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鹏,朱婷婷,王惠娥,高 攀,苏 政,赵 博,蒋烈戈*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科学研究所),新疆 额敏 834601;2.新疆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5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额敏 834609)
据资料记载,197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从国外引入6头法国夏洛莱牛,与本地的哈萨克牛进行杂交,经过40多年闭锁选育和风土驯化,已逐渐形成一类毛色为白色牛群(有别与哈萨克牛黄色、黑色和花色),我们称之为新疆夏洛莱牛,其主要分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5团、161团,其具有放牧性能好、抗逆性、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多汁、鲜美适口等优良特性。由于过去对牛的品种改良和品种区划计划不周,致使新疆夏洛莱数量减少,外加塔额垦区饲养管理以春、夏、秋放牧为主,深秋和冬季舍饲为主,使得新疆夏洛莱的生产性能较法国夏洛莱的生产性能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体格偏小,产肉量低。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牛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意识的提升,加速了对地方牛群的开发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好优质品种牛的优良特性,改良自身缺陷,人们采用了导入外血,2018年黄嵘峥[1]报道采用导入外血的方式引进了夏洛莱牛精液对牛群进行人工授精,并逐步完善饲养管理条件。目前新疆夏洛莱数量在新疆塔额垦区已接近2万只。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新疆夏洛莱,通过对新疆夏洛莱体尺和体重的测定和分析,给新疆夏洛莱的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基础,推进新疆夏洛莱牛对哈萨克牛群体选育效果,我们对新疆夏洛莱后代体尺指数进行跟踪测量,现将其体尺指数与之前报道的做一比较分析,有望摸清新疆夏洛莱生长性能,且为新疆夏洛莱新类群的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数据来自2018—2021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5团5连、8连和金旭养殖合作社养殖的新疆夏洛莱牛群。此次采集的数据以健康母牛为主。共测定牛只567头,测定的指标有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五项数据。
测量要求:禁食12 h以上的空腹体重,牛站立在平坦的地面上。站立时,从后面看后腿掩盖前腿,侧看左腿掩盖右腿,四腿两行分别在一条直线上,头自然伸直,后头骨与鬐甲在一个水平面上。
体重:用1 000 kg地磅称量,获取牛的实际重量。体高:用测杖测量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体斜长:用测杖测量从肩胛前缘至尻尖的距离。胸围:用卷尺测量肩胛后缘围体躯的周径,松紧度以能插入食指和中指为准。管围:用卷尺测量左前肢胫部上1、3处(最细处)周长。
说明:西门塔尔牛与哈萨克牛杂交后代数据来源于2007年王深深的报道[2],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的杂交后代和哈萨克牛数据来源于2010年张建光的报道[3]。
数据均采用excel(2019)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新疆夏洛莱567头,年龄分布在0.5~10岁,不同年龄段牛只数量见表1。
表 1 新疆夏洛莱母牛不同年龄段分布情况
通过多年的收集数据,并对数据归纳整理。由表2可见,新疆夏洛莱体重、体高、体尺、管围、胸围指标均呈增长趋势。3周岁内,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体重能达到最大体重的83%,体高、体长达最高值的95%,管围达到94%。4周岁之后体高、体长和管围生长速度减缓,体重和胸围还有上升空间,意味着新疆夏洛莱母牛4周岁生产母牛达到最佳状态。6周岁体高可达125.14 cm,体长155.48 cm,管围20.07 cm。且出生后6个月体重234.74 kg,胸围142.13 cm。7周岁体重可到622.67 kg,胸围199.79 cm。以各年龄段体重进行不同组间多重比较。
表2 新疆夏洛莱母牛不同年龄段体尺、体重比较
根据现有数据与报道数据(表3)比较可以看出,新疆夏洛莱、哈牛、褐杂和西杂牛从出生数据比较分析,新疆夏洛莱从体高、体长、胸围、体重、管围等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牛群。从出生到3周岁,新疆夏洛莱的胸围和体重遥遥领先于其他杂种牛和哈萨克牛。6月龄数据可以看出,新疆夏洛莱和西杂牛增长速度优于褐杂牛和哈萨克牛,但新疆夏洛莱的胸围和体重均高于西杂牛。生长到3周岁时,新疆夏洛莱胸围和体重优势更加明显,体重达到503.41 kg和胸围达到183.20 cm。
表3 新疆夏洛莱、褐杂牛、西杂牛和哈萨克牛体重、体尺比较
参考国家公布的夏洛来种牛“(GB 19374—2003)”作为参考标准,以及查阅的哈萨克牛的体尺信息,统一以3岁为成年,将检测的3岁牛体重体尺指标与这两个品种公布的数据进行比较,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新疆夏洛莱的体尺、体重指数明显优于哈萨克牛,但劣于夏洛莱牛。
表4 成年夏洛莱牛、哈萨克牛和新疆夏洛莱牛体尺、体重比较
品种是影响反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体尺、体重指标差异表明,在大背景环境相同的条件下,针对地方品种个体的某些性状进行杂交繁育和品种选育,必须要有科学的杂交育种计划,注重性状和品种的组合,才能大大提高杂交优势利用率。Harriet Bunning等报道[2]不同品种间杂种优势表现为中等至高,范围为9.95、4.53%、19.53、3.62%;同种品种间杂种优势表现为不明显。闫向民,张建光等[4-5]报道培育后的新疆褐牛在体尺、体重指标、屠宰性状、体型等均优于哈萨克牛。王深深等[3]报道西门塔尔牛与哈萨克牛杂交后代体重、体尺等指标均优于哈萨克牛。这些结果均表明,杂种优势对提高哈萨克牛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体尺和体重性状方面。L.A.Kuehn等[6]报道品种组成的知识在牛生产的多个方面都很有用,对于分析目前正在世界各地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结果也很关键。除了安格斯和红安格斯以外,对所有品种使用任何一种估计方法时,基于标记的品种组成估计的准确率为89%(平均为79%),这是基于系谱的平均品种组成的估计。当这两个品种组合成一个集合的安格斯组时,准确率提高到大约88%。刘守木等报道[7]哈萨克牛作为地方品种具有培育高产品种和利用杂交优势的良好原始畜种。本试验中研究发现,新疆夏洛莱的从出生到成年,胸围、体重显著高于西杂牛、褐杂牛和哈萨克牛。新疆夏洛莱是以哈萨克牛为母本,夏洛莱牛为父本经过多年培育出的肉牛品种,资料表明选择合适的品种均可提高地方牛的生产性能,并且科学的育种计划更有助于达到预期效果。
肉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是判定体型外貌的量化指标,是肉牛遗传选育中最为重要的表型性状,也与产肉等经济性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性状的测定也是基层育种工作者最易进行的操作。通过对新疆夏洛莱肉牛体重体尺性状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肉牛体型性状特征,为新疆夏洛莱今后选育、鉴定、评价工作确定应关注的主要性状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5团新疆夏洛莱与哈萨克牛、西杂牛、褐杂牛群间体尺、体重指标的评价分析发现,导入夏洛莱外血培育后的新疆夏洛莱体尺、体重等指标均优于哈萨克牛、西杂牛、褐杂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属于大陆半干旱气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与法国处于相同纬度区域,年平均降水在260~460 mm,平均为320 mm,降水多集中在冬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生产重要基地之一,第九师的165团、161团从20世纪70年代引入夏洛莱牛,运用开放式育种的方式,对当地哈萨克牛进行杂交改良,在塔额垦区形成了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速度快、抗逆性强、对疾病抵抗能力强的肉牛新类群。通过对新疆夏洛莱肉牛体重体尺性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夏洛莱牛已基本适应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的气候环境及饲养管理方式,并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的特色畜牧养殖产业,也为开展自主肉牛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