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
摘 要: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个体懂得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积极地对待生活,独立健康地生存发展。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在学科融合中逐步开展,但在具体实施上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大平小学为此成立写生社团,希望通过体验式的写生活动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觉悟,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生命教育;尊重生命;写生教学案例
一、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生命教育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80—90年代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推广的一种教育教学的门类。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在学科融合中逐步开展,但在具体实施上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学校生命教育内容单一
学校现有学科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立足安全教育,不够全面;教学过多局限于课堂知识传授,课外活动较少,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成功经验不足。
(二)生命教育的实用性不强
生命教育的课程及师资方面的发展较为欠缺;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较少;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对小学生生存能力的提升,生命意识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指导与操作。
二、我校成立写生社团的初衷
我校成立写生社团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体验式写生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觉悟。在美术写生教学活动中运用各种丰富有效的教育途径和训练方法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观察生命之美、写生自然之美的过程中,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爱护自然,感恩惜福,从而培育一颗美丽而丰富的心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觉悟,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在写生教学中唤醒“尊重生命”的觉悟,美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看到生命中绽放的美,唤醒学生发现身边一草一木一物的灵性,在学生心中种下善的种子,在写生中感受体验生命的绽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我校社团师生一起打造一个能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空间——写生工作室,给予学生动手创造美好的机会。如通过改造学校车棚废弃的自行车,将其变成写生工作室走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延续单车的生命;将破碎的青花瓷瓶拼成美丽的地板砖,延续其生命。
三、唤醒学生“尊重生命”觉悟体验的写生策略
为了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觉悟,我们社团采取以下策略。
(一)关注身边的环境,发现生命之美
在美术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室,在花前、在树下寻找和观察生命之美。春天,我们呵护叶芽的成长,聆听花开的声音;夏天,我们倾听虫鸣,与蟋蟀知了为友;秋天,我们用手中的笔墨,描绘最美最真的丰收;冬天,我们背着画具,穿梭于落叶与夕阳之中……在走出课堂写生自然之美的过程中,期待各种美遇,让学生明白,邂逅即最美的缘分;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从而爱护自然,达到生命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二)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崇拜技术与效益的“功利思想”和“工具主义”的网络时代,我们要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内心平和、人际和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实困难重重。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提倡可以享用国家富强带来的丰富物质,但我们不能奢侈浪费,不可以过度向大自然索取。笔者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感受美食文化,并用美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在美术课中,我们用尊重生命的觉悟重塑我们使用过的一些旧物,让旧物在笔下重新拥有生命,更体现出岁月酿造的美感。如《鞋子的故事》,刚开始写生脚下的鞋子时,学生皱眉,厌恶嫌弃。笔者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了一双鞋子生命的旅程,当它们旧了坏了,意味着生命也就结束了。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鞋子更像是一位老友,默默地陪伴着、保护着我们的双脚。对待这样一位朋友,我们应该尊重。在写生旧物的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懂得感恩惜福,从而培育一颗颗美丽而丰富的心灵。
(三)家校社多方合力
生命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努力的结果。活动的意义在于唤醒,每季度一次的户外亲子写生活动备受学生欢迎。在户外写生中,我们张开双臂,热情、开放、包容、尊重、无拘无束,让生命教育融入艺术。在户外活动中,我们设置“破冰之旅”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之间和谐相处;我们一起在户外探寻、发现和欣赏,用更多的时间融入对心灵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感悟、体验。所谓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即是这美丽丰富而细腻的心灵,对人、对事物趋美向善的感怀;我们自带水壶、不锈钢饭盒、环保塑料袋等循环使用的物品,不使用白色污染饭盒、一次性木筷等一次性用具。活动结束,我们清扫周边环境,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引导学生从生活感悟出发,渗透生命教育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应让学生学会从生活感悟出发,以衣食住行作为载体,去写生创作。四年级下册第4课《我的书包》和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画家笔下的生命赞歌》和第五单元《有趣的地球村》;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和第二单元《关注社会与生活》都可以从生活感悟出发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
写生四季之美,关注四季更替,了解气候变化,感悟自然之美。让更多的时间融入对心灵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感悟,体验。所谓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即是这美丽丰富而细腻的心灵,对人、对事物趋美向善的感怀。写生社的慈善义卖活动也是学校的一塊招牌,通过发现生命的美,表现生命绽放,帮助其他生命的完成,从而培养尊重生命的觉悟。
(五)展示学生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定下“尊重生命的觉悟”的目标,把“生命教育”融入美术教学。我们运用校道的二十四块展板进行每月一展,主要展出学生的课堂作业,并借用博物馆的场地进行地球与生命演绎的写生课和成果汇报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继《速写生命观》之后,我们举办了《写生自然——心美,一切皆美》《写生旧物——岁月留痕》等作业展,从作品内容、表现形式上传递着人性对美、爱、生命和快乐的唤醒。
四、意义及总结
笔者通过以社团为实践点,唤醒学生“尊重生命”觉悟体验的写生实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具体的意义如下。
(一)意义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锻炼写生基本技能
学生通过写生社团活动,积极主动地观察身边的美,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运用线条疏密、画面构成等手法,表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2. 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通过观察生命之美、写生自然之美,创作世界之美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觉悟,让学生从尊重生命开始,不断向善,胸襟开阔,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进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总结
本课例运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重在唤醒学生“尊重生命”觉悟体验的写生活动,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和训练方法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观察生命之美、写生自然之美的过程中,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爱护自然,感恩惜福,从而培育一颗美丽而丰富的心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觉悟,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