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璐瑢
网络自制类综艺节目是一种新兴的综艺节目形态,与传统综艺节目不同,学术界和业界对于网络综艺有不同叫法,一部分学者称之为“网络自制类综艺”,一部分学者称之为“纯网综艺”,本文主要选用的是第一种称谓。
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文艺作品时需要秉承高度的文化自觉,但是由于对商业价值的过度追逐以及泛娱乐化背景下网络自制类综艺的价值缺失,网络综艺节目制作者的文化自觉意识曾一度淡薄,他们更加关注节目的点击率以及是否符合网民的审美。这些关注点在短期内确实可以为制作方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低级趣味与文化泡沫使这类网络自制类综艺终归是浮光掠影。文艺与文化从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领域,相反,文艺创作理应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展现民族灵魂和反映人民心声的过程。因此,网络自制类综艺节目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化自信的实质和源头就是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凝聚了诸多方面的文化软实力,更是以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丰富的精神构筑起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近年推出的许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如《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树立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民族之底蕴,展现传统文化之精华,好评如潮。这些节目将民族之魂进行了创造性重塑和创新性发展,在树立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成功树立了典范。
在娱乐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综艺自制类节目也难免被裹挟而行,呈现泛娱乐化倾向。泛娱乐化主要体现在制作节目理念浮躁,收视率至上,娱乐至上,金钱至上。这种不良倾向导致不少网络自制类综艺节目的制作者摒弃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惜采用低级庸俗的方式制作毫无营养的感官娱乐,与新时代中国文艺弘扬文化自信的前进方向背道而驰。例如爱奇艺2021年9月上映的恋爱推理真人秀节目《机智的恋爱》,因为剧本痕迹过重,后期刻意剪辑素人嘉宾的狗血三角恋和争吵环节,哗众取宠,使这档节目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给观众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为了让网络自制类综艺节目价值提升,杜绝“娱乐至死”现象,净化娱乐市场,网络自制类综艺有必要提振文化引领。
媒介是将文艺节目内容与受众连结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命运和社会经济密切相关,而在传媒领域的市场化博弈中,媒体的价值观越来越重要。所谓的“媒体价值观”强调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价值观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基于媒介的角色担当和社会责任,网络自制类综艺有必要弘扬文化自信,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呈现给观众更多喜闻乐见与文化内涵兼备的文艺作品。
提高网络自制类综艺节目的文化质量。2021年是网综市场由大众化向圈层过渡并且垂直深入发展的一年,尽管各大网络平台都在不断创新,却仍然面临综艺市场受众流失的困境。热播综艺主要聚集在选秀、推理、语言、情感等几大领域,相比之下,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却不多见,充分说明了网络自制类综艺在文化领域仍然有比较大的潜力和挖掘空间。爱奇艺自制的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洛阳》于2021年9月上线,延续了上一季《登场了!敦煌》的热度,在每周三爱奇艺会员独播时该节目热度都会达到一个高潮,近一个月的网络热度如图1所示。
图1:《登场了!洛阳》爱奇艺网站开播一个月的网络热度统计图
《登场了!洛阳》以爱奇艺平台青春化的视角聚焦千年古都洛阳,通过构建双重空间呈现了古城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关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网络平台弘扬文化自信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这种节目类型的出现不仅填补了网络综艺的类型空白,也有利于提高网络自制类综艺节目的整体质量。
提升观众的国民素质和文化修养。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众对于文化软实力认同感的强弱关系到国家弘扬文化自信的难易程度。“登场了”系列把视线放到有千年历史的敦煌和洛阳,将潮流化的综艺方式与权威讲解相结合,让观众跟随节目在探索过程中逐渐了解地域文化的全貌,这有利于提升观众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认同度。例如《登场了!洛阳》第一期的探秘主题是揭示“洛阳为什么有‘最早的中国’之称”,节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教授为主持人汪涵和观众们解读,许宏教授解释物件何尊上的“中国”指的是“洛阳盆地”,并提出文化自信之始来源于“二里头”,在这里引用了《礼记·礼运》中的“讲信和睦”方便汪涵和观众们理解。“讲信和睦”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讲究和睦,这便是我们中华优秀文化流传至今的精华所在。“登场了”系列通过年轻化的呈现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切实感受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深刻认识其重要作用,从而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和文化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唤醒文化记忆和凝聚民族共同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离不开受众的力量。受众对民族文化抱有坚定信心和深刻理解是建立在对民族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登场了”系列运用了诸多叙事手段和视听技巧,很好地唤醒了受众的文化记忆与民族共同意识,从而在树立文化自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例如在《登场了!洛阳》中,通过嘉宾探索体验考古挖掘的工作和聚焦考古人精神的过程,观众了解了耙土、铲土、刮面等考古环节,真实感受到了二里头考古队三代人的坚持,对河洛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有利于唤醒观众对考古的文化记忆,凝聚民族共同意识,让观众了解河洛文化不为人知的一面,唤醒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记忆,植根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和“魂”。
“登场了”系列以独特的人文历史视角在众多同质化与垂直化发展的网络自制类综艺中成功突出重围。
通过地域视角关注传统文化。“登场了”系列多方位展现和挖掘了依托于地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登场了!敦煌》主要展现敦煌文化,致敬丝路文明。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也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而《登场了!洛阳》主要展现洛阳文化,致敬河洛文明。洛阳地处中原大省河南,被称为“华夏第一王都”。二者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域,自身蕴藏着许多文化底蕴,还有待人们去深度探索。
首先,“登场了”系列通过地域视角丰富题材内容。纵观国内讲述敦煌文化和洛阳文化的综艺节目,数量寥寥无几,与敦煌有关的大多是一些舞台剧和演出,例如《丝路花雨》《又见敦煌》等,而与洛阳有关的大多是以洛阳为其中某一期节目的拍摄地来发掘当地的一些人文习俗,例如《奔跑吧》第三季的首个拍摄地就是洛阳。“登场了”系列则是把这些蕴藏着丰富历史和人文精神的古城作为节目十二期的中心拍摄主题,从一个地域的不同方面切入,利用年轻化的表达为地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通过网络平台的灵活性让年轻一代的网民关注到古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潜移默化地弘扬文化自信。
其次,地域关注历史突出了地域本身的差异化特色。地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历史又使地域文化形成了区域内共同的文化传统,从而使得地域具有了独一无二的魅力。“登场了”系列通过地域关注历史,打破了之前节目将有悠久历史的地域作为一个拍摄地或者舞台场景的局限。这不仅突出了节目传播价值的差异化,而且彰显了我国地域的差异化。地域的差异化丰富了综艺节目的类型,为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而文化节目又是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的最佳手段。
最后,“登场了”系列通过地域视角构建受众认同,满足受众的参与需求,从而弘扬文化自信。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主动的,应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登场了”系列满足了家乡是洛阳或敦煌的受众心理,节目对该地域的受众人群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因为民族自豪感而关注自己家乡的独特传统文化,观看节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身在异乡的思乡之情。
通过经典与流行的碰撞彰显文化自信。“登场了”系列虽然关注节目的历史厚度,从经典出发,立足敦煌文化和洛阳文化的丰富底蕴,但是并没有用枯燥叙述的方式进行表现,而是站在年轻人的视角,在节目中加入流行元素,通过经典与流行的碰撞彰显文化自信。
首先,节目利用趣味讲解的方式来解读经典文化。无论是《登场了!敦煌》还是《登场了!洛阳》,节目中都加入了宠物解读的元素。宠物不仅为厚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增加了趣味性和生机感,而且宠物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地域和节目的特色。例如《登场了!洛阳》第一期节目,开场就介绍了伴随十期节目的两个可爱宠物,一只猫叫“中”,一只鹦鹉取名为“噫”。这两个名字寓意都来源于河南当地的高频率方言,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宠物的出镜对河南方言进行了一个简单生动的了解,起到了耳濡目染的效果。《登场了!敦煌》中的宠物为两只骆驼,它们的名字为“登登”和“墩墩”。骆驼是丝路和大漠的代表,极具敦煌的地方特色,宠物的名字也与节目名称有关。不仅宠物名称上极具地方文化的特色,宠物也被设置到节目内容中,成为文化探索的一部分,真正做到了经典与流行的融合。《登场了!洛阳》第六期探寻武皇传奇,节目开端有一只神秘箭被射入神都书院,上面携带一张纸条“奉旨借鹦鹉一用”,随后引出《资治通鉴》上的一出典故。嘉宾分析得知,武则天借他们的宠物鹦鹉想再现当时政通人和的一个画面,由此引出了本期的探索任务“神都营救”,在解救鹦鹉的同时探索武则天时期的历史人文秘密。节目利用趣味解读与真人秀的探秘模式鲜活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提升了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
根据节目定位和受众心理,节目不仅选择加入宠物元素的趣味解读,还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话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例如《登场了!洛阳》第一期节目中利用“中国最早的中央商务区‘贵族的商圈’”等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形容二里头,年轻化的语言风格给节目增加了趣味性和吸引力,在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受众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与高度自信。
其次,流行音乐元素的加入让依托地域的经典文化焕发生机。《登场了!敦煌》第六期节目提到莫高窟的民俗谚语时,谢可寅用当下流行的RAP方式加以诠释:“一横一划字数九,九字成诗装成一篓,从冬至开始算,走了81天后,春风拂面吹绿了柳。”RAP与敦煌民俗的结合成功实现了经典与流行的碰撞,契合了时代的选择,让文化自信的理念深入人心。
最后,“登场了”系列综艺通过开发节目的衍生文创来引发文化认同感。《登场了!洛阳》每期节目都推出节目同款考古盲盒,盲盒是现代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潮玩形式,它的出现成功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同时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为超级文化IP的开发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节目推出的同款考古盲盒中有大量与洛阳考古文化相关的稀有文物,如琥珀童子骑羊像、泥塑人面像、唐代彩绘乐俑等。盲盒的款式也分为珍宝版与传世版,盲盒中文物的稀有程度不等,增加了观众购买的悬疑元素,与节目探秘的形式不谋而合,真正通过衍生文创实现了经典与流行的碰撞,让受众把传统文化带回家。
此外,节目还与洛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文创品牌博礼文创官方平台合力打造了全国首家现场沉浸考古体验店,复原考古现场,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探秘千年前的洛阳,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对洛阳古城文化和洛阳历史文明的了解与自信。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也是民族复兴的精神脊梁。《登场了!洛阳》通过经典与流行的碰撞,不仅向受众宣传了悠久的洛阳文化,更重要的是激发出中国人民的历史荣辱观和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价值观,这正是节目创办的初心所在。
通过形式的创新展现文化自信。“登场了”系列利用真人秀和纪录片结合的拍摄手法,通过形式的创新展现文化自信。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目中纪录、探索以及还原三者结合的全景式展现。节目记录了嘉宾体验该地域文化的全过程,但每期会为艺人设置文化探索任务,增加节目的综艺感。“全景式探索”是“登场了”系列的核心亮点,节目每期会将嘉宾的行程分成几条线路,带着嘉宾们的无限疑惑与期待前往洛阳或敦煌,利用探秘形式解读前世今生,既具有时代性,又在历史的深邃中破解了文化密码。例如《登场了!洛阳》第九期探访洛阳本地的辉煌文风,设置了两条探索路线,一是去西泰山探访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二是去白园探访白园的“大唐气象”。嘉宾选择路线后,节目利用穿越特效直接转场进入探索之路,这种创新的形式设置具有时尚性、生动性与沉浸性。探索环节伴随着专家的解读,有利于观众“走”近洛阳,领略魏晋引领风骚者的足迹。探索只是了解文化、走近文化的一个过程,“登场了”系列还设置了还原呈现,嘉宾需要在探索和寻找的基础上用潮流化的方式还原文明。例如,《登场了!敦煌》中用表演的方式还原唐朝婚礼,用舞蹈的样态演绎敦煌壁画。树立文化自信必须要学习和致敬传统文化,这种全景式的呈现方式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学习,提供了一个代入感极强的视角,在逼真的视听体验中感悟,做到了对当代人的文化传播与价值引领。
此外,节目采用了室内外联动的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登场了”系列打破室内演播室的局限,打造了室外别样的文化节目空间,为节目增加了延展性。室内外联动的形式有利于让观众从多个维度去解读敦煌和洛阳的文化密码,同时延展了敦煌和洛阳沧桑与深厚的人文历史。空间的转变缓解了观众的视觉审美疲劳,更容易有沉浸感和体验感。例如《登场了!洛阳》第一期去室内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室外的二里头遗址探索,达到了室内外的有效联动,突出了节目制作“上下而求索”的理念,全方位建立了与洛阳文化相关的历史情境,将洛阳这颗文化种子种在了观众心里。
“登场了”系列通过探索与还原的方式走近以地域为视角的传统文化,呼应了节目创作的核心——以文化唤醒的方式,让该地域厚重的历史文化重新登场,展现它曾经的辉煌。在当今社会,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进而树立文化自信已成为文化强国道路上的一个重大命题。“登场了”系列在弘扬文化自信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做到了厚重的人文性与年轻化之间的平衡,充分体现了网络自制类综艺对于质量和品质的追求。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之下,综艺节目将进行深度挖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为己任,创作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