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幼儿故事讲述有利于发展幼儿语言、思维、社会性和审美能力的现实意义,并为故事教学提出了善于挖掘故事的内涵、合理加工故事、提出有效问题、丰富幼儿体验等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幼儿故事讲述的质量。
【关键词】故事讲述 幼儿活动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6-0093-04
故事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能够满足儿童认识世界和发挥想象的需要,而故事讲述对幼儿的语言、思维、社会性、审美能力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故事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故事作为一种载体,被广泛运用于幼儿教学,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资源。如何运用故事这种资源优化幼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故事讲述在幼儿发展中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兒期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故事是成熟的语言样本,是幼儿接触最多且非常喜爱的一种文本样式。在故事讲述活动中,幼儿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习得语言学习经验。
(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6岁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大量的故事讲述有利于幼儿积累间接经验,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更多的“表象”,并利用这些“表象”进行象征性游戏,在游戏中丰富感知经验,强化体验,弥补实际生活场景的缺失,更好地感知生活和认识世界,发展抽象思维。
(三)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故事讲述可以为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移情能力,帮助幼儿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以社会生活内容为主的故事讲述,能够教会幼儿与人相处的原则和特定的社交技能,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故事是成熟的语言样本。故事往往因内容和故事情节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并因不同的语言风格产生不同的美感:充满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给人以奇幻美,唯美温馨的故事给人以意境美,充满童真趣味的故事给人以童真美。幼儿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可以发现故事中的人物美、思想美、自然美、情感美,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二、幼儿故事讲述的教学建议
(一)挖掘故事教育价值,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
幼儿故事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不同的故事具有不同的主题。一般而言,幼儿故事可以分为四个类别:一是认知发展类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将科学认知与审美体验结合在一起;二是情感类故事,如《送给蛤蟆的礼物》《微笑》《萝卜回来了》传递了乐观、友善的价值观;三是意志品质形成类故事,如《小兔怕怕》将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幼儿生活相结合;四是行为习惯养成类故事,如《小河马的大口罩》《下巴上的洞洞》讲述的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对于具有多元价值的故事材料,教师在使用前要认真思考和分析,深入挖掘故事的多元价值,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蓝和小黄》是一本以撕贴画形式呈现的图画故事书,画面简洁、流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书中呈现了色彩因碰撞产生变化的科学现象,并且使用了很多的叠词、动词,句式简单,讲述的是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幼儿阅读这本故事书能够体会到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以及与家人在一起的温暖。教师可以利用《小蓝和小黄》这个故事开展多个领域的教学活动,比如:开展科学领域活动,指导幼儿做一做调色小实验,认识三原色;开展艺术领域活动,与幼儿共同创作撕贴画,制作图画书;开展语言领域活动,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或者创编类似的故事。
《青蛙卖泥塘》讲述的是一只青蛙很想卖掉环境不够理想的烂泥塘搬到城里居住,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听从了老牛、野鸭等动物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将烂泥塘改造成了一个漂亮、舒适的住所,最后舍不得卖掉泥塘的故事。故事语言通俗平实,情节生动,叙事结构单一,故事场景易于展现,非常适合中班和大班的幼儿讲述。教师可以利用《青蛙卖泥塘》这个故事开展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如:开展续编故事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通过线索图和绘画的形式构思故事,尝试使用连贯性的语言讲述故事;开展辩论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辩论的规则,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运用关联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合理加工故事,促进幼儿的理解
从表现形式分,故事可以分为文字故事和图画故事。为了使故事讲述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理解,教师需要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合理地加工。
1.文字故事的加工
(1)优化语言
在幼儿故事讲述中,教师应当把故事中深奥的书面语言转换为口语,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讲述故事,使之符合幼儿的语言表达习惯,贴近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的理解。将故事中的书面语言做口语化处理,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单音节词语声音短促,幼儿不容易听清楚,甚至有可能因为理解不到位而影响对故事意义的解读;双音节词语音节较长,发音响亮,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句子“喜鹊又取些短枝,放在泥饼的周围”中的“取”“些”“枝”等单音节词语可以用“找来”“一些”“树枝”等双音节词替换,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第二,长句变短句。长句字数多,容量大,结构比较复杂;短句字数少,结构简单,节奏感强。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如果过多地使用长句,不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倾听故事,导致幼儿出现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应当删除长句中的修饰成分和连带成分,将长句转换成言简意赅的短句。如“最近,吉吉又听说熊猫大夫为在救火过程中烧坏面孔的小猴整容”是一个较长的句子,教师可以把它转换成短句“最近,熊猫大夫又告诉吉吉,它在帮小猴子整容,因为小猴子在救火的时候,被火烧坏了脸”。短句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使幼儿更容易听懂故事,理解句子的含义。
第三,文字叙述改成对话。有对话的故事,人物才会变得生动,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把故事中的叙述性语言改成对话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人物特点,理解故事内涵。故事《小红帽》中有一段文字描述:“半路上,小红帽遇见了一只狼。狼问她要到哪儿去?小红帽说要去祖母家。狼又看看小红帽手里拎着的篮子,问里面是什么东西?小红帽说是蛋糕和葡萄酒。狼生出了坏主意,又问小红帽祖母住在哪儿?小红帽告诉狼,祖母就住在三棵大橡树下面的房子里。狼很想把小红帽和祖母都吃了。”这段文字叙述平直,幼儿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可以将这段文字描述转变成小红帽与大灰狼的对话。
半路上,小红帽遇到了一只狼。
狼问:“小姑娘,你这是要到哪儿去呀?”
小红帽回答:“我要到外婆家去!”
狼又问:“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好东西呀?”
小红帽说:“是蛋糕和葡萄酒。”
……
狼接着问:“你外婆住在哪儿呢?”
小红帽回答:“外婆就住在前面的房子里,房子前面有三棵很高的橡树。”
将故事中平直的叙述改成人物对话,能够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第四,调整语序,更换词语。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样本的语言,幼儿故事讲述要符合人们日常说话的习惯。如,故事《送给蛤蟆的礼物》中有个句子是这样的:“‘听起来真不错,我喜欢帽子!’青蛙高兴地说。”这个句式不太符合幼儿日常口语表达习惯,如果将语序稍微调整一下:“青蛙高兴地说:‘听起来真不错,我喜欢帽子!’”调整后的句子语言变得更加流畅,更有利于幼儿理解人物的对话。句子“青蛙一看见蛤蟆就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中的用词过于书面化,教师可以将句子改为“青蛙一看见蛤蟆就忍不住地说了出来”,修改后的句子生动自然,通俗易懂,富有亲切感,符合幼儿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特点。
给幼儿讲述故事需要对故事中的语言文字做口语化处理,使用的语言必须体现口语化特点,如通俗易懂的语汇、简短的句式等,让幼儿一听就懂。教师讲述故事的语气和语调要自然亲切,富于变化,用幼儿容易理解的语言与他们交流、讨论。
(2)调整故事情节
为了丰富故事情节,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教师可以在遵循故事原意的基础上,对故事的情节、叙述形式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一,扩充对白。故事《开心苹果树》中有一段原文:“‘哎哟!兔妹妹别哭,别哭啊。’熊哥哥连忙安慰小兔,又赶紧找来药水、纱布,把小兔的脑袋裹了一圈又一圈。”为了体现熊哥哥和善、温厚的个性,以及帮小兔包扎伤口时的慌乱、笨拙,教师可以将原文修改如下:“‘哎哟!兔妹妹别哭,别哭啊。来来来,用手绢擦一擦眼泪。喏,给你个大苹果,尝尝鲜。’熊哥哥又赶紧找来药水、纱布,把小兔的脑袋裹了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将故事原文对话进行扩展和充实,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感,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第二,模拟声响。《开心苹果树》开篇讲到“秋天到了,‘嗯——’果园里满是香香甜甜的苹果味。熊哥哥‘噌,噌,噌’登上梯子,正忙着摘下红苹果呢!忽然,‘呼——’大风吹来了,‘咚!’一个红苹果掉下来了,‘啪’苹果砸在小兔头上了,‘哟!’小兔的腦袋给砸了个大红包!”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可以增加闻气味、登梯子、大风吹、苹果掉、小兔哭等拟声词,表现不同情境中人物的不同状态和情感。
(3)设计故事的首尾
很多时候,故事的起因可能并不是最吸引人的,这时往往需要在故事的前面加一个引子,或开门见山呈现矛盾冲突,或提出问题引人思考。以讲述故事《美丽鸟的故事》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乌鸦长着一身乌黑的羽毛,样子不怎么好看,唱起歌来声音也不怎么好听。可是你们知道吗?乌鸦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带着问题听故事,幼儿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问题。讲述故事《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见过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吗?这样的生日蛋糕是什么样子的呢?”在讲述故事之前提出问题,有利于幼儿有目的地倾听故事,抓住故事核心内容,更好地理解故事。教师还可以增加故事结尾,提升立意,如讲述故事《两只笨狗熊》后,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你们说他俩是不是两只笨狗熊呢?如果两只小熊能够互相谦让,狡猾的狐狸就没有办法钻空子,他们就不会上当了。”讲述故事《送给蛤蟆的礼物》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下青蛙明白了,发自内心的祝福就是送给朋友最好的礼物。”适当地增加故事结尾,既升华了故事主题,又有利于幼儿深入理解故事的意义。
2.图画故事的加工
图画故事也叫绘本故事。讲述图画故事通常要经历读、悟、补、炼等过程,具体而言,就是深入解读故事的细节,领悟故事的含义,补充故事中的情节和空白,提炼故事内涵。
(1)把握主题,调整结构
为了保持幼儿认真听故事的热情,教师可以在把握故事主题的基础上,对绘本故事的结构做适当调整。如绘本故事《幸福的大桌子》采用倒叙手法,从兔奶奶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桌子边回忆说起,时间一点点往前移到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六年前以及更早以前,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为了帮助幼儿准确理解故事的内涵,教师可以挑选连接故事脉络的关键页,将倒叙结构调整为顺叙结构,方便幼儿把握故事脉络。
(2)围绕情节,适当补充
绘本故事中为数不多的文字在整个故事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讲述故事不能照着文字念,而要思考如何利用文字串联故事情节,补充说明故事的意义。如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的每一页只有一句话,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适当补充文字说明,呈现故事情景:“这天,母鸡萝丝午睡起床了,金色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它把自己的羽毛梳理得漂漂亮亮,就昂首挺胸地出门散步,可它并没有发现狐狸就藏在自己的鸡舍下面。狐狸已经守在这里很久了,萝丝一走出鸡舍,狐狸就从后面轻手轻脚地跟上了它……”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故事情节所做的补充说明,不能改变故事的主题,也不能无限制地进行拓展,更不能做不必要的补充,只能围绕主题和故事情节做适当的说明和补充,方便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三)创设情境,丰富体验
体验式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道理”的认知是通过感受和体验而获得的。绘本故事具有情境性的特点,能够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幼儿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通常源于“把玩”,即做一做、玩一玩。如,讲述绘本故事《藏在哪里了》,教师可以和幼儿玩猜拳游戏,当幼儿明白游戏规则之后,才能在捉迷藏的过程中体悟“藏”的含义、感知方位并准确描述方位。通过游戏,幼儿能够理解“藏好了”就是身体不能露出来、不能发出声音、不能总是躲在同一个地方,在故事情境中就能准确描述自己躲藏的位置,认识方位名词。又如绘本故事《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中有鸭子和天鹅比试“谁最棒”的情节,蕴含着“生命比输赢更重要”的道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木头人”游戏,让幼儿在紧张的游戏中学会感同身受,领悟“生命比输赢更重要”的道理。
(四)有效提问,促进理解
1.回忆性设问,厘清思路
教师利用回忆性设问可以帮助幼儿厘清故事的脉络。如讲述故事《三只蝴蝶》后,教师提问:“谁在花园里玩?天气如何?三只蝴蝶被大雨淋了之后做了什么事情?”回忆性设问可以帮助幼儿在短暂的时间里快速了解整个故事,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但是,回忆性设问容易使幼儿感到乏味,削弱幼儿思考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努力避免“千篇一问”,做到同中求异。如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幸福的大桌子》中兔宝宝的不同职业,体会兔奶奶自豪的情感,教师可以在幼儿讨论时提出问题:“兔老大是汽修工,汽修工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兔老二是厨师,你在哪里见过厨师?”“兔老三是海员,海员是干什么的呢?”对于同一个目的,提问方式不同,幼儿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具体”,从而提高了思考的积极性。
2.分析性设问,拓展思维
教师利用分析性设问引导幼儿分析画面,有利于幼儿拓展思维。分析性设问主要包括“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是什么道理”等,旨在引导幼儿为答案寻找依据,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领悟故事的主旨。如围绕故事《三只蝴蝶》提出问题:“红花、黄花、白花为什么拒绝了三只蝴蝶的要求?”“为什么三只蝴蝶不愿意分开?”“太阳公公为什么要帮助三只蝴蝶?”分析性设问基于故事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是幼儿可以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性设问不宜在准确性和深刻性方面做过多的要求。
分析性设问要体现创造性,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如《狼和小羊》这个故事可以通过问题“假如小羊只是坐在自己家门口哭,小动物们没有从它家经过会怎么样?”發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进行合情推理。幼儿听完故事后,做出假设:“小羊可能会被狼吃掉。”“小羊有可能跑得远远地躲藏起来,狼找不到它。”“小羊有可能去找朋友来帮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觉得在这些答案中,哪一个答案更合理?”幼儿继续思考和分析问题,发展思维。分析性设问一般是在理解故事内容基础上的提问,也可以是围绕故事中的某个情节进行改编或创编,如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如果不是这样,那会怎么样呢”;也可以在故事的关键环节暂时停下来,向幼儿提问“想一想,这时会发生什么呢”,引导幼儿猜一猜、议一议,促使幼儿进行多维度思考。
3.联系性设问,整合与迁移经验
迁移经验是一种正向迁移,是指个体通过回忆和提取已有的经验解答问题。联系性设问可以将故事内容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迁移生活经验,尝试概括故事内容,锻炼概括能力。如围绕故事《小马过河》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遇到困难会怎么做”;围绕故事《三只蝴蝶》引导幼儿讨论“你和好朋友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如何跟好朋友相处的”。联系性设问将故事内容和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从中学会整合与迁移生活体验,深入分析问题。
围绕故事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避免无效提问,如“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开始怎么样,结果如何?这个故事好听吗?”;二是问题缺乏开放性,如“故事里的小鸭子爱吃什么?”;三是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思考的价值,如“故事里的小猴可爱吗?你们喜欢它吗?”等。
故事讲述是幼儿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要明确故事讲述对幼儿发展的意义,采取有效的策略开展故事讲述教学,提高幼儿故事讲述的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荣,周燕军.幼儿故事教学指导与创新实践[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2]袁涤非.谈谈怎样讲好儿童故事[J].学前教育研究,2001(3):39-40.
作者简介:史颖秋(1978— ),北京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