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王茜茜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中医科·浙江 温州 325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是老年人群常见病,主要症状有上腹胀、早饱、餐后不适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西医治疗老年PDS以抑制胃酸和促进胃动力药物为主,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总体疗效欠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2]。药膳属中医食疗范畴,也是中医的特色疗法,遵循中医辨证施膳的原则,临床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进行药膳调理,可改善患者症状,总体效果较好[3]。本研究探讨了健脾消食粥联合胃动力药治疗老年PDS的疗效。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PDS老年患者(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61~72岁,平均(66.05±7.18)岁;病程10~25个月,平均(16.36±3.09)月。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60~75岁,平均(67.10±7.21)岁;病程11~24个月,平均(17.57±3.12)月。2 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2015年制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PDS诊断标准;2)年龄60~75岁;3)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者;2)伴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原发性功能障碍者;3)入组前4周内服用相关治疗药物者;4)既往腹部手术史者;5)沟通有障碍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1719,批号14201018593),餐前30 min口服,每次5 mg,每天3次。观察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同对照组,同期接受健脾消食粥治疗,药膳方组成:茯苓15 g、山药20 g、谷芽15 g、陈皮15 g、粳米50 g;制法:将茯苓、山药、谷芽、陈皮磨成粉,与粳米同煮,消食粥趁热服食,每日2次。疗程:2 组连续治疗4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5]拟定。临床症状消失,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95%为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70%≤疗效指数<95%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30%≤疗效指数<70%为好转;临床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30%为无效。
2.3 观察指标 1)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依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5]拟定, 采用4级(0~Ⅲ 级)评分法,将临床症状(餐后饱胀、上腹隐痛、早饱、嗳气、胃纳减少)按照无症状、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分别对应计分为0、2、4、6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2)生活质量评分:参照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6-7]评定,包括干扰、控制、饮食、睡眠打扰4个领域,共25个条目,各条目原始分相加为S,各条目最小得分总和为M,R为总得分的最大范围,NDLQI=100-(S-M)/R×100;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1 2 组PDS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 组PDS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2 组PDS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NDLQI评分比较分)
老年PDS是一种常见的非器质性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患病率高达 45% 以上[8],临床常见餐后饱胀不适、早饱、纳食减少、嗳气、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9-10]。研究认为,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退化,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胃肠动力障碍是引起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11]。西医临床对老年PDS患者主要给予改善胃肠动力、抑制胃酸过度分泌等对症支持治疗。本文所用的莫沙必利为临床治疗PDS的常用药,是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兴奋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增强胃肠道动力,促进胃排空[12],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应用。
老年PDS在中医学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正如《伤寒论》记载“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中医学认为,PDS多因外邪犯胃、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所引发,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职,其病位虽在胃,但与脾关系最为密切,脾胃虚弱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机。《素问·调经论》中有云:“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饮食不节、劳逸失当、外感诸邪、内伤七情多因素共同作用,致脾胃虚弱,胃失和降,中焦运化失职,则水化为湿,谷停为滞,湿阻、食积、气滞等相因为病,导致本病发生。此病以脾虚为本,气滞、食积、痰湿等邪实为标,治疗应以健脾和胃、利水渗湿、行气消滞为主。药膳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特色食疗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及养生延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所用药膳粥组成中,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的作用;谷芽甘,平,归脾胃经,快脾开胃、消食化积,促消化而不伤胃气;山药滋补脾胃;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芳香醒脾,补而不腻;粳米甘平,归脾、胃经,功效为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本草经疏》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几味配伍紧扣病机,共奏健脾和中、渗湿祛痰、行气化滞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茯苓主要组分有三萜类、多糖类、甾体类等,具调节胃肠功能、抗肠道炎症、调节肠道微生态、消除胃肠水肿、改善胃肠屏障功能等作用[13-14];山药含有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皂苷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保护胃黏膜,增强小肠吸收功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改善消化功能,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15-16];陈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干燥成熟之果皮,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胺胺类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其水提液可促进胃液分泌,对离体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促进胃排空和肠推进作用[17-18]。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减少,NDLQI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表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药膳健脾消食粥能提高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