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养成

2022-07-15 02:41吕途张东松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耕劳动素养

吕途 张东松

农耕劳动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珍惜劳动成果,提升劳动素养。然而,农耕劳动教育的实际开展面临较多困难。

1.实践困境

传统农耕劳动课程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学龄的学生。目前,有条件开展农耕劳动实践活动的学校,多数以传统农业劳动的基本操作为主,如翻土、播种、浇水、拔草、施肥等。但这些活动,小学生、初中生或高中生都可以做,区别只是由于体力大小不同,劳动的快慢不同而已,很难设计出与学生年龄及学识相匹配的连贯递进式课程。

传统农耕劳动课程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在校的时间。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育机会是无法等待学生的,比如根据滳情判断浇水,根据长势判断施肥,根据下雨情况及时排水,根据虫害情况及时喷药,等等。学生们因为放假、上课等事情耽误的工作只能由学校教工补位完成,因为植物生长不能等学生们有时间了再开始。由此可见,目前注重体验劳动过程的农耕劳动教育课程,无法完全适应中小学固定课堂的教育模式。

传统农耕劳动不能有效地利用现有师资。很多学校懂农耕劳动或农业种植的教师数量有限,农耕劳动教育的任务往往落在了没有农村生活经验、一直生活在城市、没有从事过农耕劳动的学科教师或班主任的身上。一方面增加了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负担,另一方面无法达到劳动教育应该实现的效果,使得教育资源不能高效利用。

多数城市化的中小学无法进行与传统农耕劳动相关的劳动教育。在城市,学生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以及上学放学的周边环境都充满了城市化的气息,多数校园也无法提供能够进行传统农耕活动的区域,这使得多数学校无法进行劳动教育,学生甚至连体会传统农耕劳动的机会都没有。

2.问题分析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不禁要思考,究竟什么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否等同于传统的农耕劳动?劳动素养教育是否就是让学生养成能吃苦不怕累的品质?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更多的是进行劳动活动,如何在劳动活动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点,这是摆在教师面前最重要的任务[1]。进行劳动教育之前,教师应思考一个问题,劳动教育的目的究竟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还是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2]。

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农耕方式的变革结合了科技发展,使得传统农业方式逐渐被替代,这不仅逐步提高了劳动效率,解放了双手,更让农耕劳动者认识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劳动素养多方位的教育远比单纯的劳动技能体验要重要得多。劳动素养的培养往往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农业劳动方式的体验上。解决思想问题,创新创造劳动教育方式才是实现真正劳动素养教育的最佳方式。

3.解决方法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北京中学在经历不断实践探索后发现,采用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时代农耕劳动教育方式能更好地实现劳动素养教育的目标。整合各学科教育资源,着眼现代农业生产,将农耕劳动科研化、科技化,把农业生产全过程根据时段、場景、专业的不同分解成多个课题,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兴趣、学业基础等进行选择,全面推进新时代农耕劳动教育。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农耕劳动教育,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自然田间劳动更换成实验教室、温室大棚、种植箱等。发挥生物、化学、地理、科学等学科教师的专业作用,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生物学科可在实验室内进行育种、育苗、嫁接、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套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化学学科可研究化肥及农药等相关内容,地理学科可进行土壤改良及大棚与薄膜的应用等,科学学科可在自动化技术、节水、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方面进行探索。将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更能让学生们为传统农业工作者解决问题,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

通过上述方式的变更,学校可以设置连贯递进式的科研课程,就相关问题进行实验与探究,这些实验不仅可以符合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和递进性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人工进行实验室环境调节,从而适应植物生长也适应学生的时间安排。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寒暑假通过体验课程的方式走到郊区、深入农村,去见识真正的农耕劳动。看到并体验百亩良田中农民劳作的辛苦所达到的效果,远比在学校一垄地上浇水来得更真实更深入人心。学生在参观走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劳动者所面临的真实问题,比如作物生长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年迈劳动者的人文关怀问题,不同地区乡村发展问题等。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解决方式,在科学思维和劳动素养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学科对学生的实验安排给予专业的支撑,有效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劳动教育科技化的同时,教育者也将劳动教育的空间从土地拓宽到了实验室,更好地解决了城市化中小学农耕耕地较少的问题,更有利于城市化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逐步将传统的农耕劳动教育转变为农耕科技劳动教育,让学生以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在学校的支持下进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传统农业工作者面临的辛苦与困境,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科学精神,培养创造力,从而实现劳动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晓春.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0(12).

[2]刘静.学校立场下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几个关键问题的辨析[J].现代教学,2020(12B).

猜你喜欢
农耕劳动素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农耕旧事十二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