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祇律》疑难字词考释*

2022-07-11 07:52丁庆刚
关键词:比丘大正藏宋本

丁庆刚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摩诃僧祇律》(梵文 Маhāsаṅghikа-vinауа,以下简称《僧祇律》)是佛教大众部的广律,由东晋佛陀跋陀罗和法显于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译出,共四十卷。梁僧祐《出三藏记集》、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唐智昇《开元释教录》等对《僧祇律》均有著录。《摩诃僧祇律私记》①《摩诃僧祇律私记》附于《摩诃僧祇律》第四十卷之后,作者不详。印顺法师在《佛教史地考论》中认为是法显所作。参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4页。对其翻译过程有详细记载:

时巴连弗邑有五百僧,欲断事而无律师,又无律文,无所承案。即遣人到祇洹精舍,写得律本,于今传赏。法显于摩竭提国巴连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精舍,写得梵本,还杨州,以晋义熙十二年岁在丙辰十一月,于斗场寺出之,至十四年二月末都讫,共禅师译梵本为秦焉,故记之。(T22/548/a-b②引文中的“T”指《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C”指《中华大藏经》(简称《中华藏》),“X”指《卍新纂续藏经》,“K”指《高丽藏》,“/”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册数和页码,a,b,c分别代表上中下栏。)

《僧祇律》虽然是一部佛教戒律文献,但并不仅仅只是枯燥的戒律条文。梁晓虹等指出:“戒律部是为修行的僧侣制定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修养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包括僧尼的衣食住行以至七情六欲,涉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说明制定戒律的理由,还穿插了许多比喻和举例性的小故事。其中反映日常事物、行动的词汇尤其丰富,也是很有价值的语言材料。”[1]总体来说,《僧祇律》拥有大量的口语词汇,语言通俗易懂,但受佛典翻译和传抄刊刻等影响,文中存在一些因版本异文、俗字误字、方俗词语等造成的疑难字词不易索解。本文选取《僧祇律》中“劳熟”“嘲话”“協(俠)”“厌课”“龋齿”“撓户”等疑难字词进行训释考辨,以期对佛典文献语言研究和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有所裨益。

[劳熟]

比丘捉杖便打彼船主,骂言:“弊恶人,敢毁辱沙门释子。”骂讫,復③“復”,原作“傷”。《大正藏》校勘记:宋本、元本、明本、宫本作“復”。当作“復”是,“傷”与“復”形近致误。文中需要说明和考辨的文字,依照原文录作繁体,下同。打船主。手臂脚腨伤破,劳熟已,便排著水中,得偷兰罪。(《僧祇律》卷三,T22/246/c)

按:例中“劳熟”一词,亦见于其他律部佛典。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四十一:“夫即骂妇:‘汝共作不净事,云何不伏耶?’以手脚打是比丘。劳熟已,舍去。是比丘大受苦痛已,还去,以是事向诸比丘说。”(T23/298/b)此例中的“劳熟”,戴军平释为“非常疲劳”[2]。戴文所释不确,且“非常疲劳”所指不清。因此,有必要对“劳熟”作进一步解释。李维琦曾指出:“佛经有前人译了,后人又译的情形。类似的故事或说法,有在此经中说过,彼经中又再说的。这就为以此证彼或以彼证此提供了条件。”[3]通过“以经证经”可证“熟”有“极”义。《僧祇律》卷十九:“见其妇随比丘后去,即生瞋恚,作是骂言:‘弊恶沙门诱我妇去。’便捉比丘熟打,将诣断事官所,作是言:‘此比丘诱我妇去。’”(T22/381/b)例中的“熟打”,前文作“极打”,“时有一人,其妇不可意,瞋恚极打便出。妇作是念:‘彼瞋不息,若更打者,定死无疑,今当走避。’”(T22/381/b)由句中“若更打者,定死无疑”可知,“极打”指打的程度之重,与“熟打”义同。异文互参是考释词义的有效方法。《十诵律》卷四十一:“是人即以手脚极打是比丘,便放打比丘声故,女人即觉,语夫言:‘作何物?’答言:‘打比丘。’”(T23/298/b)此例中的“极”,《大正藏》校勘记曰:宋本、元本、明本、宫本作“熟”。此则异文材料亦可证“熟”与“极”义同。

“劳熟”之“劳”有“疲敝”义。《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劳”朱熹集传:“劳,勤劳也。”[4]“劳”由勤劳引申指疲劳。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宝星经》第七卷“劬劳”条引贾逵注《国语》云:“劳,疲也。”(T54/430/b)“劳”既可指劳累之后身体的疲惫虚弱,也可指被痛打之后的疲弊困乏。《淮南子·精神》“好憎者使人之心劳”高诱注:“劳,病也。”[5]上揭例中“劳熟”指船主被比丘暴打之后出现极其疲弊的病态。“劳”假借作“牢”,《后汉书·应劭传》“多其牢赏”李贤注:“牢,或作劳。”[6]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牛部》:“牢,假借为劳。”[7]285故佛典中“劳熟”也作“牢熟”,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八:“街巷人民,见指鬘来,其中或父母、兄弟、妻息为指鬘所杀者,皆前报怨。或以刀杖、瓦石打指鬘,极使牢熟,破头伤体,裂坏衣被,钵盂亦破,即走出城,竟不乞食。”(T04/704/a-b)

佛典中亦有“困熟”一词,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六:“时摩诃罗,被打困熟,语猎师言:‘我从直道行,数被踬顿,精神失错,行步躁疾,触君罗网,愿见宽放,令我前进。’”(T04/480/a)此例中的“困熟”之“熟”,李维琦认为:“‘熟’用来说明‘打’,意思是把人打得受重伤,到了快死的地步。”[8]此释可信。“熟”用来说明“困”和“劳”的程度。“困”与“劳”均有“疲弊”义。《广韵·慁韵》:“困,病之甚也,悴也,极也。”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二十八:“即便以杖熟打苾刍,几将至死。所持衣钵,悉皆破碎。余有残命,覆向寺中。苾刍见问:‘具寿!何因作此困辱形容?’”(T23/780/c)句中“困辱形容”即是苾刍被“熟打”后“几将至死”的状态,亦可证“劳熟”和“困熟”之义为“疲敝之极”。

[嘲话]

(1)六群比丘即往至王家船官上,请取好船及种种庄严,即持食具置船上,共比丘尼同载,顺流上下,嘲话戏笑。(《僧祇律》卷十五,T22/349/a)

(2)尔时六群比丘入白衣家内坐,高声大唤,共相嘲话,为世人所讥:“云何沙门释子高声大唤,如商人失伴,如放牧人大唤。”(《僧祇律》卷二十一,T22/402/a)

按:“嘲话”义为调戏、调弄。例(1)中的“嘲话”,宋本、元本、明本作“嘲语”,宫本作“嘲诘”。今按,当作“嘲话”。“语”“诘”与“话”形近而误。例(2)中的“嘲话”,柴红梅释为“用言语相戏弄”。她认为“嘲话”一词属于“不被认同的类推”,并指出:“从整体语义上来看,‘嘲话’的意义不如同义连文的联合式‘嘲戏’‘嘲谑’直观,因而并未被广泛接受,其出现只是个偶然。”[9]224-225胡佳慧释“话”为“言说”义,且认为:“‘嘲话’一词,魏晋之前并未成词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话’的‘言说’义沾染了‘嘲’的‘讥笑、戏谑’这一义项。”[10]柴文和胡文均把“话”直接理解为言语、言说义,似有望文生义之嫌。《汉语大词典》收“謿话”一词,释为“戏言谑语”[11]6683,似乎也把“话”理解成了“言语”义。

“话”有“调”义。《广雅·释诂四》:“话,调也。”《玉篇·言部》:“话,调也。”日本僧人空海《篆隶万象名义·舌部》:“,朝快反。话字,啁调也。”[12]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僧祇律》第十五卷“嘲话”:“又作啁,同,竹包反。《苍颉篇》:‘啁,调也,谓相戏调也。”“嘲话”之“话”有戏谑、调笑义,并非柴文所说的“只是个偶然”,也不是沾染了“嘲”的讥笑、戏谑义,而是由其“善言”义引申而来。因“话”有“调”义,故佛典中也有“嘲调”一词的用例。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七:“尔时,难陀为己同行诸亲友等,恒常唤作佛客作人,被笑被呵,嘲调戏弄。”(T03/916/b)例中“嘲调”与“嘲话”义同。

“嘲”也作“啁”“謿”。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开元释教录》第四卷“嘲之”条注曰:“《说文》从口从周作‘啁’,《考声》从言作‘謿’,录文从口作‘嘲’。同字也。”(T54/826/a)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口部》:“《仓颉篇》:‘啁,调也。’谓相调戏也。今人啁作嘲。”[13]59佛典中“嘲话”也写作“嘲哗”,唐菩提流志等译《大宝积经》卷八十二:“彼应离酒,不醉不乱,不妄所说,不自轻躁,亦不嘲哗,不相牵掣,应住正念,然后知之。”(T11/473/c)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八《郁伽长者所问经》“謿哗”条曰:“今作嘲,同,竹包反。《苍颉篇》:‘啁,调也。’哗,宜作话,胡快反。《广雅》:‘话,调也。’”(K34/1069/b)“话”与“哗”常互为异文,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二:“时诸天女奉给天子,歌舞戏笑,种种吟咏,鄙亵调话,令此天子,心意迷惑。”(T17/188/b)例中“话”,《大正藏》校勘记曰:宋本、元本、明本、宫本作“哗”。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一《正法念经》第三十二卷“调话”:“经文作哗,音花,諠哗也。哗非字义。”从玄应所释可知作“话”是,“调话”与“嘲话”义同,均为并列复合词。

[協][俠]

(1)时六群比丘協先嫌故,盗以滑埿,涂户阃上。(《僧祇律》卷十五,T22/344/a)

(2)若和上、阿阇梨睡者,不得置,亦应与丸,彼恭敬法故应起,弟子应代行丸。彼应还坐,不得俠恨求过。(《僧祇律》卷三十五,T22/513/b)

按:例(1)中“協先嫌故”之“協”费解,当为“挾”字之误。《尔雅·释言》:“挾,藏也。”《广韵·帖韵》:“挾,怀也;藏也。”“協先嫌”即心怀旧怨。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僧祇律》第十五卷直接以“挾先”为词目,并释曰:“胡颊反。《尔雅》:‘挾,藏也。’注云:‘今江东通言也,谓怀意也。’律文作恊和之恊,非也。”(C56/1047/b)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十五《僧祇律》第十五卷“恊先”条:“上胡颊反,怀也,谓怀旧恨也。正作挾也。”(K35/93/c)可洪所释可从,当作“挾”为是。

汉译佛经中“挾”与“協”常互为异文,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卷一:“供事如来,好乐严净。不挾怯弱,敬重三宝。所在游居,无所稸积。度衣限食,不贪身命。”(T14/2/c)例中“挾”字,《大正藏》校勘记曰:宫本、圣本作“協”。又竺法护译《渐备一切智德经》卷一:“是诸凡夫,所见颠倒,邪不能正,唯念愚冥,求无益事,心怀意忆,游于尘劳,求恩爱网,協于谀谄,心行虚伪,悭嫉贪妬。”(T10/463/a)例中“協”字,《大正藏》校勘记曰:宋本、元本、明本、宫本作“挾”。古籍中也有“挾”字误作“協”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協数以相危,小人之近事。”清赵一清《三国志注补·补遗》曰:“‘協’宋本作‘挾’。”[14]“協”与“挾”在《广韵》中皆读为入声帖韵胡颊切,二者音同致误。

例(2)中“俠恨”之“俠”,《大正藏》校勘记曰:元本、明本作“挾”。“俠”亦即“挾”之误,“挟恨”义为“怀恨在心”。佛典中“挾”常误作“俠”,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七十六:“舍儿生平共普乐初善,后因相瞋俠怨。舍儿遂俠怨,漫引此人。”(T53/860/a)例中两处“俠”字,《大正藏》均有异文,校勘记曰:宋本、元本、明本、宫本作“挾”。“挾”亦误作“狹”,竺法护译《度世品经》卷六:“化诸众生,无所怀俠,照一切法经法门,劝诸群黎,使得长益。”(T10/653/b)例中“俠”字,《大正藏》校勘记曰:圣本作“狹”。“俠”与“狹”都不合文义,均为“挾”字之误。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四《大方广如来藏经》“怀挾”条注曰:“上户乖反。经从心,通用。《说文》正字作‘褱’。褱,挾也。从衣眔声。下嫌颊反。何注《公羊》云:‘挾,褱也。’《尔雅》云:‘挾,藏也。’《说文》:‘持也,从手从夾声。’经从人作俠,误也。”(T54/536/c)由慧琳所释可知,“怀挾”为同义并列复合词。俗写中“犭”“亻”与“扌”形近,故佛典中“挾”常误作“狹”与“俠”。

[厌课]

(1)看水时不得厌课,当至心看。不得太速,不得太久。当如大象一回顷,若载竹车一回顷,无虫应用。(《僧祇律》卷十八,T22/373/a)

按:汉译佛典中“厌课”一词仅见于《僧祇律》。柴红梅释“厌课”为“随便应付、匆忙”。柴文进一步解释说:“‘课’之本义谓‘考核,考试’,‘厌’有厌恶义,因厌恶而随便应付,仓促了事,似可通。”[9]195柴文对“厌”与“课”的解释有待商榷。“厌课”之“厌”并非厌恶义。《荀子·修身》:“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杨倞注:“厌,塞也。”[1“5]课”本义确为“考核、考试”,但“厌课”之“课”似与考核、考试义无关。“课”当为“责”义。“厌课”即塞责、应付之义。从文义来看,例(1)中的“至心看”即仔细看、用心看。“厌课”与“至心”相对,即是不仔细、不用心之义。例(2)中“辄尔厌课”即轻率应付、敷衍塞责之义。

中土佛教典籍亦见“厌课”用例,唐宗密《佛说盂兰盆经疏》卷二:“贫贱者迫以饥寒,富贵者荒于财色。设能追福,厌课者多。竭力罄心,万中无一。世途目击,岂不昭然。”(T39/509/b)唐宋佛典注疏对“厌课”一词有较为详细的解释。唐宗密疏、宋元照记《盂兰盆经疏新记》卷二:“厌课,谓事不得已而为之。”(X21/474/c)宋遇荣《盂兰盆经疏孝衡钞》卷二“厌课”:“上音魇,塞也。课,责也。当二亲斋忌,无至诚脩福,但厌塞人之课责,故为之耳。”(X21/557/a)宋日新《盂兰盆经疏钞余义》卷二“厌课者多”条:“厌,塞也;课,责也。当二亲忌日,无心脩崇,但厌塞人之课责,故为之耳。”(X21/570/b)唐五代《四分律》注疏中对“厌课”亦有阐释,且明确指出“厌课”为“时俗之语”。唐大觉《四分律行事钞批》卷十:“不得厌课看者,济云:‘北人时俗之语,唤粗略为厌课也。’”(X42/909/b)又卷十二:“不得辄尔厌课者,立谓:‘率尔随时将小物而作也。无心忻念曰厌,似若他逼而作曰课也。’”(X42/980/b)五代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十二:“不得厌课看者,此是北①“北”,原作“此”,据唐大觉《四分律行事钞批》卷十改,二者形近而误。人时俗语也。今此间即云,影向看俱,是不仔细之貌。事不得已,心中甚厌,身但强收,故云厌课也。”(X43/326/c)据以上佛典注疏文献可知,“厌课”乃北人时俗之语,即塞责、仓猝应付之义。

[龋齿]

身分不端正者,眼瞎、偻脊、跛脚、脽脚、龋齿、瓠卢头,如是种种身分不端正,不应与出家。(《僧祇律》卷二十四,T22/421/c)

按:从文义来看,例中“龋齿”当作“齵齿”。“龋齿”即蛀齿,俗称“蛀牙”或“虫牙”。《释名·释疾病》:“龋,齿朽也,虫啮之齿缺朽也。”此义与上揭例中“身分不端正”语义不符。“龋”即“齵”之误。《说文·齿部》:“齵,齿不正也。”《玉篇·齿部》:“齵,齿不齐也。”清黄生《义府》卷上“齵”条:“《考工记》云:‘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齵,齿参差也。今谓木器不平整曰齵。”[1“6]齵齿”即牙齿参差不齐,正与例中“种种身分不端正”语义相吻合。佛教戒律中规定身分不端正者不得出家,如《僧祇律》卷二十四:“尔时诸比丘度人出家,种种身分不端正,为世人所讥:‘云何沙门释子度人身分不端正?出家之人,应身端严。此坏败人,何道之有?’”(T22/421/c)上揭例中“种种身分不端正,不应与出家”与此例中“出家之人,应身端严”表述相符,其中眼瞎、偻脊、跛脚等即是“种种身分不端正”的具体表现,其中也包括对牙齿的要求。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九:“二十三者,齿不疎缺,不不齵。”(T03/693/a)《说文·齿部》:“,齿参差。”“不不齵”即牙齿整齐,此可证上揭例中当作“齵齿”为宜。

佛经音义所释亦可证“龋”当作“齵”。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僧祇律》卷二十四“齵齿”注:“五沟反。《苍颉篇》:‘齿重生也。’《说文》:‘齿不正也,谓高下不齐平也。’律文作龋②“齲”,原作“齵”,据慧琳本、碛藏本改。参见黄仁瑄《大唐众经音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616页。,丘禹反。《说文》:‘齿蠹也。’龋非此义。”(C56/1049/b)玄应认为作“龋”不合文义,故以“齵齿”立目。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十五《僧祇律》第二十四卷“喁齿”条注曰:“上牛俱、五侯二反。齿重也。齱齵,齿徧也,正作齵也。又鱼容反,非。又经音义作龋,以齵字替之,是也。”(K35/96/c)可洪说解可从,作“齵”为是。《汉语大词典》释“齵齿”为“牙齿参差不齐”,引孤证例为明徐渭《书〈草玄堂稿〉后》:“齵齿而笑,蓬首而搔。”[11]7733例证偏晚。

[撓户]

初夜听法已,中夜到房撓户。问言:“是谁?”答言:“是舍利弗。”“房已满。大智!”复有撓户,问言:“是谁?”答言:“我是大目连。”(《僧祇律》卷二十七,T22/445/c)

按:从文义来看,“撓户”当即敲门之义。除“撓户”外,律部佛经中还有“打户”的说法。《僧祇律》卷二:“诸比丘便往彼房以指打户,唤言:‘长老开户!’”(T22/242/a)“打户”与“撓户”都为敲门义。然而“撓”字并无敲打、敲击义,且例中两处“撓户”之“撓”均有异文,《大正藏》校勘记曰: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均作“敲”,其中第二处正仓院圣语藏本亦作“敲”。从上下文来看,此处作“敲”与文义契合。佛经音义对校勘佛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考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僧祇律》第二十七卷“敲户”:“又作毃,同,苦交反。谓下打者也。《说文》:‘敲,横挝也。’”(C56/1049/c)根据音义材料可知玄应所见底本对应文字正作“敲户”。可洪在《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十二(K34/1076/a)和卷十七(K35/194/c)中两释“撓户”曰:“上苦交反,正作敲。”通过版本异文及佛经音义所释可证,“撓户”之“撓”当作“敲”无疑。

猜你喜欢
比丘大正藏宋本
以北齐响堂山石刻佛经看《大正藏》文本变化
北齐响堂山石窟刻经与《大正藏》用字比较研究
清代重刊宋本《陶渊明集》黄国瑾批语钩沉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灰布偶兔子比丘
俄藏西夏文《佛说瞻婆比丘经》残卷考
傅增湘藏宋本《通典》目录辨析兼论日藏北宋本的卷帙分合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与《大正藏》异文比勘
海源阁宋本“四经四史”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