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雅楠 曹 晨
宫颈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每年新增病例高达13~15万,约占全球的1/3~1/4,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主要疾病之一[1-2]。宫颈癌根治术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切除配合淋巴结清扫,能有效缓解病情,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0%,是临床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法[3-4]。但因宫颈癌根治术的广泛性及创伤性,可造成患者盆腔自主神经受损,引发膀胱功能紊乱或障碍,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排尿困难等症状[5]。临床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提出以Kegel运动为主的膀胱功能锻炼策略,通过训练可改善相关肌群肌力与协调性,促进功能恢复,但其疗效有限、恢复进程缓慢。本研究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护理,探究其对膀胱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纳入标准:符合宫颈癌临床诊断标准,且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根治性手术治疗指征,首次手术患者,且术程顺利;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术前无泌尿系统功能性疾病;对研究采用措施耐受;认知沟通能力良好,能配合开展临床护理;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并发症;伴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既往有盆腔手术史;术后病情恶化等原因退出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0.45±3.58)岁;病理类型:鳞癌28例,腺癌12例;临床分期:Ⅰ期21例,Ⅱ期19例;手术时间(3.25±0.43)h。观察组平均年龄(51.02±3.28)岁;病理类型:鳞癌30例,腺癌10例;临床分期:Ⅰ期19例,Ⅱ期21例;手术时间(3.40±0.34)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护理。
1.2.1临床护理准备 护理干预前对研究所涉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培训形式为现场演示操作;培训内容包括电刺激治疗仪及骶神经电刺激操作,热敷袋制备及热敷操作等。培训教师引导护士观察电刺激治疗仪,说明刺激频率、脉冲调节方法,治疗处方选择,结合人体模型演示骶神经电刺激治疗操作,明确操作注意事项;现场演示通利尿热敷包制备、热敷操作步骤,说明热敷操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培训完成后,指导参训护士现场练习护理操作,培训教师现场监督并指正,直至护士完全掌握操作要点,且符合统一规范,时间3课时。
1.2.2骶神经833Hz刺激疗法 术后第3d采用TZ-CH188型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仪对患者进行骶神经833Hz刺激疗法,引导患者取仰卧位,用医用酒精擦拭患者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部、膀胱区周围皮肤,以实现清洁、脱脂,1min后取治疗仪规格为5cm×5cm的电极片2个,分别粘贴于上述两个部位,可实现对骶2~3神经根区、膀胱区的覆盖,启动治疗仪,设定治疗频率为833Hz,并根据患者感受调节刺激强度,以满足患者足趾、肛门产生可耐受的收缩感为宜,每次40min,两部位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连续干预2周。
1.2.3促排尿热敷护理 术后第1d采用促排尿护理。(1)制备促排尿热敷袋:取吴茱萸100g、碎末状艾叶50g、粗盐100g,将其混合均匀后装入大小为12cm×12cm的双层布袋中,制备促排尿热敷袋,以备用。(2)促排尿热敷护理:护理人员播放“呼啦啦”流水声作为促排尿护理环境音,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耻骨上膀胱区。护理人员取热敷袋放入微波炉内加热2~3min,热敷袋温度达到55℃后,在患者耻骨上膀胱区铺设干净毛巾,将热敷袋在该区域实施重复性滚动热敷操作,时间8~10min;指导患者调节体位为俯卧位暴露骶尾部,按上述相同操作对患者骶尾部实施热敷,时间为8min,热敷结束后对该部位实施旋转按揉2~3min;每天1次,每周5天,连续干预2周,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热敷部位感受,避免高温烫伤,热敷结束后做好保温护理。
(1) 排尿情况:术后排尿情况包括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100 ml时间、最大尿流率。自主排尿时间:查询患者拔出尿管时间、拔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两时间间隔即为自主排尿时间;拔尿管后指导患者饮水,并在患者排尿后通过超声测量残余尿量,记录膀胱残余尿量<100 ml时间点,计算其与拔出尿管时间间隔[6];最大尿流率是尿流率计描拔尿管后尿流率数值曲线的峰值[7]。(2)膀胱功能障碍:包括尿潴留、尿频尿急、尿不净、压力尿失禁等,护理干预2周后,计算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8-9]。
表1 两组干预后排尿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比较
膀胱功能障碍是宫颈癌根治术后高发性并发症,患者术后尿失禁、尿潴留发生率高达33%。唐玲玲等[10]、谭春梅等[11]研究显示,膀胱功能障碍是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易诱发负性情绪,危及患者身心健康。临床针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提出系列护理措施,能促进自主排尿,但缓解尿频、尿不净症状效果一般,故仍需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100 ml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最大尿流率为(20.23±2.18)ml/s大于对照组(16.48±2.44)ml/s(P<0.05);观察组干预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护理人员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骶神经833Hz刺激疗法,先后对患者骶神经、膀胱区实施833Hz的电脉冲刺激;骶段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包含了丰富的感觉、运动神经纤维,部分神经纤维涉及膀胱排尿支配,电刺激治疗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有正向促进作用,为新轴突联系形成创造了适宜微环境,便于传输神经营养因子,确保膀胱、尿道感受器所产生的信息,经神经纤维传递能达到靶器官,以促进膀胱收缩、排空,增大膀胱内压,有助于改善术后排尿状况,促进功能恢复[12]。护理人员针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促排尿热敷护理,其中吴茱萸有散寒止痛、行气利尿功效,艾叶有温经散寒作用,采用吴茱萸、艾叶制成的热敷袋对患者骶尾部实施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水肿,有助于提升骶髓内排尿神经兴奋度,强化逼尿肌收缩作用,而通过对膀胱区的热敷作用,可缓解膀胱痉挛,改善术后排尿困难,进而促进膀胱功能恢复[13]。
综上所述,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护理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术后自主排尿,减少残余尿量、增大尿流率,以减少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