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探究

2022-07-11 14:44郑明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说文本阅读教学

郑明霞

摘 要:小说是当代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文本形式,小说阅读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语文素养和学生道德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改变现有教学方式,并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阅读打开大门,有效激发阅读兴趣。本文分析了小说阅读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并在实际教学期间增加了有关于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模式,旨在提升小说阅读效果。

关键词:小学阶段 小说阅读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2.001

小说是读者喜爱的文学体裁,受篇幅限制,小学语文小说阅读教材多为短篇小说、迷你小说和长篇小说节选,人们普遍认为,在小说阅读期间情节、环境和人物是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小说的三大要素,然而仅仅关注这三个要素是不够的,小说的所有元素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要想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就需要切实掌握整个文章涉及的所有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仅仅依靠生活经历是很难促进自我发展的,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小说具有历史性、隐喻性的特点,小说是叙事文学一个分支,不仅具有叙事性的特征,而且还具有情节性和历史性的特征,且小说也能够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小学阶段部编版小说阅读教学选文情况

1.教材编排贴近生活

目前,在小学阶段部编版教材教学期间,已经增加了小说阅读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掌握程度,在现有小说阅读教学中,外国小说所占篇幅已经大幅减少,现代儿童小说数量增加,通过增加现代儿童小说的方式,不仅能够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而且还可以充分体现一种文化自信。例如,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和《芦花鞋》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文本选择更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从编排角度来看,这种内容与中国元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阅读小说奠定基础。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教材中的小说数量也随之增加,对于一些小说,编者在文本前添加内容摘要,并在文本之后创建“阅读链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2.题材种类丰富多样

小说主题是多样化的,从题材类型来看,有童年天真、成长、亲情、革命、经典等,就篇幅而言,有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就时间而言,涵盖了古代和现代,由此可以看出,小说的类型较为广泛,其中涉及的内容也较为丰富。总体而言,小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占比例虽小,但涉及面广,学生在小说阅读与学习期间,可以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文本所体现的内容,这样既体现了小说的文学价值,又兼顾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这些不同的文本材料和实践活动不仅鼓励学生阅读小说,而且还为学生提供新的阅读方法,通过小说阅读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阅读难度层次深入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规则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小说文本进行规划,并以适当的形式将这些主题合理分配到每个年级的不同单元。在学习小说前,学生在神话文本中理解历史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文本中的动作和语言,体验人物的情绪,为儿童阅读小说奠定基础。小说以儿童小说为主,符合学生阅读年龄,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内容相对简单,更体现了儿童的纯真。在语言要素方面,指出学生初步掌握阅读长文和难句的方法,经由阅读难度的不断深入,学生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4.人物塑造生动形象

小说人物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作为一种艺术作品的化身,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小说中人物选择是作者在特定时代和环境中塑造的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是时代和社会生活的缩影,能够浓缩某一时代、某一阶层最突出的形象特征,并以细腻的描写充分发挥这一特征。以六年级上册《桥》为例,在黎明开始前下起瓢泼大雨,村民疯了一般地往外跑,在这其中,党员干部在村民后面为其断后,其中发生了许多冲突点。小说情节发展大致分为四部分:首先,开篇介绍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特征,从而为下一个矛盾的解决开辟道路;二是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联系是矛盾和冲突的;第三是高潮,不仅是矛盾冲突最激烈的环节,也是小说最精彩的地方,此时,也是人物思想斗争最为激烈的时期。第四是结局,在众人的努力下,矛盾冲突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二、目前小学阶段小说阅读教學现状

1.教学内容模式化

小说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本,在教学中应用小说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小说的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掌握能力,且在阅读期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然而,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会对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产生负面影响。在接触小说前,虽然学生已学会总结文本的主要内容,但尚未参与新组织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仍以叙事总结文章内容的方式来组织小说内容,完全忽视了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目前,学生学习属于一种盲目的探索,当他们无法理解小说内容时,应设定重点,如果没有明确的指导和方法,他们的组织概括能力就无法提高。

2.教学方法套版化

在小学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直接从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跳到心理描写,从小说构成要素来看,环境和人物的欣赏固然重要,但小说情节的高低变化也是小说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大多根据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教学活动,都是从小说的三个要素进行教学,具体为人物、情节和环境,经由三要素教学可以不断衍生出一些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理解这是一种环境描述,这种教学方法意味着文本将被“肢解”,学到的不是故事情节的起伏,而是各种技巧。从长远来看,学生阅读方式是固定的,当看到小说时,会从这三个要素中完善人物形象或主题,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学鉴赏力,许多教师和学生都知道文章的主题和形象,什么样的描述反映了文章的主题和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爱,也对学生未来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构成隐患。

3.教学评价单一化

小说阅读教学中,文本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立体的,教师只关注人物形象的单一品质,学生无法用真实的情感来理解。目前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和评估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练习本,可以发现,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但在课外阅读练习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以《穷人》为例,在文本中主要写的是渔夫妻子桑娜与渔夫不顾自己家庭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经由该小说的深入解析,能够侧面表现出穷苦人民的善良与淳朴。在《穷人》一课教学中,现有教学评价模式呈现单一化的特點,教师只是依据以往教学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但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仍有一种独特的趋势,对文本分析仅限于“通过动作、语言和表达展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学生没有在阅读小说中探索这一过程,而是直接获得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会遵循这个过程,而是要求结果。

三、小学阶段小说文本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选材特点

小学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每一部作品都有其历史背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创作背景植根于作者的时代生活。与当前学生生活环境相比,学生没有相关经验,仅从小说文本本身获取信息相对有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表达。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个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的故事,由于这一时期与学生生活的时期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教学期间,学生对革命历史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他们很难进入文本的情节,因此,教师应将相关历史背景知识融入教学,基于选材特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2.教师观念

教师对小说的理解涉及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更新教学观念,仍用以前掌握的教学理念来开展小学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具有教学思想陈旧的劣势,尤其是在文本解读备课中,教师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解读文本,并根据学生理解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这不仅会影响小学语文小说文本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小说阅读失去兴趣。

3.学生态度

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兴趣是一个从童话到文学作品的逐渐转化过程,在小学小说教学阶段,学生喜欢阅读小说,也喜欢小说中描述的一些虚无缥缈的内容,但学生喜欢的小说类型大多是爱情小说等,这与他们的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密切相关,这种类型小说满足了学生寻求内心自由和自主发展的需要,但是基于文学角度来说,这种类型小说内容较低,其中严重缺乏文学内涵,学生长期阅读此类小说,无法提升学生对小说内容设计的掌握能力,甚至会诱发学生早恋。

四、基于揭示秘妙训练能力的小学阶段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1.认识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读完一本或多本小说后,必须是一个或多个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留在读者心中,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画笔中的能工巧匠,必须有一个过程来理解角色的图像。在教学中,教师不应盲目追求效率,而应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一步一步地感知和理解文字,通过朗读和提问、探究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从他们的认知角度去走进古典小说。只有避免出现教学“功利化”,才可以改变学生的“快餐式”“割裂式”的不良学习习惯,脚踏实地地静下心来进行小说阅读。一般情况下,小说情节常常需要曲折,好的小说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的情感,读者在进行小说阅读期间,自己的心理情绪会随着小说情节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扭转情节,作者创作了一些情节,如《桥》一课中有信仰党员的抗议、年轻人插队等情节,通过这些内容的融入,能够极大地丰富小说的内容,使故事更加吸引人,还可以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2.感受环境

一般来说,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特定环境中,随着人物形象的逐渐饱满,人物也会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不断成长,由于环境通常都会影响人物的性格、素质和行为,因此,在阅读小说时,要想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的内涵,教师必须不断引导学生进入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从而切实感受人物所处的状态,为学生深入小说世界打下基础。例如,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属西蜀阵营,但为什么在实施计划期间,鲁肃会听从诸葛亮嘱咐向周瑜隐瞒了计划?如果学生未通读小说则无法明白隐瞒的原因,基于此,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前因后果,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加深自己对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的性格把握,只有准确把握几人的性格,才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探究技法

小说创作中有着特定的写作技巧,小学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些新技能的基本技巧。通常情况下,在小说中,作者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特性,除了一般用的正面描写外,还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例如,在《草船借箭》中,通过对周瑜的描写,可以巧妙地在侧面展示诸葛亮非凡的智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草船借箭》中不同人物的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视角看待整篇小说,通过不同视角下的不同人物表现,学生可以理解小说中所涉及的不同观点,在不同观点下进行小说阅读,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4.训练能力

小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在小说阅读期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草船借箭》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改善现有课文的题目,让学生积极寻找到诸葛亮借箭过程中留下的“不足之处”,其中诸葛亮所说的“三天后到江边搬箭”等于告诉周瑜,箭从江上来。比如在《穷人》一课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现有内容进行改编,以创新教材形式。比如《桥》一课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课文中那个小伙子的出现,是否给老汉——党支部书记抹黑了,如果有所抹黑,该怎么改变现有局势。

总之,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思维特点设计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小说阅读教学期间能够爱上小说,逐步成为小说的“专业”读者。目前,由于小说中人文学理论的缺失,学生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根据对观察到的教育情况分析,将教学实践与所提出的策略相结合,在教学期间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设计教学模式,从而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薇《“读”有千变万化  “悟”却情有“读”中——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的策略》,《文渊(小学版)》2019年第7期。

[2] 田蓓《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提高能力——浅谈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文学少年》2019年第15期。

[3] 陈德兵《揭示秘妙训练能力——谈小学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二)》,《小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7期。

[4] 梁旺英《揭示秘妙 训练能力——谈小学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女人坊》2020年第4期。

[5] 苏志华《读写互促,读写共赢——部编教材下小学语文第二阶段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语文课内外》2020年第12期。

[6] 肖志刚《有序训练 提效增能——部编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设计谈》,《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年第9期。

[7] 陈茜《聚焦阅读训练,提升语文素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的“三力”》,《新校园》2020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小说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