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产业学院是实施产教融合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国家对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还未出台规范性指导文件,本文根据“广东新安职业教育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中的《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指南》编制情况入手,对产业学院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施路径探索
國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中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的推进有多种形式,产业学院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目前,产业学院成为学术界和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尤其是政策上,还未出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规范性指导文件。产业学院是什么、怎么建设,产业学院建设标准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待探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一、产业学院建设的支持政策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8〕40号)指出“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出台支持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措施,根据行业产业需求整合相关学科专业,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产业学院”。2020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正式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明方向。根据以上文件内容,有点是纲领性文件,有的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而针对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国家还没有具体的建设规范性文件。
二、产业学院的定义
什么是产业学院,据邓泽民、李欣的《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基本内涵及界定要求探究》中提到,产业学院的基本内涵有“六大说”:基地说、学院说、实体说、模式说、机构说、平台说、组织说等。笔者认为,产业学院是一种模式。
2021年,我校“广东新安职业教育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获得《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立项,笔者带头制订了《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指南》,并为产业学院进行界定:产业学院为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一种产教融合模式。这个界定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是单方面说明了产教融合共同培养人,没有将“产业”融合到定义中。
经过梳理,结合国家以及省文件,产业学院的定义:为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专业(群),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一种产教融合模式。
三、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问题
经过笔者的了解,学校在建设产业学院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产业学院的参与企业遴选问题
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产业学院的主体一般也是学校和企业,但这个企业一般不能是小型企业,必须是对产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这样才符合产业学院的建设要求。总之,产业学院一定要遴选头部企业,或者区域经济贡献度大的企业,或者为产业提供人才培养需求的企业。
(二)产业学院的各种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联系程度来看,产业学院的合作模式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
1.紧密型合作模式
紧密型合作模式一般是合作方以资金或资产入股,建立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是产业学院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进行全面的合作。包含招生、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建,关键能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来支撑教学,用企业的方式来培养人,进一步与企业共生共长。
2.松散型合作模式
由于参与各方没有资产纽带,产业学院属于宽松性建设,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属于松散型合作模式。松散型合作模式主要有设置企业校区,双方实施人才共育、共建打造平台等多种形式,这里主要分析一下企业校企和人才共育两种形式。
(1)设置企业校区。这要求合作企业提供相当数量的具有专业优势、为学生提升技术能力的实习岗位;给予学生"同工同酬"的待遇;为学生提供理实一体,以实践为主的工作环境。学生主要在企业校区进行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
(2)人才共育。主要体现在“七共同”:一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共同设计、建设课程内容,三是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四是共同建设师资队伍,五是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六是共同招生,开展学生订单培养,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横向课题技术服务)。
(三)建设存在的问题
1.混合所有制存在的问题
公办高职院校的混合所有制问题。混合所有制对公办学校存在一定的掣肘。主要涉及到政府、学校等国有资产层面。目前大部分地区对混合所有制持观望态度。据了解,目前有山东、江西等省对“混合所有制”出台了政策支持。主要的问题:一是政府层面,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改革,政府希望引进企业资源,但企业资源进入高职院校后形成新的模式,政府担心失去对所属高职院校的掌控力。二是高职院校的国有资产核算问题。混改后,学校参与部分资产怎么核算,学校的财政拨款是否受到影响等一些列问题,导致学校空有积极性,而无实质性的合作。三是企业方面积极性也不高,目前政府对企业在产教融合政策保障上面还未完全支持,企业更注重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效益并不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样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民办院校的混合所有制问题。民办院校虽然不受国有资产的限制,体制机制较为灵活,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牌效应。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民办院校无论是在体量、规模、名气上面都不能与公办院校抗衡,导致极少头部企业深度参与民办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
2.松散型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参与的不够全面。因为松散,对企业而言,没有相关的机制进行约束,虽然设置了业校区或者在“协议中”规定了“七共同”,但是企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很难兼顾人才培养。
四、产业学院实施路径探索
1.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和优化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太多的文件支持,政府对企业参与产业学院还没有到政策层面,建议政府积极推进相关文件的指定,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积极的支持,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深化内涵建设,奠定产业学院合作基础。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是双赢的局面,学校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可以有效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品牌能力,企业在产业学院上才会更有积极性。
3.深化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探索。产业学院之所以是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因为其创新了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增强了学校办学的活力。产业学院应充分利用其作为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优势,进一步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在体制机制上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刘曾汗(1981—),男,汉族,湖北公安人,本科,任职于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教学建设与管理。
项目名称: 广东新安职业教育服务标准化试点(序号78);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国标委发[2021] 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