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歆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81)
学界对“就是”的研究多集中在功能意义、理论综述等方面。方梅、张谊生等学者讨论了作为话语标记的“就是”。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话语标记“就是”的研究较少,语料多以课堂话语为主,缺乏日常口语交际的语料。《非正式会谈》云集各国非汉语母语者,交际语料丰富。所以该文对《非正式会谈》第六季进行人工转写,转写出218 283 字,发现话语标记“就是”1 353 次,居所有话语标记之首,所以着重针对非母语者“就是”使用不当的情况进行研究,整理出包含“就是”的语料共计68 900 字。
根据非母语者的使用不当情况和张惟、史金生对话语标记“就是”的判定,使用不当具体有赘余和误用两种类型。符合以下条件的“就是”判定为赘余:(1)话语中反复使用“就是”;(2)语感上显得生硬,话语不连贯。不当用“就是”时却用了“就是”判定为误用。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非母语者的使用不当
语料中赘余186 次,不当率为33.00%;误用76次,不当率为13.50%;错序27 次,不当率为7.10%;遗漏11 次,不当率为2.00%。以赘余和误用两类情况最为突出,因此该文对这两方面做进一步探究。
除了赘余率和误用率,该文进一步对出现位置进行了统计(见表2)。
表2 “就是”句法位置及不当率
例1:我就是①,保存得比较多的是我长辈的一些图片,我去中国到现在越来越就是②老了,我的就是③(确立话题)我们的家族有一个疾病他们超过了80,90 岁以后他们会开始忘记了,就是④(解释说明)前面一段时间的记忆。我保存他们的图片有两种原因。一个是他们超过八九十岁得到了这个疾病,他们就是⑤开始忘掉的时候,我会拿出来我们一起的合影,就是⑥给他们看。第二个的话呢,他们的年龄也大了,我然后我也是在中国那边。就是⑦(确立话题)我们的国家是长辈或者你亲戚,就是⑧(解释说明)跟中国一样比较传统,我们连接得比较紧,比较就是⑨(“就是”赘余)感情比较深,因为我特别喜欢他们,所以我就是就是⑩从小长到大,我的关系跟他们特别地好,所以我就是⑪这样子保存他们的图片,然后就是⑫(停顿填充)好好纪念他们。[土耳其唐小强]
第①②⑤⑥⑪处属于误用,影响听者对话题内容的理解。⑨⑩处属于赘余,不符合Grice[1]量的准则。第⑩处连用两个“就是”,无法推动话语的连贯,通过现场其他参与者的反应也能看出他们对于唐小强所说的话感到疑惑不解。所以由于唐小强重复使用“就是”连接话语,给听者造成理解困难,使交际效果受到影响[2]。
由上可见,作为高级汉语水平者的唐小强在语段中多次使用“就是”来促进衔接与连贯,实现了作为话语标记的功能,但也因此造成赘余和误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知非母语者会出现赘余和误用,并且集中在句子中部。赘余易使非母语者的表达陷入固定化和程式化,误用会造成信息的偏差与误解,使交际效果受到影响。
非母语者与母语者在“就是”的使用上也存在共通性。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汉语母语者与二语者使用不当情况对比
从表3 可见,母语者使用次数相较非母语者多,但不当率皆低于非母语者,两者之间的共通性在于赘余和误用集中在句中。
药敏结果显示,血液分离大肠埃希菌ST131菌株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以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ESBLs阳性率与多重耐药率均较高,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报道[5,32]相似,虽高于非ST131型菌株,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与Chung等[30]报道一致。本研究中ST131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7.8%,Cho等[3]报道韩国血流感染中ST131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4.1%,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及各地用药习惯差异所致。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提示对于ST131引起的血流感染可优先选择这类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针对同样出现在句中的共通性赘余与共通性误用,我们把节目中非母语者与母语者的语言表现进行比较,从汉语本体角度解释赘余原因;针对共通性误用,我们从非母语者的母语角度探源析因。
2.1.1 与句中其他连词并用的赘余
例2:我们国家没有,可是就是(赘余)我听我也看过很多中国的,就是(解释说明)现在比较流行的。[缅甸oo]
oo 想表达虽然缅甸没有这样类似的课程,但在中国生活已接触过类似课程,这一转折意义oo 没能分清句子表义需要,表示转折的语义在该语境中仅使用“可是”即可,无须多余使用“就是”。
诸如此类非母语者的赘余以与其他连词并用的赘余最多,如与“就”“但”“然后”“所以”等连词的并用。连词是汉语学习者接触较早的词汇,已有学习基础。首先,“可是”在现代汉语中有连词和副词两种用法[2],比之“就是”功能较少,习得难度较低,对于二语者来说更易掌握[3]。其次,“就是”的语义和功能复杂多样。“就是”发展出话语标记的功能[4],而“可是”并不具有这一功能,所以对于二语者来说,区分两者的连词用法具有难度。
2.1.2 与句中同素词“就”并用的赘余
例3:我的孩子就是(修补)还不到一岁嘛,她就是(赘余)出生以后就是(赘余)我算了一下,最多是一个多月就是(赘余)我就(赘余)才能见过他一面。[土耳其唐小强]
出现此类使用不当的原因首先在于汉语本身的难度。其次“就”和“就是”通常需要配合语境和语义的因素来理解,用法难于区辨。
此处大左未将“就是”与“就”区分开,两者都能作副词和连词,“就”多一介词用法,“就是”多一助词用法。在某些句式中“就”和“就是”能够互换,替代后句法和意义不变[5]。①处“就是”当用“就”,组成“就+宾语+来说”这一格式,语义指向为后面的对象“大家”来表示论述的出发点。②杂糅,语义上不连贯。
母语者与非母语者的赘余现象都集中出现在句中,与其他连词、同素词连用时造成使用不当,主要受汉语语法复杂度影响。
由表3 可见,非母语者和母语者最易在句中出
现误用现象,所以此处重点讨论出现在句中的误用现象。
2.2.1 非汉语母语者最易在句中出现误用
例5:因此他们就是(误用)看这书面上的最原汁原味的内容,而且从此是跟着作家完成这个故事。[澳大利亚孟杰明]
孟杰明表达的语义是并列,所以此处不当用“就是”来表达语义,应当用“不仅”来替换“就是”。与此同时孟杰明在说这句话时进行了停顿,可以理解为标记迟疑的话语标记。孟杰明是英语母语者,英语会话中也会运用到大量的连接词[3],比如“just”“and”“therefore”[6]等,汉语中一般一个单句出现一处连接词即可,误用是因为混淆了英语与汉语之间话语标记的差别以及整个语境义。
例6:它就是(误用)像素鸡一样。[缅甸oo]
oo 将“就”与“就是”误用,“就像”中“就”无强调义,而“就是像”则多了一层强调义,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它就像素鸡一样。”这一误用也是由于“就”和“就是”功能有相通,容易让非母语者混淆。
2.2.2 汉语母语者最易在句中出现误用
例7:我有次录节目,就是(确立)我们带着妆不能下海,因为化妆品会污染海里面有些珊瑚,就让我们在岸边把妆给擦了。有王俊凯、尹正,就拍他们卸妆,就那个音乐就像你们那时候。尹正这样帅,酷。一到我,锯木头那个声音,嘎吱嘎吱,因为拍他们就是(误用),帅的那些镜头。[中国杨迪]
此处母语者杨迪误用了“就是”。“他们”与“就是”连用表判断,此处在整体语义上表对比,表明王俊凯与杨迪需要有反差,所以应连接另一动词“需要”,改为“因为拍他们需要那些帅的镜头”。
综合以上情况,出现在句中部分的误用,原因是未能充分考虑整体语义。
除了对汉语的掌握不够,这也和我们目前的教学有关系。
首先,此类研究在对外汉语领域成果很有限,系统性、理论性不足;其次,“就是”在教材中的呈现不尽完善。目前常用的口语教材存在话语标记复现率低、类型单一、针对性练习少等问题。最后,对外汉语词典主要以针对英语、韩语、日语的词典,但从《非正式会谈》这一栏节目中发现缅甸、泰国、土耳其的非母语者使用不当是多于英语母语者的,加强针对性词典编纂很有必要。
导致非母语者赘余的原因在于“就是”本身的复杂度,以及与功能意义有交叉叠加的连词、同素词并用。导致“就是”误用的原因为非母语者未能充分考虑整体语义、教学与教材工具书不足等。未来预防和消解使用不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话语标记的研究;第二,提高教材中话语标记复现率,丰富课后练习[7];第三,重视词典的国别化编撰,注释详细化;第四,加强对话语标记的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