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茹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结核病是人类第一大传染病,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伴随医疗水平的提升,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呈下降趋势,且死亡率也不断减少,但依然较高。因为结核病治疗周期长、容易复发、根治率较低,因此怎样提升结核病早期筛查率,及时确诊,是提升该疾病治愈率的重要措施。结核病属于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在控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更需要医院和相关疾控部门的配合[1-2]。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超过90%的结核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时候,通常会到综合性医院进行诊治,并不会直接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因此综合性医院门诊在结核病的防治中作用极为重要[3]。本次研究选择在本院门诊接受诊治的结核病患者,人数为78例,主要分析综合管理方案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予以评价,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主体均随机抽选2017年11月-2019年8月在本院门诊接受诊治的结核病患者,人数为78例,依据单盲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组别分别是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20~61岁,平均(37.09±2.31)岁;原发型结核、非原发型结核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19例;流动人口、非流动人口例数分别为21例、18例;患者身份:农民、工人、学生、司机、自由职业、无业、退休、其他,例数分别为4例、5例、6例、4例、4例、4例、6例、6例;文化水平:文盲及小学、初中及高中、高中及本科,例数分别为13例、14例、12例。研究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2~60岁,平均(37.11±2.29)岁;原发型结核、非原发型结核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18例;流动人口、非流动人口例数分别为22例、17例;患者身份:农民、工人、学生、司机、自由职业、无业、退休、其他,例数分别为5例、5例、5例、4例、5例、5例、5例、5例;文化水平:文盲及小学、初中及高中、高中及本科,例数分别为14例、15例、10例。两组结核病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较,P>0.05。
入选标准:精神状态正常的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病者,符合《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中的肺结核病症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与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在研究协议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凝血功能异常者,认知障碍者,语言功能障碍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
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方案,具体内容为:选择吡嗪酰胺(国药准字:H33020647,生产公司:浙江海珠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每天15~30mg/kg;选择异烟肼(国药准字:H42022005,生产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剂量为每天5mg/kg;选择乙胺丁醇(国药准字:H21022349,生产公司: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每天25~30mg/kg;选择利福平(国药准字:H44022412,生产公司: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剂量为每天5mg/kg;所有药物每天1次,于每晚睡前30min,患者需要持续接受三个月的治疗。
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患者综合管理方案,具体内容为:①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吡嗪酰胺、异烟肼、乙胺丁醇以及利福平进行联合治疗,其用药方式与参照组相同。②强化结核病控制。患者在确诊后,需要长时间的接受治疗,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当患者确诊后,应及时对患者传播源进行确定,从源头有效阻断病菌的传播,并叮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随地吐痰,及时对痰液进行清理和消毒,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强隔离措施,对进出人员施以严格的控制,定时对病房、床褥以及衣物进行全面的消毒,并为患者准备独立的碗筷,定期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情况予以检查。③强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对结核病的专业知识,治疗方式以及防范方式、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尽量减少病毒向外扩散的渠道,强调与医生进行沟通的意义与重要性,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治疗反馈,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病情达到充分的了解,进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④强化心理干预。确诊结核病后,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出现悲观、难过、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临床治疗产生消极心理,在治疗配合程度上较低,因此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以往治疗效果较好以及临床上较为经典的临床治愈案例进行举例,增强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信心;同时,在交流中了解患者郁结所在,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和鼓励,发挥医院的治愈作用,降低患者对医院治疗的抵触心理,并在日常治疗过程中保持和蔼的态度,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信任感。⑤对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强化门诊患者情绪管理和有效交流,通过文化墙、告知便条、志愿服务队等措施,为患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改进,如情绪管理、专业知识、护患沟通等,从而缓解患者不安心理,强化其对治疗的配合度,提升其用药依从性。⑥主动诊断疑似患者,观察每一位患者症状,进一步检查疑似病例,让患者病情可以得到尽早的控制和治疗,进而提升疗效。⑦家庭督导,对于年老体弱者,督导护士对其进行家庭督导,首先让家庭督导员进行培训,掌握患者治疗过程,了解其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对其药物副反应进行观察,督导患者用药。⑧访视,督导护士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包括上门访视、电话回访,对患者生活情况进行了解,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掌握其用药依从性,并预约患者到院复查。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情绪状态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根据《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对患者初治转阴与复治转阴的情况进行调查,其初治转阴与复治转阴总和即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利用SF-36量表进行调查,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四项,中间分数117分,分数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的优良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情绪状态分为焦虑和抑郁,焦虑状态利用SAS焦虑量表进行评估,抑郁状态利用SDS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分数均为0~100分,分数高低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经分析与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结核病患者的计量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8%,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研究组患者在SAS评分与SDS评分方面的数据,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SF-36评分方面,其数据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
结核病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而导致的病症总称,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慢性疾病,患者会产生肺部结核、胃部结核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通常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感染的位置,对结核病的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以及其他肺外结核,其不同位置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4]。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化学药物治疗,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下,其药物治疗逐渐从二联用药发展为四联用药。结核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在化学药物对机体的刺激下,患者通常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对其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造成严重影响[5-7]。临床上常规四联用药主要为吡嗪酰胺、异烟肼、乙胺丁醇以及利福平,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其药物治疗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药物使用的情况和药物疗效的发挥,但相关数据显示,生活质量与情绪状态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更应关注药物治疗之外的事物[8-10]。综合管理治疗方案从全局角度出发,以药物治疗为出发点,关注病症的发病与防治,通过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建议,叮嘱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并且关注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心理状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临床治疗,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11-13]。综合管理方案主要能够加强结核病的控制力度,对该疾病的治疗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从而提升患者的跟踪治疗水平,能够实现治疗环境的合理升高[14]。在综合管理方案下,患者和家属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正确认知疾病,且疑似疾病的家属能够得到及时检查,可以提升护理针对性,在针对性的护理下,能够更好地实现病情的控制,从而可以提高整体治愈率[15]。
在纪晓莲等[16]的研究当中,结核病门诊治疗中实施综合管理方案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7%,高于常规管理方案组;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8%,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结核病患者实施综合管理方案后,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且研究组患者在SF-36评分方面,其数据显著高于参照组,在SAS评分与SDS评分方面的数据,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该研究结果表明,为结核病患者开展综合管理方案的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让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态积极面对病症,从盲目的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自我认知水平提升下的主动配合治疗,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管理方案对结核病患者施以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改善患者的情绪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