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究

2022-07-06 23:46杨星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杨星星

摘要:新课程推崇的是全面的教育、全员的教育,对于数学学科而言,需要确保整个数学教育流程能够切实地将新课程数学教育理念融入进去,继而架构更加理想的数学教育教学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提升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引言

数学作业,既是夯实学科基础的重要手段,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锻炼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渠道。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功利性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一线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常常以无差别化的“题海战术”为主,作业形式单一、内容乏善可陈、缺乏层次感和针对性。这类作业不仅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更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继而在过量、过难的作业中丧失学科热情和学习信心。正因如此,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有效优化学科作业质量,做到“控量减负、提质增效”,帮助学生从机械化、无效化的重复性作业中摆脱出来,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变化

不少数学教师,特别是刚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以课标为主,甚至照搬照套教材习题、练习册习题,而未能将教学要点融入作业,也未能将作业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相结合。这种“循规蹈矩”的作业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完成教材中的基本习题,但不利于锻炼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也就是说,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灵活性有待加强。

(二)作业数量多、难度大

迫于升学压力,不少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了题海战术,企图通过大量重复的练习题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这种练习方式往往收效甚微,且易造成学生机械式答题,分析、思考不足,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些教师还引入远超课标要求的训练习题,甚至将初中阶段的数学习题引入小学课堂,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布置分组交互作业

数学作业多数是以独自完成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时候也可以以分组交互的方式来进行,在这样的交互活动中,学生数学作业参与意识会得到激发,进入小组共同探讨中,由此使作业质量可以不断提升。比如,在学习数学因数和倍数知识的时候,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不同小组设定不同的任务,教师会给出很多数字,如让一个小组找出36的因数,一个小组找出36的倍数,然后兩个小组分别呈现对应的结果。两个小组可以相互指正对方小组是否存在错误的情况,然后得出36是哪些数相乘而得的。依靠这样的交互,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数字,在这样分组交互作业中学会取长补短,最后结合学生相互指正、相互探讨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归结,由此在数学作业开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呈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状态。当然,这样的作业最好在学校开展,并控制作业时间,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分组交互作业的效能。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交互作业往往是学生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教师要合理安排,控制好交互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确保学生有对应交互的条件,并且可以在实际交互中使作业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二)设定生活化的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要懂得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确保数学作业展现出生活化的特点。依靠这样的关联,小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数学作业的价值,并且正确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三角形事物,然后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结,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三角形的概念进行界定。如某学生选择的是交通标识中的三角形,有学生选择的是七巧板,并且对这些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归结,提出自己的观点。依靠这样的探究实践性作业,学生可以在学习三角形知识之前就对三角形的特点形成一定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再去开展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更快地进入知识体验格局,数学学习质量也会不断提升。在布置生活化作业的时候,可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最好可以让家长简单介入其中,让学生在良好的亲子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技能,以使学生有更强的数学感知,继而以正确的视角去看待数学学科的价值。

(三)发散思维,强调作业的开放性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教师倾向于布置一些形式单调、解法单一的单向式作业。这不仅容易让学生陷入思维定势与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不足的困境,还有碍于其发散思维与多向思考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为有效转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多向发散型的开放题,引导学生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思中,学会抓住数学本质,懂得灵活变通,突破思维惯性,进而形成多维度思考的横纵联想能力,以达到强化发散思维、拓宽思考广度、提升解题能力的目的。

(四)深化素养,提高作业的探究性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探究性的数学问题的引导下,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及思考模式对知识展开探索,从而深化数学素养的一类作业。在以“学生为本位”的“双减”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实证精神与理性思维,在日常的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引导小学生充分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思考能力,探究、发现规律,解决数学问题,培养探究素养与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诉求,合理地设定分组交互作业、分层作业、趣味作业和生活化作业,使作业能够更好地发挥知识巩固、技能进步、素质发展的效能。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此过程中要懂得在作业设计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理念,优化作业设计思路,继而进入更加理想的数学作业教学格局。

参考文献:

[1]朱艳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一例[J].湖南教育(D版),2021(11):34-35.

[2]赵娜娜.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J].甘肃教育研究,2021(3):69-71.

[3]郑璟.“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教育界,2021(45):14-16.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