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芬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3)
随着高职教育的扩招,高职生人数已经占据了大学教育的半壁江山,如何让高职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活,一直是笔者关注的重点。高职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群体。据笔者调查研究,在长达近3年的疫情影响下,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抑郁平均分2021年为41.24(标准差:9.97),2022年为43.57(标准差:9.76),而且有22%的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可见其抑郁情绪有所增加。而且仍有5.0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中度和重度抑郁,也就是说小范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抑郁程度较为严重。
本研究以高职群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提高高职群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部分被试进行干预研究,以期降低其抑郁情绪。有部分文献运用积极心理资本取向的团体辅导探讨其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1]、求职竞争优势的影响[2]、人际关系[3]以及心理资本存量[4]的影响,但对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干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是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的一个较好的补充,对提高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实际意义,也为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支持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参考。
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学校已经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120名二年级在校生进行施测,对回收的115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受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项目均分为 4.56,标准差为 0.73,略低于本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项目均分4.93(标准差为 0.73)[5],表明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更需要改善。
本研究筛选了60名心理资本总分较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表1)。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每周 120 min、共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辅导内容围绕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希望4个方面展开,分别以活动相聚之缘、成功之练、自知之强、归因之方、目标之塔、积极之法、情绪之抚、压力之舞、提升之路来完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前后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如差异显著,则说明本次辅导的有效性。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
表1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基本信息(n=60)
本研究在进行团体辅导之前,对实验组、对照组被试进行了同质性检验(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同质性。
表2 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同质性检验
1)实验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前后测差异比较。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辅导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辅导前(t=-7.04,p<0.001)(表3)。从心理资本的4个维度来看,自我效能感(t=-4.85,p<0.001)、韧性(t=-4.72,p<0.001)、乐观水平(t=-4.75,p<0.001)、希望水平(t=-4.90,p<0.001)前后测均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是有效的。
表3 实验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后测差异比较(M±SD)
2)对照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前后测差异比较。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照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后测的心理资本总均分以及心理资本各个维度的差异并不显著(表4),说明没有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心理资本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表4 对照组学生前后测得分差异比较(M±SD)
3)实验组、对照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后测差异比较。对6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后测的总均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t=4.41,p<0.001)(表5)。这说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于对照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测的韧性、自我效能感、乐观水平以及希望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t=3.45,p<0.05;t=4.28,p<0.001;t=2.86,p<0.01;t=2.67,p<0.001),因此可以看出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表5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后测得分差异比较(M±SD)
经过8次团体心理辅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4个维度得分明显提高,说明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提升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有效性也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例如曾津津[5]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初中生心理资本,吴丹萍等[6]通过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等。
本次研究设计了8次团体辅导活动,围绕积极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以及希望4个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团体心理辅导。1)“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并采取必要行动来完成某一特定工作的信念或信心(Bandura,1997)[7]。本次团体辅导通过“我的优缺点”“遇见未知的自己”“重塑自己”“我的成长屋”等活动,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通过“戴高帽”“优势分析”“天生我才”“优点轰炸”等活动,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信心,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激发其自我激励,进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2)“希望”是个体设立目标和期望并达到这些目的的“动因(意志力)”,当个体达到目标的路径受阻时能够利用资源另辟蹊径的“途径(路径力)”[8]。针对希望水平的提升,本次团体辅导通过“我的未来”“心中的榜样”“积极之窗”“光明之路”“坚忍不拔”等活动,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塑理想人生,帮助他们了解目标设定的重要性,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合理目标和期望,并对目标进行可行性评估;然后指导他们制定阶段性计划,让他们坚定目标,并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从而让他们看到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坚持努力的意志力以及不断地自我调节和反思,进而提升其希望感。3)“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方式,用个体的、持久的和普遍的原因解释积极事件,而用外部的、暂时性的和情境性的原因解释消极事件[9]。对于乐观水平的提升,本次干预通过“六个核桃”“归因测试与训练”等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觉察自我的归因方式,学会在事情发生时作积极归因,并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万事万物,从而提升其乐观水平。4)“韧性”不仅指个体能够适应重大困境,还包括从积极、挑战性胜利中恢复的能力以及超越平凡的意志力[8]的力量。本次团体辅导通过“我说你画”“压力图解”“与压力共舞”“呼吸放松练习”“冥想放松练习”等活动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压力的认知和应对水平,提高其挫折承受能力。积极心理资本4个维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自我效能感为希望水平奠定了基础,希望水平引导了乐观水平的提升,良好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水平又提升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韧性水平。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是提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的有效途径。通过本次干预,实验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有了明显改变,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压力应对能力也有所增强。团体心理辅导让他们获得了成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