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蕾 刘帅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敷贴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70例确诊的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进行膝关节中药敷贴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口服痹祺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临床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显著低于治療前(P<0.05),组间比较(P<0.05);2组治疗后膝关节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贴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疗效较好。
关键词:冬病夏治;中药敷贴;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6-0092-0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多发和比较难治的一种骨关节病。在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20%,膝关节的发病率占该病发病率的78.5%[1]。膝关节局部充血、水肿或黏连,以及长期的久行久立,关节姿势不正确,出现一系列的疼痛、麻木、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广泛用于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在缓解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具有一定优势。笔者自2020年6月—2021年10月通过对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夏季进行中药敷贴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来自上海市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20年6月—2021年10月之间就诊的患者,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在28~72岁,平均年龄在(49.56±11.40)岁;病程最短者3月,最长者5 a,病程平均年限(24.57±17.13)a。其中单侧膝关节18例、双侧膝关节17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3例,女22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龄在(51.63±13.27)岁,病程最短者6月,最长者5 a,病程平均年限(26.57±16.22)a;其中单侧膝关节16例、双侧膝关节1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2]者。(2)中医辨证属阳虚寒凝型者。(3)符合知情同意原则。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3)对受试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痹祺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观察组采用本科中药复方以杜仲、川牛膝、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五加皮、海桐皮、当归、红花、肉桂、威灵仙各等中药为主,将此中药研制成粉末[3],以高粱酒调匀成糊状,摊于塑料薄膜上,摊药厚度一般不超过0.3 cm(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敷贴于患者疼痛的膝关节部位(膝眼,鹤顶,阿是穴等),用胶布固定,敷药治疗时间为3~4 h,1周两次,以7次为1疗程,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评定标准。包括:肢体关节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舌淡,苔白,脉沉细缓。分值0~6分,分值随症状加重而增加。(2)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值随疼痛程度加重而增加。(3)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观察膝关节肢体功能及疗效评估,包括:评分满分为100分,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关节稳定性1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功能越好[5]。
1.6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少≥80%;有效: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且<80%;无效: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无变化减少<3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88.6%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
2.2 2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P<0.05)。
2.4 2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 见表3。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行走功能、肢体活动度、肢体肌力、肢体屈曲畸形、肢体稳定性评分及总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P<0.05)。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范畴,亦称骨刺。“痹者,痹阻不通”是指人体某部位经络阻滞、营卫凝涩、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僵硬甚至活动受限等生理机能紊乱和病理变化[6],疼痛是“骨痹”最主要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肝肾亏虚等有着密切关系,其发病是以肾气亏虚为本,风、寒、湿三邪入络为标。而外寒邪入侵膝关节,留滞不去,导致经络受阻,脏腑气机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继发关节僵硬、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畏寒、肢冷,遇寒加重,得热则缓,等症状。中药敷贴疗法作为冬病夏治的一种方法,即选用一些药物在特定的夏季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敷贴,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冬病”的目的。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疗法[7]。因属于体外给药故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不适,极少的损伤脾胃之弊,是更为安全、方便、迅速、毒副作用少的给药方法。中药敷贴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将其有效成分透入皮肤经毛孔、汗腺渗透,过穴位,入腠理,驱病邪,通经络,调脏腑,治其外而通其内,从而刺激神经末梢,产生活血、止痛、化瘀的作用,并通过药物的归经作用而调理机体阴阳平衡,促进局部血液微循环,达到扶正固本、改善膝关节活动[8],从根本上,针对膝关节骨质增生病机特点而发挥穴位及经络的治疗效用,在夏季利用三伏气候炎热时机,敷以辛温、驱邪、通经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冬季膝关节疼痛的发生。中药关节贴敷主要由:杜仲、川牛膝、透骨草、桂枝、桑枝、伸筋草、木瓜、艾叶、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五加皮、海桐皮、当归、红花、肉桂、威灵仙各等份中药研制成粉末而成,其中以桂枝、肉桂、杜仲、川牛膝温通血脉、补肾强筋骨为君药;红花、当归、乳香、没药、生川草乌、威灵仙、木瓜、伸筋草、透骨草等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臣药。诸药配伍能祛风散寒,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滋补肝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肉桂中以桂皮醛为主其作用为解热、镇痛及通血脉的作用[9]。川乌草乌中含乌总碱有抑制炎症作用及镇痛作用[10]。牛膝总皂苷也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骨吸收同时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11]。杜仲总黄酮可以促进骨钙素、骨保护mRNA和护骨素蛋白的表达,从而调节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12]。红花、当归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及抗炎作用。威灵仙能显著抑制纸片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生长,具有抗炎镇痛和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敷贴中采用大量温阳通络、补肾强骨之中草药,以达到疏通局部经络及温阳袪寒,从而起到镇痛消炎止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贴敷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和改善局部关节疼痛,间接减少膝关节周围肌梭的兴奋性,使痉挛的肌肉筋膜得到有效缓解,减少患者关节僵硬和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节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9.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387-388.
[3]张颖,刘雪晴,伍彩霞,等.中药熏蒸治疗骨痹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06,6(4):27.
[4]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
[5]HSS评分:1976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提出的一个总分为100分的评分系统.
[6]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81-490.
[7]王华萍,刘芳兰,郭士强,等.中药熏蒸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3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1):20-21.
[8]宋凤宝.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120例[J].山西中医,2011,27(12):17-18.
[9]刘浩.中药桂枝与肉桂的成分及药理作用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98):19398-19399.
[10]袁晓航.中药川乌与草乌的鉴别比较及药理活性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9(18):137-138.
[11]田硕,苗明三.牛膝的化学、药理及应用特点探讨[J].中医学报,2014,29(195):1186-1188.
[12]张帅,李煦照.杜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0):56-61.
(收稿日期: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