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

2022-07-11 09:53李宏柏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核心历史素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在现代教学发展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当代小学生,由于自媒体平台发展,获取信息渠道逐渐增多,小学生视野也不断得到有效拓展,这就更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为例,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教学思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2.029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最终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初中历史内容丰富,包括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与世界历史。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串联起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目前多数教师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掌握出现混乱状态,无法将历史知识前后有效连接,从而导致学生觉得学习历史都是需要死记硬背,难以掌握其中的联系。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思路,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历史意识,从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历史时空观、历史价值观、史料证实、历史理解以及历史解释等五个方面内容。首先,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年代以及时间,确定历史事件以及前后相关联时间,并且对于该事件进行分析与判断。其次,历史价值观是让学生运用辩证统一的方法,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历史判断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然后是史料证实,每一个历史事实都会有相应的历史案例,教师应该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还原,客观讲述历史事件,从而让学生了解真实可靠的历史史料,让学生知道历史事件的真正缘由,促使学生对历史有进一步的认识。再次是历史理解,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对于历史会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经验,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历史存在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情怀。最后是历史解释,让学生根据客观历史事件,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感悟历史,分析历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认识和理解相应的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起因以及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做好这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规划,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历史人文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促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格特点。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质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件,但却有着鲜明的客观存在证据。学习历史,能够让学生以史明鉴,通过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性格特点,促使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正确认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很多学生沉迷游戏,自媒体平台上的一些信息对于学生的成长毫无益处,而学生却津津乐道,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扩展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历史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建设,培养学生历史人文情怀,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并且通过分析历史,能够拓展学生思路,树立坚强的意志,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

2.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与行为转变时期,如果管理不当,会使得初中生的思想行为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学习历史,能够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了解世界发展史,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历史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明白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过程中,逐渐完善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3.有利于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叙述方式将历史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多数通过死记硬背方式,难以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历史分析与理解能力。在核心素养基础上,教师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与探究,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有情感交流,能够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使学生在核心素养养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初中历史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历史。基于核心素养下进行历史教学,教师将死板的知识通过幽默的语言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的上课形式让学生产生乏味心理,既能够将历史知识直观化,又能够将历史知识生动化,从而加深学生记忆,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一个网络体系,从而加强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一部分的知识联想到另外一个历史事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掌握程度,一旦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学习特点,掌握相应的学习方式,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书上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丰富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历史知识。

5.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科目属于小科,很多学生都觉得在考前背一背相应的知识即可。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说教式”教学方式,可以减少让学生死记硬背,而真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认知,改变传统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兴趣的课堂,促使学生学会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知识,从而让历史真正印在学生的记忆里,而不是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了,创新教学方式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融入课堂,还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三、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1.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高

很多学生将历史看作一门副科,再加上教师要求学生背诵的知识内容较多,从而增加了學生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忽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觉得在考试之前背一背重点知识即可,这种错误的认知,也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整体学习状态不佳,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较低,阻碍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提升。另外,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件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学生并没有亲身经历、亲眼所见,都需要考学生查阅历史资料,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缘由,但是由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不高,很多知识需要教师带领一起分析,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分析的重要性,很多时候都是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作用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对历史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时候,教师只根据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并没有拓展历史知识范围,着重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发生导火线、时间、地点、人物与影响作用等等,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梳理过程。由于教学方式不正确,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没有真正挖掘学生的家国历史情怀,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缺乏主观感受,只是机械地去背诵历史知识。另外,教师历史教学能力不足,无法有效丰富历史教学素材,导致学生对于整个历史事件的认知度不高,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四、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培养的教学途径

1.关联历史,强化学生时空观念

首先,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历史教材,并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在交流探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例如,在学习《贞观之治》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等基本史实,然后在探究过程中思考“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唐太宗以及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探究唐太宗与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对唐朝繁荣的影响,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通过历史时间能够推演相关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想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真正主人,不应该依赖于教师,而是主动探究与学习,才能真正把握历史知识,将历史知识牢记于心,不会出现背诵后又忘了的情况,不断背诵不断忘,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树立正确地学习历史的思维,历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能将其作为一门副科看待,应该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调查历史事件与相关资料,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如在《新文化运动》教学中,该课的教学既承接“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知识点,又为下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铺垫,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以及旗帜、活动基地等,然后通过学习,让学生自主概括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并让学生探究交流新文化运动影响,从而让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历史观的教育,振兴中华,中国要富强就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尤其是针对历史学科,灌输式教学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降低学习质量,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消极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组建知识框架,从而解决历史问题,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增加学生思想情感价值体验,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中,学生通过语文古诗的学习,对这一句话有所了解,但历史上红军为什么要远征呢?这就需要学生了解“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掌握遵义会议伟大历史意义,探究红军长征过程以及意义,从而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事物,并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红军不怕吃苦、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且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放手,将学习权利回归学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6.加强问题引导,增强学生历史素养

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历史中感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教师设置有效问题,避免出现教学盲目性,合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明确学习方向,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如在《俄国十月革命》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教师可以准备教学材料,如“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与痛苦”。教师应该设置有效问题:“该则材料描写的是哪场战争?”从而引出该节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将问题具体化,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并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平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7.利用图文培养史料证实素养

通过图文等史料素材,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现象,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如在《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并且全面认识历史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网络大量搜索相关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器,从而让学生对青铜器有一个感知,让学生归纳青铜器的特点,加深学生对青铜器工艺的理解,从而体会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增加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如让学生观察四羊方尊以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等等,让学生感受青铜铸造业的规模大、工艺美以及分布广的特点。运用该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有利于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时代特点,融入相应的教学素材,和课本历史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让学生体会历史的真正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增加学生探究与合作,能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逐渐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事件,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苗学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年第9期。

(李宏柏,1981年生,男,汉族,甘肃定西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任职于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学校)

[2] 张仕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探究》,《好日子》2019年第17期。

[3] 陈芳林《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教育(周刊)》2020年第43期。

[4] 吴翠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探究》,《考试周刊》2019年第55期。

猜你喜欢
核心历史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