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婺文化英语教程”为例

2022-07-13 06:27
现代英语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程显性金华

李 慧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外语系,浙江 金华 321000)

一、引言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在建设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以价值塑造、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梳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资源,充分促进融合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相互融合,不断拓宽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和方法。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婺文化英语教程”作为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通识课,以突出地方文化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内容,协同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在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中,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二、研究理据

(一)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政策依据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如何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如何在多元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为此,在20多年时间里,国家相继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完成了从思想政治专业课程教育到课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渗透。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4),再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都强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战场的作用,充分挖掘和重组各学科各专业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建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依据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到的“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院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显性教学是指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明确地和直接的对应关系,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系统的教学计划、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组织和活动以及规范的教学测评等(吴育林,2006)。隐性教学(Brown H D,2007)没有明确的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和固定的教学计划、目标、学习场所等。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由外在环境引起的潜移默化的体验、感受和提升、甚至升华的成长过程,具有间接性、暗示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通过融合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课程思政,一方面可以通过显性引导,展示课程思政资源和精神,课程知识和技能,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隐性塑造,在一定语境下,内化显性教学所形成的心理人格、认知图式和潜意识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觉性行为到自然性行为的转变。

三、“婺文化英语教程”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婺文化英语教程”作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通识课程,肩负着为服务和建设金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现实任务。紧跟时代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研究和践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地方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的重要课题,是基于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理论的有益尝试。

(一)课程思政显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1.混合式翻转课堂

“婺文化英语教程”明确教学计划和模式,逐层设计课前、课堂和微课程的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以在线精品课程和习题为课前学习,教师根据课前学习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开展课堂研讨。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微课程栏目,进行对应主题的巩固学习和微话题讨论,并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提升获得感。

2.课程教材和内容的整合

“婺文化英语教程”是以突出地方文化为特色的中华文化英语教学,是融合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性尝试。专业教学上,要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语言素养、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思政教学上,要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培养中国精神的认知和践行能力。首先,从教材体例编写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次,从明确各单元主题到挖掘确定各主题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学习和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设计。

3.教学方法的跟进与调试

依托课程大纲,明确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各主题下的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各类文化语言项目实践中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直接体验和获得,在实践中提高文化认知、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双语传播能力。

表1 课程思政项目设计

4.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为使显性教学内容真正内化到学习中,本课程综合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根据翻转课堂的实行,过程性评估主要检测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知识与语言测试,项目完成和课堂表现组成。终结性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课程调研、卷面成绩来测定学生显性学习成效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其中,问卷调查由老师发起,师生共同研制,在线发布;课程调研以主观回答为主,直观观察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卷面成绩主要检测学生的知识、语言和技能。

(二)课程思政隐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显性教学是基础,隐性教学是本质,如何将显性教学内化为真正的思想认知、文化素养、语言能力、思辨水平,通过语境与环境实现的隐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隐性教学具有间接性、暗示性和心理认知过程的无意识性、角色的不由自主性和教育过程的跨时空性等特点,结合《纲要》中提到的“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组织开展相应的系列讲座,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婺文化英语教程”课程思政教学,深挖第二课堂、教学基地、社团及竞赛、志愿团体为一体的隐性教学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显性教学成效,增强文化认知、提高语言和交际能力、提高思政品格、传播地方文化。

1.第二课堂的实践学习

第二课堂是“婺文化英语教程”显性教学的自然延伸,主要涉及校园活动和社团活动。基于婺文化英语的教学内容,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中外学生群体走入校园的婺文化体验活动,依托婺文化英语学习内容,开展了婺文化调研、金华非遗传承人访谈、婺文化文创制作等活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获得心理情感的体验、文化意识和观念的践行。

2.教学基地的专业学习

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课程思政隐性教学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教学基地的实习和实践中,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是“由于身处的环境与自己心理认知的某种沟通而使自己身不由己地自然而然地进入习得的过程”(吴育林,2006)。学生在金华市博物馆开展文化文物翻译、涉外接待和英文讲解等实践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强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

3.志愿团队的服务学习

文化志愿团队的组成是隐性教学跨时空性和无意识性的重要体现,在可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的场所和时间,实现课程育人从自觉性到自然性的转变。学生在文化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实现自我价值,是深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践行力和生命力所在。课程建立了LinkerS文化志愿团队,是以中英为媒介的文化语言传播团体。

四、成效

(一)显性教学,课程育人

本课程对2017级、2018级和2019级英语专业共241人进行了“婺文化英语教程”课程满意度的在线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1份,回收241份,有效问卷240份。问卷评价标准采用5级量表,得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得分越低,则满意度越低。问卷内容共48道题,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对教师素养的评价、有关教学内容和测评的评价、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对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有关实践能力的评价。

根据表2显示,学生对教师素养、教学内容和测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满意度均值分别为 27.27、26.90、27.18、18.05、38.84 和26.80。问卷总分值为180,总平均值为165.04,由此可得出,三个年级的学生对“婺文化英语教程”课程思政教学各方面的满意度非常高,对习得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呈较高满意度。以地方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显性教学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

表2 问卷调查情况

(二)隐性教学,实践育人

通过第二课堂、教学基地和志愿服务等开展的“婺文化英语教程”课程思政隐性教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学生赴金华各地开展文化调研,共拍摄英文视频235个,记录了金华地区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由教师指导、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参与的访谈活动,采访了11位金华东阳木雕传承人,制作英文视频11个,出版中英文采访录1部;举办14场中外学子婺文化体验活动;由各专业组成的婺文化创新创业团队,以婺文化为主题,制作了14种文创产品;20人次参与讲好中国故事演讲比赛,多人次获得省市奖项。在教学基地,学生通过金华市博物馆开展了中英文讲解、涉外接待和文本文物翻译的专业实践,涉及金华历史、金华地理地貌、金华民俗风情等翻译,与教学基地共同出版书籍3部;课程LinkerS文化志愿团队在金华地区文博单位开展中英讲解志愿服务,接待中外游客万余人。丰富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工作等隐性课程思政教育,巩固了学生的英语职业信念,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在校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中,思政教育、文化认知、交际能力、服务意识等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完成了自觉性动力向自然性动力的转化。以地方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婺文化英语教程”课程思政隐性教学完成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建设和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结语

“婺文化英语教程”通过显性思政教学实现课程育人,通过隐性思政教学实现实践育人,以显性课程思政教学为基础,以隐性课程思政教学为本质,在课堂、第二课堂、教学基地、志愿服务区域,培养具有思想品格、人文素养、文化自信、交际能力、英语能力的区域人才,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近六年的“婺文化英语教程”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是开展针对性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得到了地方教育界、学术界和社会媒体的认可和支持。有关婺文化英语教学的研究获得多项省市级课题立项,得到了金华晚报、金华电视台、金华日报、浙江教育在线、学习强国的报道。

猜你喜欢
教程显性金华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金华特色小吃
挽碧制作教程
银胡子爷爷的画
红气球请客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