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stim 低频电刺激配合综合吞咽手法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7-09 08:43杨丹徐帆张敬媛颜智程洪伟杜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洼田咽部功能障碍

杨丹 徐帆 张敬媛 颜智 程洪伟 杜飞

进入21世纪后,脑卒中的吞咽功能障碍已成为其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37.7%~68.9%[1]。患者往往由于吞咽问题出现呛咳、哽噎、坠积性肺炎和肺部炎症,吞咽继发窒息死亡也偶有发生。这种功能障碍的不良影响会引起患者心理上的变化,甚至会发生脑卒中后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或疾病[2]。大连港医院言语吞咽治疗科在临床上对患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两组患者分别进行Vitalstim低频电刺激治疗配合综合吞咽手法训练和常规综合吞咽训练,并观察两种治疗策略对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12 月大连港医院康复中心的住院治疗的64 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严格参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定义的诊断标准[3]。吞咽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则严格参照日本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标准[4]。纳入标准:①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 检测确认脑卒中[5];②无认知障碍和听理解障碍;③患者本人及家属认可并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法。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无法配合;②重度认知障碍;③其他原发病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如脑外伤,占位等);④经过吞咽造影检查,排除食管期吞咽障碍;⑤排除脑干损伤后球麻痹麻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 例。实验组男25 例,女7 例;年龄36~84 岁。对照组男19 例,女13 例;年龄41~8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取Vitalstim 低频电刺激配合综合吞咽手法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综合吞咽手法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均保证2 次/d 的吞咽手法训练,每周坚持训练6 d,4 周后进行中期评定。

1.2.1 综合吞咽手法训练 ①冰刺激:利用冰棒或冰棉签接触刺激患者口腔内部及舌面,帮助患者恢复口腔感觉。②肌肉训练:反复练习张口、闭口、伸舌、缩舌等动作,增强口腔期相关肌肉力量[6]。③用力吞咽法:嘱患者吞咽时,舌根用力后缩并努力挤压下咽,使食团完整下咽。④间接进食训练[7]:嘱患者取30°仰卧位,并使头颈部保持向前屈曲,进食过程中以少量多次为原则,进行不同形状食物的进食。

1.2.2 咽部Vitalstim 低频电刺激 利用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仪Vitalstim(美国)对患者的咽喉部进局部低频电刺激疗法[8],将仪器的电极片分别放置于患者喉部喉结中线两侧,保证电极贴下缘置于患者甲状软骨切迹的正上方,将仪器刺激参数调制设置为双向方波,700 ms 波宽,输出强度调制为0~15 mA,电刺激与口咽综合训练同时进行,治疗30 min/次,每日上下午各治疗1 次[9]。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情况、治疗效果。①利用洼田饮水试验方法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分级判断。洼田饮水试验[10]:正常:Ⅰ级,患者5 s 内1 次喝完30 ml 清水,无噎呛。可疑:患者5 s 以上喝完30 ml清水,无噎呛;Ⅱ级,患者分2次以上喝完30 ml清水,无噎呛。异常:Ⅲ级,患者可以1 次喝完30 ml清水,但出现噎呛;Ⅳ级:患者可以分2 次以上喝完30 ml 清水,并且伴有噎呛;Ⅴ级:患者常常被呛住,难以全部喝完30 ml 清水。②治疗效果判定标准[11]:治愈:患者已无吞咽困难的症状,饮水试验评定Ⅰ级;显效:患者的吞咽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结果提升2 个级别;有效:患者的吞咽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饮水试验结果提升1 个级别;无效:患者吞咽过程困难无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估结果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情况比较(n)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大多是因为大脑中的皮质脑干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继而出现延髓神经核和周围神经受损[12,13]。康复过程中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既得益于大脑中受损的神经细胞的重塑,同时也依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和代偿机制[14-16]。本研究中的口咽综合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了口腔期感觉神经递质的传导,继而增强吞咽功能反射的敏感性[17,18]。有相关研究表明吞咽功能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脑组织对吞咽功能的修复、促进反馈通路的修复,改善患者吞咽功能[19]。同时通过对患者口咽部肌肉的局部的电刺激,提高咽部周围神经的兴奋性及相关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调动和增强咽部肌肉在吞咽时的控制力[20],使患者顺利完成吞咽动作。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无论是口腔综合吞咽手法训练还是咽部Vitalstim低频电刺激,都是通过刺激吞咽相关的感觉通络,提高脑皮质的高兴奋性,改善大脑神经对口咽部肌肉神经支配的协调性,然而具体是哪种方法的效果更好,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Vitalstim低频电刺激联合综合吞咽手法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明显,且操作方法简单,适合临床的使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洼田咽部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被金液处死会发生什么?
咽部催吐配合辨证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