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红 甘嘉婷
摘 要:大学新生人际适应不良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提升其适应能力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意。通过对N大学911名新生调查发现,新生在班级和宿舍相处方面适应较好,日常社交、同学相处、异性交往及总体适应水平表现相对较差。性别、户籍及有學生工作经历对人际适应水平影响显著,家庭经济具有一定影响,入学教学、班级氛围具有正向影响。基于此,从学校和专业服务介入两个层面提出提升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际适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6-0095-04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思政工作明确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要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对新环境有一个逐步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能否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对个人成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其重要,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和水平关乎其个人发展方向,也关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厘清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基本状况、发现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迫在眉睫。
当前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大学新生适应表现、成因及提升策略方面展开。首先关于大学新生适应表现。一些学者认为,生活学习环境的转变给大学新生带来人际、专业发展、情绪调节等适应问题[1];由于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学生易形成消极心理体验[2],部分学生在准确理解他人话语、控制情绪方面的能力较弱[3]。其次关于成因。有学者认为,大学新生人际适应受制于学生自我意识太强、学校环境变化、同学间生活背景以及性格差异化等[4],农村生源学生的人际适应水平低于城市[5]。
再次关于提升策略。有学者认为:提升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水平应从个人心理、学习方式、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方面来着手[6];团体心理辅导更有助于提升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水平[7];社会工作学者则提出小组及朋辈群体在大学新生适应工作中具有引领作用,对新生适应问题应以专业视角介入服务[8]。学界对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探讨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学理性基础,然而有关个体因素、家庭特征及学校因素等对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大学新生人际适应基本状况
(一)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本研究以N大学2020级新生为调查对象,在入学四个月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率回收率91.1%。在调查样本中,男生342人(37.54%),理工农类710人(77.94%);有住宿经历438人(48.08%);有各类学生工作经历781人(85.73);非独生子女583人(64%);农业户籍594人(65.2%);父亲最高受教育程度在中学以上的有731人(80.25%);家庭年收入在9.99万及以下的有595人(68.83%);父母关系状况父母关系状况一般及更差的288人(占31.61%)。
(二)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水平
将大学新生人际适应划分为班级适应、日常社交、宿舍相处、同学相处、异性交往和总体适应六个方面,并对各个变量进行五个级别的赋值:班级适应(非常不好=“1”,不太好=“2”,一般=“3”,良好=“4”,非常好=“5”);日常社交(非常不满意=“1”,非常满意=“5”),宿舍相处(完全不可以=“1”,完全可以=“5”),与同学相处时的表现(一定会不自在=“1”,完全不会不自在=“5”);异性交往表现(非常不自信=“1”,非常自信=“5”),能适应和老师相处的模式(完全不符合=“1”,完全符合=“5”);总体适应(完全不适应=“1”,完全适应=“5”)。
1.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总体状况
数据分析发现,大学新生在各维度适应性表现不一。班级适应和宿舍交往维度得分均值分别为4.00和4.26,适应水平较高;日常社交、同学相处、异性交往维度得分均值分别为3.68、3.57、3.55,适应水平一般;师生交往维度均值仅3.05,水平较差;总体适应水平均值为3.76,标准差0.719,表明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总体状况一般,需外在力量介入。
2.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主要困境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困境主要存在于异性交往、求助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首先在总体上人际适应问题较突出。84.96%的新生认为人际适应不良,集中表现为缺乏交往热情、缺知心朋友、缺交流机会;其次是与异性交往不自信,比例为44.57%;再次是缺乏解困途径。56.31%的新生在面临困境时选择家人和故友为求助对象,18.44%的新生以新同学和辅导员为对象,进行心理咨询的为1.54%,另有23.71%的新生不知道向谁求助。由此可见,入学前的既有人际网络仍是求助主要途径,新人际网络支持有限。
二、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一)变量选择
将影响新生人际适应的因素分为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层面。在个人方面选取性别(男=“1”,女=“2”)、户籍状态(农业=“1”,非农=“2”)、是否独生子女(是=“1”,否=“2”)、是否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是=“1”,否=“2”)、是否有学生工作经历(是=“1”,否=“2”)等变量进行分析;在家庭方面选用父母关系状况(离异/丧偶=“1”,不好=“2”,一般=“3”,很好=“4”)、父亲受教育程度(无=“0”,小学=“1”,中学=“2”,本科及以上=“3”)、家庭收入(0-4.99万=“1”,5-9.99万=“2”,10-19.99万=“3”,20-49.99万=“4”,50万及以上=“5”)进行分析。学校方面以新生入学教育(完全没作用=“1”,非常有作用=“5”)、课外活动设置(非常不合理=“1”,非常合理=“5”)和班级氛围(非常不好=“1”,非常好=“5”)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如下:
1. 性别、生源地和学生工作经历对新生人际适应水平影响显著
由表2可见,“户籍状态”系数为0.059,sig值为0.01;“是否有学生工作经历”的系数为0.068,sig值为0.000;“性別”因素的系数为-0.178,sig值为0.000。表明生源地和学生工作经历对新生人际适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农业户籍新生比非农户籍的人际适应能力更强,有学生工作经历比无学生工作经历的人际适应能力更强;性别在新生人际适应中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男生人际适应强于女生。农村户籍的新生大多为非独生子女,在成长中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沟通能力相对较强,在人际适应能力上可能会比城市户籍的新生更胜一筹。同样地,有学生工作经历的新生在日常完成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与不同工作对象合作交流,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性别因素上,男生与女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别,在处理人际关系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化。女生的心思相比男生更为细腻,思考问题更为全面,这使得女生在人际交往时常常比男生更加谨慎。
2. 家庭收入水平对新生人际适应水平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由表2可见,家庭收入水平系数为0.124,sig值为0.000,说明家庭收入对新生人际适应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家庭收入较高的新生人际适应比收入较低的新生更好。究其缘由,家庭收入较高的新生比家庭收入较低的新生在生活费的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新生人际交往活动中,资金多少直接影响新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交活动中,这也成为新生能否适应大学人际交往影响因素之一。相比而言,父母关系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影响较小,不存在显著影响。
3. 课外活动设置、新生入学教育及班级氛围对新生人际适应水平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由表2可见,“课外活动设置”系数为0.036,sig值为0.039;“入学教育”的系数为0.220,sig值为0.000,“班级氛围”系数为0.265,sig值为0.000,说明这三个因素对新生人际适应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首先,课外活动是新生参与人际活动的主要途径,多彩的课外活动设置能够为有不同兴趣爱好的新生留下充分的选择空间,也能调动新生参与的积极性并更易于交友;其次,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入学教育对新生行为习惯调整具有引导意义;再者,营造一个宽容和谐、有凝聚力和亲和力的班级学习氛围,能消除陌生新环境生活带来的不适和紧张。以班级为载体能帮助新生更快提升个人人际适应能力,从而在大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总体而言,大学新生适应水平主要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学校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个体特征层面,性别、生源以及学生工作经历对人际适应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在家庭特征层面,家庭收入状况较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社交活动的主动性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人际适应水平;在学校因素上,高校的课外活动设置、入学教育以及班级氛围等具有显著影响。上述影响因素的明确,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学生个体以及高校在提升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水平的重要性,发现新生在新环境下人际适应的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实困境以及其现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思考调节人际适应不良的介入路径。
三、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水平的提升路径
提升大学新生人际适应能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尽管短期难以直接改变诸如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等韧性因素,但通过社会环境系统的完善推进学生个体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进而提升其人际适应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一)完善高校入学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正扎实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助力大学生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高校在设置入学教育课程时,应更加侧重于对本学院、本专业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新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就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新生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适当职业规划,也能帮助新生及时发现是否适合本专业,以便做好调整准备,避免日后学习过程中突然发现所学的内容与想象中存在较大差异而产生迷茫。
(二)丰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
学校可在入学教育中鼓励新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种社团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自主发展能力并更好实现自我。学校可采取实践学分认定的方式,在开学季举行社团招新吸引新生参与,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集体活动,发掘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群体,为新生提供良好的交往环境。
总之,新生人际适应不良影响因素最根本的动力还是在于个人,新生应通过自身努力积极适应大学人际生活,找到感兴趣的组织并组建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以获得各种社会支持。
(三)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影响着新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而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对班级氛围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入学初期学校应对辅导员进行相应培训,辅导员应对新生入学可能存在的人际适应问题及解决措施做好指导教育。开学后,辅导员要积极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如班级篮球赛、班级出游等团建活动,让新生尽快熟悉自己的班级成员。加强同班同学间的互动,促进新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凡此种种,皆有助于新生新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
(四)开展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开展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需求评估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工可通过海报宣传、班级通知、线上召集等方式让新生了解到,他们能够通过借助社工的帮助来解决自己不适应大学人际交往生活的问题。开展以小组为形式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工在前期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招募小组成员,设计小组工作介入的服务方案并开展以提升适应能力为核心的小组活动,帮助新生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利用社工链接资源的优势,帮助新生寻获各种社会支持,为新生的社会网络组建提出建议,帮助不适应的新生尽快适应新生活。
参考文献:
[1] 朱凌云,李健. 大学新生适应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4):416-421.
[2] 段素梅,秦红霞,沈树周. 大学新生适应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02):125-128.
[3] 温雪娇. 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4] 夏从辉.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
[5] 李瑾.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团体干预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6] 章炜.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6.
[7] 宋建容,郭薇. 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应用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181-182.
[8] 张新奎,王卫. 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适应能力的作用研究[J]. 学理论,2010(34):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