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与历史教学的融合探析

2022-07-07 21:54赵化瑞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古诗文历史教学融合

赵化瑞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古诗文财富,其中一些诗文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辅助,古诗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的原则和策略入手,探讨古诗文与历史教学的融合,以期对提升历史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古诗文;历史教学;融合

诗文是人类历史发展在文学领域的体现,“诗文不仅涵盖个人遭际和家国情怀的抒发,也间接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如杜甫之诗作即被誉为‘诗史’”[1]。通过诗文,可以折射历史图景,反映社会生活,因为史与诗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的古诗文与之有机结合,落实以诗证史的教学手段。

一、古诗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的原则

诗文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但它不等于历史,以诗证史需要谨慎运用,可秉持以下原则。

(一)诗文具备时代性

中国古代文学最发达处即诗歌,从春秋时期的《诗经》算起,我国古代诗歌文化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诗经》之后,楚辞、汉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数百年。可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代表性的诗歌体裁。历史教师在采用以诗证史教学法时,要注意诗歌的时代性,尽量不要用一个时代的诗歌来证另一个时代的历史,比如有些教师采用宋人写的词来讲述唐朝的历史,虽然用后来的诗歌讲述前朝历史并不违背史料运用的原则,但是这样容易让学生有一种时空错觉。因此比较合适的做法是用同时代的诗文最好是当时流传下来的诗文来印证历史,这样不仅使学生易于进入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还体现了一手史料的独特价值。

(二)诗文具备史料价值

从史料的定义来看,一切过去的资料都可算史料,因此所有的诗文都是史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文都具备史料价值,史料价值指的是“史料作为史学研究中介物所发挥的桥梁作用,作为信息和载体的属性上和作为中介物的功用上。”可见,所谓史料价值,是要体现史料作为历史研究载体所体现的价值,从本文角度而言,就是诗文作为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古诗文千千万,将其运用于历史教学中首先要从历史教科书入手,教师在反复备课的基础上,思考何处可以运用诗文,如何运用诗文。再来搜寻相关时代的诗歌,将其有机融入历史教学中。

(三)诗歌具备通俗性

在每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古诗文,如2019年全国Ⅰ卷第26题,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2020年全国Ⅲ卷第26题:“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2021年全国甲卷有:“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乱。”不难看出,这些古文比较通俗易懂,没有生僻字,难解字,学生一看便知其含义。这指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采用以诗证史教学方法时,选择的诗歌要通俗易懂,不应有生僻字出现。

(四)诗歌具备常见性

高中生的诗歌积累应有百首以上,中国各朝各代多有他们学习过或熟悉的诗歌,这些诗歌一旦出现在历史课堂上,立刻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被一种熟悉感所吸引,从熟悉的诗歌开始,他们更有意愿思考接下来的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呈现常见的诗歌有助于推进历史教学,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以诗证史应以历史为出发点,不一定都能寻找到学生熟悉的诗歌,因此此项原则有则锦上添花,无也不伤大局。

(五)解析具备历史性

无论如何贯彻以诗证史的教学方法,历史课显然不等同于文学课,讲诗歌不能进入诗歌鉴赏课的窠臼,在历史课上用语文教师的教法来教授诗歌,笔者就曾犯过此类错误,幸好教研员及时点拨,此后才避免犯同类错误。在历史课堂上,诗歌是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工具,诗歌作为史料因其虚构性、夸张性,有其局限性,因此教师在解析诗歌时,要注意剔除诗歌中主观方面的内容,注重解析诗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人物活动,通过学习诗歌让学生感同身受地去体悟历史。

二、古诗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借助古诗文创设历史课堂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需要创设以生为本的学习情境。 以《中外历史纲要》的课堂学习为例,首先要正确理解课程设计中的历史事实、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坚持历史认知的“多维度建构”。其次要坚持从大到小的主题式教学,围绕主题,确定教学主线。 再次是围绕核心史事,讲好历史故事。基于以上三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节课均应通过创设具有线索性功能的历史情境来展开教学内容,通过故事引领设问。

为学生创设更为真实的历史情境,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引入历史人物自己的诗作是一个较为直观有效的方法。 因为这些诗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看作该人物当时真实心境的反映。 在执教《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时,教师首先朗诵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片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以此来形容自己虽然年迈,但仍然怀有雄心壮志。 可在引入此诗句后,设问:“曹操一生有何心志呢?他又开创了怎样的伟业?他所开创的事业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有怎样的影响?”以此为魏晋时期历史的学习创设一个既真实又有吸引力的课堂情境。

(二)巧用教材中的诗文

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和认识历史,依靠的是史料,其中大多数是文献史料,古诗文作为中国古文思想的结晶,具备特殊的史料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擅于利用古诗文来印证历史,尤其是运用教材中已有的诗文,因为这些诗文是编者千挑万选出来的,极其契合教学内容,对它们视而不见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六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这一课第一目主要讲隋朝的盛世局面及衰亡,在历史纵横中有皮日休的一首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教师在对这一目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围绕这首诗展开。首先提问“此河指什么”,学生通过初中知识回答出指京杭大运河。接着教师呈现隋朝大运河修建所费人力、物力相关史料,结合教材内容,问道:“隋炀帝时,隋朝为何有能力开展如此浩大的工程?”学生通过教材文本的阅读,可以回答出因为在隋文帝时期,国力昌盛,为隋炀帝的统治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教师补充道:“的确如此,因此唐人也不禁感慨道:‘(隋代)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2]诗句中说道‘尽道隋亡为此河’,果真如此吗?大运河的修建对隋朝及今后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通过观察大运河示意图,思考后不难答出: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促进了中国古代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隋朝的灭亡并不能归罪于大运河。正因为大运河修建的巨大作用,因此诗句中有“共禹论功不较多”。通过诗句的“若无水殿龙舟事”,可知隋朝的灭亡与隋炀帝的好大喜功,奢靡腐化,享乐至上有关。

教师以教材中的诗文为中心,通过層层设问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到了隋朝兴盛的表现,还认识到了隋朝灭亡的原因。

(三)叩问诗歌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个人经历与时代风貌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诗歌能够反映社会现实,透过诗歌我们能够了解当时的时代风貌。尤其如杜甫,他的很多诗直接反映了时代风貌,是分析史事的重要依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课除了涉及隋朝兴亡,还论及唐朝的兴亡,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为“安史之乱”,教师很有必要对“安史之乱”的“乱”进行讲解,正因其乱,才致使唐朝由盛转衰。为此教师可通过杜甫的《石壕吏》这首学生非常熟悉的诗歌为资料,来分析相关史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呈现诗文后,教师提问: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社会乱象。从诗文可以看出,此时的唐朝衙役胡乱抓人,成年男子都被抓去服兵役,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动乱不安。结合史学知识,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造成这种乱象的根源是“安史之乱”,从此之后,唐王朝再也不复社会繁荣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局面,而是从此由盛转衰,国家兵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从对《石壕吏》的文本解读,可以看出诗歌可以形象地反映社会风貌,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以诗证史”是近些年来历史教学的新趋向,它不仅是对新高考古文阅读能力要求的回应,同时践行了“文史不分家”的古训,更重要的是此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揭示时代风貌,反映社会现实,是落实历史教学本质要求的重要举措。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日常要多研读古诗文,时刻思考所研读的古诗文与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思索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古诗文。

参考文献:

[1]马阐果.高中历史教学中“以诗证史”教学法的应用及反思[J].历史教学问题,2018(6).

[2]吴兢.贞观政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1:3.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学科融合视阈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JJB1320041)研究成果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古诗文历史教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