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林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实践表明,“双减”是治标,提质增效是固本。要实现治标与固本的协调统一,就必须强化主体责任,优化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转化科研成果,活化作业设计,细化课后服务。这是不少地方的成功经验。
但是,毋庸讳言,“双减”落地落实,任重道远。无论多么科学、先进的策略、措施和方法,最终还是要靠教师来实行、运用和落实。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队伍就是这些策略、措施和方法。“双减”落地落实的根本之策,就是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正因为如此,《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对于教育特别是当前的“双减”而言,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显得尤为重要。
高素质,意味着我们能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看待教育活动的根本性与基础性,能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高度把握教育活动的全局性与整体性,能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接受更高质量教育需要的高度审视教育工作的前瞻性与艰巨性。有了这样的高素质,我们才能想干事。
专业化,意味著我们能用专业的精神投入教育的实践,能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教育的课题,能用专业的路径提升教育的效益,能用专业的要求规范教育的行为,能用专业的服务赢得教育的声誉,能用专业的标准评价教育的成果。有了这样的专业化,我们才能干成事。
创新型,意味着我们能用新的思维看待教育进程中的新问题,能用新的方法解决教育发展中的新矛盾,能用新的措施应对教育改革中的新挑战,能用新的策略破除教育现实中的新难点,能用新的路径消弭教育活动中的新困惑。有了这样的创新型,我们才能干能事。
那么,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我想不外乎两个方面:使新进教师和现有教师符合“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要求。从新进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吸引优秀学生来报考师范院校,吸引优秀人才来报考教师岗位。这涉及师范教育改革与人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从长计议。而要使现有教师符合“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师制宜地做好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或许是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当务之急。我们要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使教师培训真正解决教师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