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营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氛围与构建现代完备职业教育体系的双重背景下,各层次职业教育主体均面临着重视审视和改革现有教学内容体系的任务。本文提出确立标准、系统对接、重构分层“双基双展”分层递进式课程内容体系,加强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师资团队的衔接,系统统筹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的设想,以培养适销对路、多层次技能型人才,实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的协调化、差异化与可持续性发展,最终构建内涵科学的现代职教体系,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纵向贯通
2021年10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系统改革要求。同时,为构建完备的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教本科建设的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攀升,努力构建涵盖中职(中技)、高职(技师)、职教本科、职教学位培养的较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达成共识[1]。但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层次之间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学界对职业教育各层级间教学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仅有研究仅集中于中高职衔接领域[2],缺少对纵向贯通机制建设、实施路径的系统探究。如何立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落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系统解决不同层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重复、交叉问题,差异化进行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系统确立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全方位挑战,要求各层次职业教育在确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共性目标、重视其兼容性的同时,进行合理分工,注意其递进性、差异性。目前,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对部分中、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作出了必要的探索。但这一体系远未完善。一是涵盖专业数量甚少;二是技师系列、职业本科、职业学位培养缺位,特别是职业学位设计尚未起步;三是同一专业在不同层级中很难对应,四是低层级的人才培养标准过于拔高。
中职与中技、高职与技师学院分属不同系统。中职专业18大类,与高职、本科院校设置的专业门类难以对应。这是部门办学、行业办学时代部门或行业自主设置招生专业形成的历史遗存,这种方式在不同时期为国民经济发展、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左,尚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协调,逐步矫正,以确立多层级统一联动的专业设置与教学标准体系。各层级职业教育主体在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要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又要加强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师资团队的衔接,统筹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培养适销对路、多层次技能型人才,实现各类职业院校协调化、差异化、可持续性发展,最终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
《中职文秘专业教学标准》[3]对中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表述为:坚持立德树人,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处理、客户服务、计算机文字处理、会务服务、办公室事务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与其对应的职业岗位——前台秘书、资料员、信息员、人力资源管理员、行政助理、计算机系统操作员、文字录入处理员、文书档案员、会务服务员并非恰切的对应关系,部分内容与中、高级职业秘书岗位培养相同。对职业素养的表述更是如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具有秉公办事、严守机密、甘于奉献、文明礼貌的职业精神;具有热情、主动、认真、自律、缜密、耐心的职业态度;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沉着稳健的行为气质;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分析判断和沟通协调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
二、明确定位,主动对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作为其中一环,各职业教育主体不能仅仅专注于自己一亩三分地,需确立与其他职教层次沟通协调的大局观,改变事实上存在的条块分割状态。适时更新观念,以系统论的思想主动与其他层次职教主体对接,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内容体系纵向衔接、贯通融通的基础。
目前实施的中高职衔接项目是一种很好的实践。不过数量尚属有限,加上各种因素的制约,有的项目难免成为仅仅应付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项目制考核的权宜之举。今后既要努力覆盖更多专业,推动其常态化,也需覆盖更多层级、更多院校。
三、“双基双展”分层递进式课程内容体系梳理
要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研究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征、融通与分工。为此,拙文拟提出基于“双基双展”分层递进纵向贯通式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设想。所谓“双基”,是指中职(中技)学校专业教学内容应该设定为从事本专业初级岗位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职业基础技能,高职院校(技师学院)专业教学内容则是从事本专业中、高级职业岗位必须掌握的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基本技能。所谓“双展”,是指职教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应设定为从事本专业本专业领域必须掌握的的拓展知识与职业拓展技能,职业学位阶段则应立足于职业发展确定其知识内容体系与职业发展技能体系。所谓分层递进,是指同一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划分,形成由低到高、先易后难的递进关系。
以基本形成对应关系的中职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例,中职(代码010100)面向农业场圃、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从事设施农业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施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与技术管理等工作,对应职业(岗位)为农艺工、农作物植保工、农业实验工,专业教学主要内容为生物基础、种植基础、建筑工程测量与制图、农业设施建筑与施工、农业设施设备使用与维护、农业科学实验与新技术推广、设施植物环境、设施农业栽培与管理、设施园艺栽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作物质量安全等。职业能力描述为具有科学生产、规范操作、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意识,掌握主要植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与适宜环境条件基础知识,能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相关知识从事设施农业生产与管理,能使用与维修常见设施农业设备,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在设施农业环境下防治主要植物常见病虫害,初步具备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能力。对教学实训条件的要求为在校内进行设施农业设备使用等综合实习,在相关企业进行设施农业栽培、设施植物病虫害防治等顶岗实习。高职阶段专业名称是设施农业与装备(代码510103),对应职业(岗位)农业生产服务人员、农机化服务人员、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农业服务行业的设施装备领域等职业群,能从事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工程技术与装备应用、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施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学内容分六个方面,一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园艺设施及相关技术,包括设施种类、设施结构及设施性能及调控技术、设施育苗技术、园艺设施新技术、设施运行、维护与管理;以设施蔬菜生产技术为例,学习设施蔬菜的类型、品种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蔬菜的育苗、整地移栽、营养施肥、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二是农业机械使用技术: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常用农业机械的结构和原理,各类机械检测与维修的基本知识,材料使用和工时成本计算的方法,工作安全和事故防护规定;动力机械使用技术;耕整地机械使用技术;种植机械使用技术;地膜覆盖机械使用技术;灌溉系统与设备使用技术;园圃保护与修剪机械使用技术;果蔬收获机械使用技术。三是农机维护与维修:机械基础知识,机械加工与焊接基础知识,农业机械基础知识;接修与故障诊断,零件鉴定与修复;动力机械的结构、原理与修理,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与修理;修复检验,新产品与新技术。四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检测技术概论,传感器的基本知识;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温度与热敏传感器、数字传感器、新型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特性、测量电路及其典型应用;传感器的信号处理与接口电路,实用传感器的应用和电路制作技能。五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基础知识和体系结构;无线传感网络中的物理层协议、MAC协议、路由协议、拓扑控制协议以及无线网络协议IEEE 802. 15.4等通信协议;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定位、目标跟踪和时间同步技术;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应用的基本设计方法;典型无线传感网络的通信协议应用。六是农业物联网工程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的技术架构、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技术(物联网安全设计、物联网应用软件设计、物联网T程实施过程、物联网测试与维护、物联网故障分析与处理等);农业物联网工程案例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功能设计、设备选型、系统集成、测试、管理和维护等;工程项目实践。职业能力要求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術应用能力,能正确进行设施农业项目规划与设计、建设,能正确调节和控制设施环境从事设施作物栽培,能进行设施作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具有农业设施生产设施及设备驾驶与作业能力,能进行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施工及系统管理,有植保无人机飞行控制、农用机器人基本操作能力,具有设施农业项目讲解、分析与展示能力。对实践实训条件的要求比中职更高:可在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生产企业、设施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农业物联网技术企业,以及设施农业装备设计、农业物联网研发机构等开展完成。专业实践性教学主要有植物生产环境调控实训、设施园艺生产实训、设施机械使用与维修实训、农业物联网系统安装与集成实训、农业物联网系统运维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岗位实习等。本科阶段专业名称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授予工学或农学学士,对应职业(岗位)为农业类企业:农业设施设计、设施建造、设备研制、设备安装、工程规划、工程测量、技术开发。培养目标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农业设施的设计、制造与安装、设施环境调控、传感与测试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现代农业常见的设施如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农业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基本设施的设计、建造、环境调控等。专业教学主要内容为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温室建筑力学基础、园艺植物栽培原理、园艺设施学、设施环境工程学、温室设计与建造、设施园艺作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工程测量,部分高校按都市园艺专业方向培养。职业学位硕士学位阶段缺,目前分别选择蔬菜学、果树学、园艺、茶学专业。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从中职毕业生对应的农艺工等职业岗位,到高职毕业生对应的农业生产服务人员等,再到本科毕业生农业设施设计、技术开发等,职业岗位层级脉络清晰,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划分是在各类办学主体缺乏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状态,今后应在职教系统全域视野里进行科学考察,合理划分,实现不同层次之间既相互融通、沟通,又合理分工,让相应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知识、技能,形成合理的职业素养。
综上,不同层级职业教育主体确立专业教学标准,要强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与衔接,统筹兼顾。当前的重点工作就是对现有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纵向分层设计,合理分工,矫正其不合理成分,减少重复交叉,补齐职业学位缺失部分,以职业发展性取代纯粹学术性倾向,以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富; 马树超.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上海教育.2022.1
[2]颜克伦; 王灿; 谭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贯通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2021.12
[3]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
卢如华(1966- ),男,湖南新化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秘书文学、书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