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线上整本书阅读教学

2022-07-11 14:44林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无趣整本书鲁迅

摘 要:2020年,根据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相关部门启动了“停课不停学”工作,线上教学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场。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也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朝花夕拾》整本书的线上教学为例,浅谈线上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线上教学 中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2.006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快速崛起的产业,正在广泛融入各行各业,深刻改变大众生活生产方式。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教育教学方式更是以其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交互性强的独特优势,成为学校教育的新常态。教师需要跳出以往的线下教学模式,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深入研究线上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这一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本文以《朝花夕拾》整本书的线上教学为例,管中窥豹,谈谈笔者浅薄的看法。

一、《朝花夕拾》教学内容

本次名著阅读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制定阅读与学习目标,聚焦鲁迅的童年时期,通过线上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等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能够读懂文本,整体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发现特点,提取精髓,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通过线下阅读和线上交流分享,指导学生借助多种媒介进行线上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画作、PPT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对于文中小鲁迅童年的有趣与无趣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想象联想能力和思辨能力,最后唤起学生对童年体验的经验。从“小”鲁迅的童真童趣中读出“大”鲁迅对真善美人性追求的情怀,消除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通过本次名著阅读课的线上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四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要求。基于以上要求,笔者将通过线上教学引导学生从“鲁迅童年之事的有趣与无趣”这一与学生认知相近的主题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了解当时的社会,理解那时候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同时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涵养性情,启迪人生,进行和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走进经典,消除与鲁迅经典的隔膜。

二、制定整本书阅读周期表

线上整本书教学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学生有效阅读书籍。再加之学生的预习阅读过程难以进行直接面对浅谈线上整本书阅读教学

——以《朝花夕拾》为例

■ 林娜(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崇实分校)面管理,在线上更是无法时时督促。所以与其苦恼学生到底读不读书,不如由结果追溯过程,笔者制定了严丝合缝的整本书阅读周期表。由于《朝花夕拾》整本书字数不多,且易于学生理解,于是笔者将教学规划预计在1周之内完成。利用每天线上1学时,以导读课、推进课、阅读成果展示課的形式完成《朝花夕拾》整本书的阅读。采用线下阅读、线上分享并举、作业任务与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立体推进。笔者对课下阅读进度有一个大致要求,但不做硬性规定。学生可以按着整体阅读与细读精读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前六天每天读几篇文章,第七天作相关章节的细读和精读,视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见下表)

制定了清晰的整本书阅读的预习任务,学生将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地去阅读,同时教师也可以直观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不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让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教学相长,一起真正走进整本书的天地中。

三、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诚然线上教学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但也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生生之间带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笔者建立了班级线上整本书阅读学习小组。每组一般由5个人组成。笔者会挑选出认真负责的学生为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交流与讨论。每位小组长自行从《朝花夕拾》中选取一角度或者一主题,组织组员统一阅读和研读。线上上课时,根据教师安排,学生可以随时在教师直播间和学习小组间进行灵活切换。例如,《朝花夕拾》的学习目标2难度较大,单靠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达成目标,最好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于是笔者将教学难点分解为多个小问题,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探讨:寻找小鲁迅之童趣;解锁小鲁迅之童趣。同时给出“读书之趣、动植物之趣、传说之趣、迷信之趣、读书无趣、理之无趣(旧习俗、旧道德、旧制度)”这些提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达成共识。接着由组长提交给教师,待师生重回直播课堂后,教师展示各组讨论成果,进行适当点拨,教学难点就比较容易突破了。同时,学生可以自行组建微信或者钉钉学习小组群,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同时借助媒体资源,尽情讨论探究学习。这种做法使学生学习场景不断变换、兴趣点提升、参与度提高,有效改变教师面对电脑屏幕“一讲到底”、学生“昏昏欲睡”的线上学习低效状态。

四、设置情境,玩转微信

由于疫情,学生居家学习,限制了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如何激起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成为笔者思考的问题。如今微信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交流沟通软件,何不好好利用,与线上教学相结合?于是笔者将依托微信这种学生广泛运用的交流软件作为本次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工具,借助《朝花夕拾》读者交流会云分享这一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体验、真实学习。

(一)穿越时空,相遇鲁迅

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学生用漫画的形式画一画自己眼中的鲁迅,送给鲁迅先生当作他的微信头像,同时用几个词语概括你对鲁迅的印象,填写在备注描述中,并说说你的根据。此时,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更换自己的微信头像成为自己画的鲁迅漫画。这本是一个无趣的相貌,但对作者的全新解读却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探寻鲁迅童年的兴趣。同时以学生所熟知的微信好友备注的形式,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掌握学生对于鲁迅认识的学情,为下面课程推进做铺垫。

(二)夕遇故人,相识鲁迅

在第二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朝花夕拾》读者交流会云分享”这一情境,其主题是:鲁迅童年的有趣与无趣。此时小组长将作为“《朝花夕拾》读者交流会”云分享的群主,和小组成员一起邀请《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作为特邀嘉宾。此时,学生完成所特邀嘉宾的备注和标签等信息。选择好特邀嘉宾后,将其拉入群中,并在群公告中向交流会云分享的读者粉丝们简短地介绍一下特邀嘉宾,并结合嘉宾与鲁迅的童年故事说明邀请理由。

此时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就可以在微信群或者钉钉群中真实开展“《朝花夕拾》读者交流会”云分享。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所分工、各司其职,驱动学生回归文本、精读文本,了解名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品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以“群公告”的形式,使学生结合名著内容及教师的阅读方法指导发散思维,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拾花童趣,相知鲁迅

在第三环节中,笔者将给学生们的“《朝花夕拾》读者交流会”云分享设定一个主题:《鲁迅童年的有趣与无趣》,让学生在组内展开自由讨论。但是这一环节相对来说比较难,所以,笔者便提供了以下的教学支架,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本。

1.寻找小鲁迅之童趣

问题一:鲁迅先生的童年有趣,还是无趣呢?

读书之趣、动植物之趣、传说之趣、迷信之趣、读书无趣、理之无趣(旧习俗、旧道德、旧制度)

2.解锁小鲁迅之童趣

问题二:鲁迅童年的“趣”,从何来呢?怎么就有趣了?怎么就无趣啦?

抓动词,体心情,找趣点

涂颜色,画形状,添加趣

观神态,猜心理,寻觅趣

此外,同学们在精读相关文本后,便可以利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身临其境地为鲁迅的朋友圈编辑一则文案来追忆其童年的光阴。此时,利用微信的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群里发言,圈里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美。这既能有效引导学生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又能将名著与自身联系起来,个性化解读名著,跨越语言形式上的障碍,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四)温馨回忆,你我成长

最后,学生们在微信云交流中和众多粉丝朋友们一起探寻鲁迅童年后,并从《朝花夕拾》中选择一篇散文,结合背景材料和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对成长的理解。

线上教学因为没有学校和教室这样固定的教学环境,导致很多教育资源无法利用。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在网上搜索和选择自己的学习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就此放手,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如学习指导或建议、学习资源包等,毕竟学生对于海量的材料还是缺少筛选和甄别的能力。在这里,笔者便提供了《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的文字材料、音频材料以及影视作品的片段。综合来说,这是一种跨媒介阅读的综合学习材料。它形式新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跨媒介阅读具有高效率和高灵活性,可以在线上即时阅读。此外,这种跨媒介閱读材料通过文字、影像、音乐、图片等多种载体,可以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或者小组合作的主题探究活动。

五、反馈评价,形式多样

众所周知,良好且有效的反馈评价不仅易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且有利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由于线上教学的转变将带动线上作业反馈评价形式和方式的转变,那么要怎么设计、评价和反馈呢?回到线上整本书阅读前期制定的阅读周期表中的作业任务和反馈方式这两大类中。教师可以利用钉钉平台的“问卷”或者“群投票”功能,再或运用各种小程序,精心设计每天阅读讨论的主题和任务,让学生进行线上反馈。完成后,系统即时反馈,自动统计和分析数据,便于师生及时发现问题和查漏补缺。针对反馈形式,笔者认为正是由于线上学习,方才拓宽丰富了学生学习成果反馈的形式。比如,学生可以采取语音或者视频方式录制自己对于文章的点评,也可以采用手绘思维导图、手抄报、连环画的形式来梳理整本书的人物故事情节。同时,线上教学的反馈评价不仅形式多样,且更及时、更有效,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

六、小结与反思

首先,在设计整本书阅读时,依托微信这种学生广泛运用的交流软件作为本节课的大情境,借助“《朝花夕拾》读者交流会”云分享为项目式大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学习,让教学真实发生,并且将生活和名著阅读的任务结合在一起,任务驱动,让学生有方法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兴趣、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行本次整本书阅读,让他们走进经典、爱上经典。其次,虽然整本书阅读的课时是在线上推进,但是依据整体阅读和局部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周密的阅读周期。虽在线上,但依托多种媒介,让学生尽情讨论,完成项目活动。学生要想在此次任务中表现出色,必要对部分文本进行精读,从人物、场景、语言、动作等方面入手,进行圈点勾画,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的精彩之处,让学生仿佛走进鲁迅的童年,亦与自己的童年产生共鸣,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例如,环节3中让学生“抓动词,体心情;找趣点,涂颜色;画形状,添加趣;观神态,猜心理,寻觅趣”,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诚然,在线上推进时会发现,一些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情,要有梯度,不然一些学生就会因为项目活动太难,无兴趣读书,无话语分享,无兴趣进行线上讨论,参与其中。同时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因为分小组线上讨论,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融入讨论中,且教师不能同时进入每一个小组,缺乏对此类学生的关注。最后,还有每位学生的进度和对名著的理解不能有较好的把控。

参考文献:

[1] 胡佳怡《项目式学习中“教”与“学”的本质》,《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2期。

[2] 袁振国《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无趣整本书鲁迅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生活趣味
皮质褶皱
鲁迅,好可爱一爹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鲁迅《自嘲》句
你有趣,世界才有趣
决不做一个无趣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