到用户。传统的投影仪内容来源主要依靠用户的外部连接进行定义。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投影仪完全具备自带内容的能力。考虑到家庭结构组成,如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几代同堂等,从内容上针对性的定制,从细分市场展开设计研究。

3.3.3赋予精神内涵

紧密结合投影仪家用属性的特点,从形态到功能上与其他投影仪的设计相区分,并通过设计文案,设计宣传等的辅助,赋予投影仪在家庭环境中的特殊含义。

4结语

在家用投影仪设计中,针对产品形态与功能特点,将用户情感体验的三要素融入具体的设计中。围绕以用户情感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构建了用户情感体验三层次与产品设计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用户体验层次的特点,对家用投影仪的功能设计、形态设计的具体设计要素提出设计策略,以提升家用投影仪生命周期的用户使用体验。以期对家用投影仪产品的换代升级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为此类产品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艺术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