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CEP视角的中国外向型中小企业价值链重构研究*

2022-07-11 07:52
关键词:价值链重构企业

陈 灏

(福建商学院 金融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2020 年 11 月 15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顺利签订,包括中国、东盟、日韩和澳新等15 个成员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具有覆盖人口数量最多、成员国结构成分最多元、区域发展空间最大等重大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RCEP作为多国间促进经济发展、互免关税协定,未来十年逐步将95%的高额关税降至为零,这为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加剧了同类型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自由贸易区内的竞争程度。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应积极应对和化解过分依附低成本的低端锁定困境,把握加入RCEP 这一新兴市场的有利契机,实现企业价值链活动的重新配置和主动适应。价值链的重构与提升是构筑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需要,也是全球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客观选择,同时也是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在1985 年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1]。该理论揭示了企业间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又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这种竞争是内部多项活动的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Gereffi 将价值链分为“生产者(供应商)驱动和消费者(采购商)驱动”[2]3,并对这两种驱动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紧接着2001 年又提出了全球价值链概念,同时,从链条类型、产业升级、价值变量、价值链治理等四个方面对全球价值链的基础进行阐述,并对其未来走势做了预判。姬军荣在分析企业组织形态发展趋势和企业竞争要素变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指出了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九大基础”[3]。Koopman等人认为,“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与广度将不断提高,通过内部价值链重构、产业转移等方式中国企业将突破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向高处攀升”[4]。刘琳、秦晓燕基于企业价值链重构的思考,将财务价值链嵌入到业务价值链中,总结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价值链重构及其对公司整体价值的影响。①参见刘琳、秦晓燕《“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价值链重构分析当代经济》,《当代经济》,2017年第10期,第11-13页。杨喆曦等人通过对外向型塑料饰品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营价值链进行解析、重构,梳理出了成本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为同类型、同等规模的其他企业提供了标准化实施参考与示范。①参见杨喆曦、刘欣、徐俊《基于价值链重构的中小企业标准应用分析》,《中国标准化》,2018年第3期,第7页。卢苏伦嘎指出“全球价值链重构势必有效激发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并加快技术创新脚步,政府应加以支持、辅导,帮扶企业重塑价值链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5]。综上,国内外有关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伴随着RCEP 的签订,学者们从不同视域与角度就RCEP区域价值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李新基于RCEP 对中国区域价值链重构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展开研究,并给出了“应从市场的供给侧、需求侧以及制度建设三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6]。张彦基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结合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的四大基础,提出了“市场、规则、技术、战略,四位一体的区域价值链重构思考”[7],为探索“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路径,引导制造业区域价值链重构给出了相关建议。王玉华等基于RCEP专设的中小企业发展便利议题,提出了“中小企业应抓住RCEP 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从发展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8]。

从“全球价值链”到“区域价值链”再到“企业价值链”是一个从宏观到个体的演变过程,亦是一个由外及里的渐进过程,“企业价值链”重构是“企业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消费者消费所有过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向内向外延伸的复杂过程”[2]8。外部环境变化是企业进行价值链重构的助推器,内部自身提升则是价值链重构以及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外部环境重构侧重于国内外同类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内部自身条件重构更多地体现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型、产品研发理念的转变、市场定位的精准、科技创新的应用以及销售渠道的多样化等方面,以此达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和提升企业价值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9]。笔者认为企业价值链重构应做好以下几项基础性工作:战略管理的顶层设计,日常经营的中层管理,生产运作的基层管控以及产品销售的前沿策划。顶层设计是价值链重构的基础和前提;中层管理与基层管控是核心竞争力的构造过程,是管理侧重点的找寻以及市场分析与研判的过程;产品销售则有助于检验企业现有生产、管理活动是否有效。面对RCEP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外向型中小企业的价值链重构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外向型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一)总体发展概况

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16—2019期间(见表1),我国进出口业务总量连年攀升,其主要的贡献主体为中小企业,占据了出口业务的绝对主体优势,截至2019 年底中小企业出口业务占比接近90%。进口业务虽然占比略显不足,但保持着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

表1 2016—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量及中小企业占比情况(单位:亿美元)

在利税贡献、就业安排等诸多方面外向型中小企业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整理:截至2019 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不含微型企业)法人单位已突破500 万家,其中外向型企业316 万家,占比接近70%,换言之,每三家中小企业法人单位就有两家从事外向型业务。中小企业还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 以及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价值链现状与问题分析

1.价值链内在主要优势体现

首先,多样化差异服务满足了市场乃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狭缝生存、差异发展”是它们价值链的内在核心;其次,“量体裁衣、量身订做”使它们更贴近市场,“精准定位、优质服务”使它们更加亲民,无疑是企业价值链向内、向外传导的具体表现;再者,外向型中小企业多为民营家族式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动,及时、有效地调整布局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正是它们价值链顶层设计的先天优势。

2.价值链内在主要缺失表现

首先,专业人才匮乏,根据WIND 经济数据库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或实际经营者具有本科学历及以上的占比为10.31%,其中具有对外贸易或相关专业的占比仅为6.85%,具有三年及以上外贸从业经验的占比也仅为39.87%。数据表明“虽然部分经营者具有一定的外贸从业经验,但普遍缺乏外贸专业知识”[10];其次,经营理念守旧,传统家族式企业管理,普遍缺乏现代公司治理,“人制管理”与“制度管理”界限模糊,在经营管理上不利于企业整体价值链的持续提升;再者,科技创新不足,外向型中小企业通常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来料加工或自行生产工序简单,结构单一,缺乏创新和技术应用,竞争力不强,势必减弱企业整体价值链提升的内在动能。因此,加强科技赋能,实施创新驱动是内在价值链提升的必由之路。

3.价值链外在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国内市场的影响,随着国内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外向型中小企业原有低成本的传统竞争优势已逐渐消失,价值链的低端价格锁定困境明显;其次,由于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不足,导致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现有竞争者虎视眈眈,产品替代者跃跃欲试,行业潜在者则摩拳擦掌,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环境给企业现有的整体价值链带来了冲击;资金是企业价值链重塑、提升的有效润滑剂,然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少,有效资金供给不足。由于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企业很难成为金融机构的座上宾,过于严格的市场准入要求,使这些企业的融资可望而不可及,生产运营资金捉襟见肘,技术开发与科研投入资金更是望眼欲穿。

基于国际市场的影响,首先,一部分发达国家利用自身技术和经济优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名,辅以一系列立法和技术约束条款,保护本国企业发展,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在产品出口时望而却步。不少待出口产品由于不符合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或缺乏相关证书材料,或检验指标不合格等原因被查扣、滞留。其次,高额关税加大了企业成本负担,进一步缩小了企业获利空间,极大地打击了外向型中小企业主信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的商品出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外环境,特别是技术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构、提升自身价值链,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已是当前外向型中小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RCEP签订对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机遇分析

1.乘“减税之风”攻“关税壁垒”

RCEP 框架下,各成员国间逐步互相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零关税货物贸易产品数量在各成员国间整体上将远超90%,原有“关税壁垒”不攻自破,中小企业出口成本将大幅降低,迎来巨大商机,将拥抱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此外,各成员国间市场准入清单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来料加工再出口企业,制造成本下降,产品利润将大幅提升,从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环节为企业价值链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地提振了企业主信心。“就中日两国而言,我国与日本首次建立直接贸易区关系,两国关税将大幅下调,我国出口日本的烟、酒、茶等产品关税撤销率将达到56%”[11],“中国制造”将更便宜,在日本将更受欢迎。

2.迎“友好之机”破“发展瓶颈”

RCEP框架下,设立了有关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独立章节,第十四章就各国中小企业间建立和维护一个可公开访问信息平台达成共识,以此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最佳实践,为成员国中小企业间全方位的信息共享作出积极倡导;此外,就改善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共建,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和技术使用等有关合作共赢方面也作了详尽规定。①具体内容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网址:http://fta.mofcom.gov.cn/rcep/rcep_new.shtml.访问日期2021年4月3日。RCEP 设置了诸多有利于各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友好条款,这将为域内中小企业增加外贸订单、攻破发展瓶颈、促进市场扩容带来机会,中小企业也将迎来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时代,这为企业价值链内部结构优化,价值链向外、向好、向优方向延伸提供了指引。

3.乘“科技之势”促“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正从原有的产业链末端“世界工厂”逐步向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过渡,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19 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GII)连续4 年攀升,从 2016 年的第 25 位提升至 2019 年的第 14 位。RCEP 的签订必将进一步加速我国低端产业向国外输出,转移成本,同时也将大力承接、引入全球中高端产业。外向型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机,通过科技赋能,企业与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接轨,运用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模式提升现有产业,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中重塑核心竞争力,从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环节为企业价值链的提升注入持续动能,打造真金不怕火炼的金字招牌和国际化品牌,走出国门、屹立东方。

4.借“自由流转”助“潜能释放”

RCEP涉及货物贸易、原产地原则、投资、金融服务、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二十个章节多项议题,必将加快信息、人才、资本乃至技术等要素的区域内流转,使各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市场更加统一。RCEP的签订具有长期经济价值,产业溢出效益明显,人才输出、资本流动和技术引进等有利于我国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近期来看,国际物流、法律咨询、跨境电商等服务贸易将直接受益;中期来看,随着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并推广普及,成员国间必将加速人员流通,投资、文旅、经济技术合作等相关领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长远来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将进一步调整、融合,制造业将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食品、汽车、家电、家具以及其他中高端制造业将释放潜能、长足发展。①参见刘琳、秦晓燕《“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价值链重构分析当代经济》,《当代经济》,2017年第10期,第11-13页。各要素的充分且自由流转以及合理配置丰富并优化了企业价值链的内在结构,为企业价值链提升提供了必要条件,释放了潜能,激发了内在动力。

5.乘“分工协作之机”构“新型供应链体系”

RCEP成员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欠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结构层次多元化,各成员国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整体上看各生产要素和市场要件齐备,从个体上看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互补性较强,有利于国际间的分工合作。且RCEP第三章有关区域累积原产地规则规定:产品原产地价值成分可在所有成员国构成区域内累积,任何成员国产品价值成分都被考虑在内,充分享受税率优惠。②具体内容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网址:http://fta.mofcom.gov.cn/rcep/rcep_new.shtml.访问日期2021年4月3日。因此,“中小企业可将附加值较高的脑力密集型产业放在科研水平较高的成员国进行,将简单生产、来料加工或组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放在经济欠发达成员国进行,实现高效的国际分工与协作”[12],这是企业自身价值链提升的有效催化剂,同时,为企业进一步融入区域价值链、全球价值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成员国间部分产业链和供应链已受冲击,中小企业应遵循目标市场的导向性与供应链结构的特定性精心策划、精准布局,为构建新型供应链体系添砖加瓦。

(二)冲击分析

1.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RCEP 相关十五个成员国,国家之多,市场之大,且各成员国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产品特性“对号入座”,要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了解区域产业布局,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明确居民消费需求,对大市场进行适时跟踪、合理预判,对信息捕捉速度,语言交流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以及趋势研判能力等影响企业价值链内部结构优化、提升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RCEP二十个总章节涵盖市场开放、关税优惠、贸易便利、争端解决等多方内容,多项举措承诺远超WTO,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且规定条款专业性强、实用性高,需要企业参与培训多方听取各领域专家对相应条款的解读,细心比照并认真研读,方可各取所需,这对企业价值链顶层设计“战略制定及人才储备”,价值链内外延伸“运营推进及运维保障”等整体价值链的凝练与优化提出了挑战。

2.对低端产业带来冲击

RCEP 的签署给外向型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市场空间,但同时也向成员国开放了我们的市场。因此,要时刻警惕对我国较为落后产业的冲击,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中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面临过分依附低成本的低端锁定困境,科技创新不足,抗风险能力较低,总体实力不强。“随着国内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低成本的传统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13],成员国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将冲击国内市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将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同时,也从成本控制、成品销售等影响企业生产运作的角度对其价值链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3.对中高端产业带来挑战

RCEP 成员国间优惠政策有利于我国企业增加商品与服务出口,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同时,主观上也会增加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质商品进口,调节市场供给,提高国内相应领域的市场供给数量,进而倒逼国内中高端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并提高国内商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客观上,受疫情冲击,国外失业人口增加、经济波动加大,很多成员国亟待加快对外商品与服务输出,“特别是日韩等经济较发达成员国高端、高附加值产业必将对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带来挑战和冲击”[14]。从产品创新、科技应用等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对其价值链的优化带来了挑战。

四、RCEP视角下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价值链重构思考

(一)着眼于战略管理的顶层设计进行重构思考

1.重视专业人才培育,增强人才兴业意识

现代企业竞争,演义更多的是企业间人才竞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外向型中小企业要“善其事”要想在大区域市场竞争中立有一席之地就要“利其器”,这里的“器”代表企业所拥有的能驰骋于世界贸易舞台的专业人才队伍,如何“利其器”,首先,要有强有力的人才招聘、培养和升迁制度做保障,做到人尽其用,各施其才,以此稳定团队,减少人才流失;其次,要明确需要什么人,知道培养什么人,学会怎样培养人,全力培育既懂外贸又能管理,既会研发又擅交流的综合型人才。人才是价值链重构的顶层设计师,关乎价值链重构的方向、路径和方式,人才队伍的不断建设势必为企业价值链重构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重视人才培育,增强兴业意识亦是着眼于战略管理的顶层设计,为价值链的重构、优化做准备。

2.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接轨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将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有效融合,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新型经济形态。RCEP相关国家之多,覆盖区域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科技创新兴起、互联网+战略实施也为中小企业营造了有利的国内环境。因此,企业应充分利用推陈出新的数字化信息实现对管理模式、生产模式和服务模式的重构;其次,应利用数字技术捕捉各类信息,确保信息有效性与全面性。利用数字技术辅助信息传导,确保传递及时性与准确性,实现可支配资源的快速流转和高效配置。再者,应通过信息化、数字化进行流程再造,“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精细化管理”[15],提振效率,接轨数字经济发展,为持续推进企业整体价值链优化和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数据应用、接轨数字经济亦是着眼于战略管理的顶层设计,为价值链的重构、优化指明了方向。

(二)着眼于日常经营的中层管理进行重构思考

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缩减营运管理成本。首先,外向型中小企业要学会“瘦身”,应着力加强公司治理,精简部门,整合人力,摈弃家族企业遗留的不作为、不善事等裙带亲属关系,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实施扁平化运作;其次,要学会“塑形”,要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富有时代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企业文化,营造“中国制造,为你骄傲”的文化氛围,增强文化自信,增进团队协作。再者,要关注和跟进RCEP有关政策的后续调整,厘清政策调整前后的利弊,为企业决策和规划提供支持。加强内部管理就是重塑内部环境,着眼于企业日常经营的中层管理,亦是价值链由内到外重构的开始,有助于保持各类信息传导的对称性和平衡性,有利于加快战略调整与决策部署的执行速度与力度,提振管理效率,实现管理成本的实质性缩减,为科研等重要领域投入腾让资金,同时,也为企业价值链重构提供高效的管理保障。

(三)着眼于生产运作的基层管控进行重构思考

1.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增强产品科技赋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企业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外向型中小企业产业链“低端锁定困境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集中,产品普遍缺乏科技含量”[16],大区域市场竞争力偏弱。面对RCEP 贸易伙伴所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企业应有意识多方融措并优先安排资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在企业的生产层面上加强产品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差异化、不可复制发展路线,以适应大区域市场竞争需要,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为企业向中高端产业链发展赋能,同时,这也是价值链重构的内生动力和影响价值链重构成败的核心因素。

2.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提高产品附加值

产品附加值偏低一直以来是困扰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含量不足,文化价值不高,缺乏市场提升空间且获利能力有限,特别是以来料代工生产为主的中小企业将会受到较大的国际市场冲击。在产业链运作与延伸层面上企业应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产品附加值:首先,要纵向到顶,向原有产业链上游延伸拓展到顶,从简单的加工生产向产品研发设计推进;其次,要纵向到底,向原有产业链下游延伸扩张到底,锁定高端客户,瞄准高端产品,向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及服务;最后,应横向到边,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充分比较当前市场同类产品情况,并研究潜在竞争者和现有替代品情况,为后续产品研发指明方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就是依托企业外部环境,进行至上而下,由外及内的价值链重构,同时这也为价值链重构构筑了良好的外部供应链环境。

3.融入国际分工协作,汲取经验补齐短板

国际分工历经了从部门到产业,从产业到产品间分工的发展过程,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充分发展、不断深化并向国际市场扩展的结果。RCEP是基于国际分工协作基本规律的大区域经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必然会加大各成员国间在经济上分工协作的依赖程度,多元化成员国结构必然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国际分工体系。当前,产品间分工已成为国际分工基础,外向型中小企业应树立大市场格局,培养全球化思维,融入国际分工协作,尝试将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通过外包向劳动力富余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集中注意力于核心业务。同时,吸收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补齐短板,迎头赶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分工协作中争取主导,占据主动,为产品价值链在大区域范围内重构营造良好的外部分工协作环境,为整体企业价值链重构奠定坚实基础。

(四)着眼于产品销售的前沿策划进行重构思考

创新企业营销模式,注重客户体验反馈。外向型中小企业要学会以创新思维来研究RCEP 大区域市场,研判存量市场并挖掘潜在市场,既要重视目标市场的顾客满意度,又要注重顾客价值实现,既要牢树品牌意识和成本控制理念,又要积极引入信息营销、资源营销、文化营销和价值营销等新兴营销模式,走可持续营销发展模式。首先,要充分利用大事件效应,扩大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力度,“借风扬帆”开拓国内市场;其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营销手法知识内涵,积极参与国际营销竞争。RCEP 所涉及的贸易往来交易主条款和附属条款众多,企业要充分了解并有效区分市场营销和社会营销概念,适用正确的创新营销模式,迎合大区域知识经济和绿色发展浪潮,精准定位,快速获客,提升订单量,提高价值链外延价值,为价值链向好、向优方向重构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五、结 论

文章以“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外向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RCEP为外部环境主要依托开展企业价值链重构研究。外向型中小企业是中国创造外贸经济增长奇迹的生力军,亦是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研究对象具备代表;新生的RCEP将为其注入全新的动能与活力,为其外贸发展、投资活动营造公平、稳定、透明的宽松环境,①具体内容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网址:http://fta.mofcom.gov.cn/rcep/rcep_new.shtml.访问日期2021年4月3日。同时它们也将受到来自成员国企业的巨大冲击,研究视角较为新颖。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土地等资源的约束趋紧,加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自身缺陷,外向型中小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重构企业价值链,重塑核心竞争力已刻不容缓,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研究表明:企业应进一步明确技术是基础,业务是核心,管理是重心,应正视自身不足,从内部环境出发,充分依托有利的外部环境,多方转化不利的外部因素,内外兼修,加强科技赋能,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炼、提升和优化企业整体价值链,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这亦是外向型中小企业谋求生存的需要,是它们劈波斩浪、砥砺前行竞争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十四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价值链重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