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

2022-07-06 13:09魏际英
当代体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双创应用型

魏际英

“双创”是我国在2015年提出来的教育战略思想,其意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该政策的提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为我国许多的高等学校教学提供了一个改革的基本方向,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许多的基础学科和选修课程都有一定的用途和发挥空间,所以在这次“双创”改革上并没有遇到多少困难,然而在体育方面的教育却有所不同,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性,让当下体育在双创改革教育的背景下难以适应社会导向,推行“双创”教育改革时遇到了不少困难。面对这些教育难题,我国的体育院校必须秉持“双创”改革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培養应用型人才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导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竞争力,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在构建“双创”课程体系时,要着重学生们的创业精神、创业热情、创业技能的培养;搭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利用好校外的实训平台,强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们创造创业基地,结合相关的创业教育资源,完善创业教育的一体化;利用互“互联网+”完善“双创”教育过程,增添创业评价体系。本文将会根据体育教学在“双创”背景下的要求、现状、问题等多方面的角度去分析,总结出一套较为可行的教育改革方略。

在2019年,国务院以及党中央对我国的“双创”教育改革提出了相关要求,有关部门同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将“双创”教育改革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教育无论进行怎样的创新改革,始终都是以教育人才为目的,“双创”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其目的便是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只有这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这一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所有公民奋斗的目标,而体育教育绝对算得上是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所以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院校必须要借助“双创”的教育改革之风,抓紧对体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体育型人才的需求,但培养体育教育型人才绝不仅仅是体育院校的责任,社会中各行各业都要尽自己所能,协助体育院校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从学校到社会共同搭建体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 “双创”教育的本质和起源

1.1 “双创”教育的本质

就目前而言,在“双创”教育改革推行一段时间后,仍有一部分人不明白“双创”教育的本质,甚至一些人还是体育教师是“双创”教育改革的实行者,他们对双创教育改革的认知只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然而事实上“双创”可以从两个方面上去解释,一个在政策方面上,“双创”教育改革是由经费、场地、人员、机构等体系组建成的有机整体,是政府出台教育改革政策的具现化;二是从理论层面上,“双创”教育改革是从教育上,强调培养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将人才的培养更倾向于创新方面的精神培养上,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将会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学生的“教育护照”,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心理品质、创业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所以高校在实行“双创”教育改革时,要秉持让学生在校学习、校外实践的教学理念,快速培养出学生的适应能力。

1.2 “双创”教育的起源

“双创”教育改革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那时人们第一次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时隔30年后,联合国通过了“世界创意与创新日”决议,将创业创新升华为全球性的议题。我国“双创”教育改革可以以1998年的“创业计划大赛”为标志,算起来这种改革教育在我国也已实行了20多年,从起始的“创业教育”上升到“创新创业教育”,到最后升华为了“双创”教育改革。目前我国“双创”教育改革越来越成熟,自2020年,我国的“双创”教育改革便已经着重自主学习、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课堂教学、结合实践等一系列体系改革,要求在关键环节、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全方位的方面地推进具有双创能力的人才培养。

2 “双创”教育对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1 从学科属性角度方面的要求

长久以来,我国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都是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基本定位和目标,也基本符合体育学科具有的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然而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同学校有着自己的理解,于是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对体育方面的人才教育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然而在当下“双创”教育改革政策的领导下,确立了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念,体育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落实适应体育发展以及从事体育工作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从能力提升、意识培养、实践锻炼等多个角度支撑人才培养,把课程体系、培养机制、实践体系、培养方案,向着系统性、整体性规划,通过提高体育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减轻学生们的就业压力。

2.2 以行业发展角度方面的要求

如今我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机遇,各行各业都有着发展的潜能,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不小的挑战,大学生想要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不仅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知识,还要具备创业和创新能力。而想让体育行业适应未来发展,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是必然趋势,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情况下,以往的“复合型”“精英式”的教育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创业能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2014年,我国在体育行业方面的投入便达到了4,000亿元,预计在2025年将会达到惊人的50,000亿元,国家对体育行业的高额投入,说明我国对体育行业十分重视,体育院校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一方面是顺应国家对人才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体育行业朝着高质量的道路发展。

3 “双创”背景中体育院校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层面不高

在体育院校进行双创教育改革当中,许多院校中的体育教师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不高,从而导致“双创”教育改革缺乏时效性以及系统性,把教育改革当成教学任务流于形式,没有把“双创”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真正融入到教学当中。由此可见,体育院校对“双创”教育的重视度也不高,甚至某些体育院校根本没有将“双创”教学系统融入到教学模式当中,只做一两次相关活动便敷衍了事,不仅缺乏教育实质更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纸上谈兵”将枯燥的理论以讲座的形式,为全体学生授课,让实践与理论完全分开,消磨学生的创业、创新热情。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改革的初衷,对学生的教育仍停留在以前的传统“功利性”的教育上,草率地为学生拟定就业方向和目标,不仅无法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体育应用型人才,还可能埋没一些真正有天赋的学生,影响学生的前程。766FAABA-4B23-4C78-9E39-1E03A1C6DA17

3.2 “双创”教学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想要将“双创”教育改革融入到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必须对课程体系加以改变,既不能缺乏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还要体现出创新教育培养的延续性,当前的诸多体育院校大部分课程仍旧以“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两方面为主,从双创教育改革的目的而言,这样做并没有错,但以往的教学内容无法与现在的时代相融合,在教育拓展与实践衔接这两部分方面十分欠缺,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体系。再加上没有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导致双创教育改革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实效性不够,同时也无法继续完善“双创”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更无法明确教育价值。从理论上来说,双创教育改革实际上是一项带有系统性的工程,从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要保持一致,还要在教育改革的生态环境上做到全方位的发展,包括实业创新基地、课程、师资力量、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3.3 创业基地建设还比较滞后

地区的体育院校还没有成熟的实训基地,在“双创”教育改革中很难完成创业实训这一部分,你有一小部分体育院校能够为学生们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帮助学生们完成创业指导。但从整体的环境来说,我国的体育院校普及这种创业实训基地的进展是十分缓慢的,你缺乏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也无法根据体育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展开创业,大部分创业实训的进行只是根据普通学生按专业进行的创业实训,与体育专业毫无关系。另外“双创”教育实训的设施服务不全,也是创业基地建设滞后的表现之一,各环节之间没有及时的沟通与协调,导致教育改革效率低下。对于这些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得不到好的創业实训指导,会让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创业创新方向产生迷茫,降低学生的发展潜力以及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4 完善体育院校“双创”教育改革的有效方略

4.1 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建立,该体系的建立,能够从两方面促进“双创”教育的改革。第一,“互联网+”技术是当前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在“双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用最新的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本身便可以为学生做好创新实践的带头作用,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互通联动等便利,方便学生掌握创业规律,加快“双创”教育改革的进程和质量;第二,应用“互联网+”实现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便利,还可以起到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让我国体育院校在双创教育改革中成功的案例凸显出来,加速“双创”教育改革的标准化进程,从而让教师明白“双创”教育的本质,规范教育改革的行为,同时也能让体育院校重视起“双创”教育。

4.2 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双创”教育改革是一种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形式和理念,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而为了双创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教育改革的特点,学生受教育主要表现在两点上,分别是“获得什么能力”以及“能做什么”。针对这两点便可以制定合理的创业课程体系,首先,是学生意识层面上的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动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合理的理论课程进行教育,可选的教材也多种多样,如《创业人生》《创业基础》《创业学》《就业指导》等;其次是专业类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并与理论课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拓体育专业的新视野,可选的教材或教育课程可根据《艺术管理与法规》《俱乐部团操指导课程》《俱乐部管理与运营》等带有专业技能的课程;最后是创新实践教学以及教育网络课程,通过企业内部或创业实训平台与互联网相结合,为学生打开思维框架,探索未知的新领域。

4.3 搭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创业基地

实践永远都是教育成果的测验标准,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准确看出教育改革的成果,而搭建创业基地既可以实现实践教育,又可以为学生们创造自主创业的环境。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课内课外”,实现课程的主要改革,加大实践课程在教育中的占比,课外实践包括体育赛事的服务、排练、展演、采风等;其二是“校内校外”,校内方面主要由在这一模式搭建实践训练平台,做到以赛促创、以赛代训,极大程度上激发出大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大学生们的创业精神,校外方面可以多动员社会中的力量,例如企业、政府或是其他公益组织,增强各个机构之间在双创教育方面的联系性,把体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教育高效化,同时也可以组建一个大型的创业平台,为体育学生搭建良好的创业基地。

5 结语

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行“双创”教育改革理念势在必行,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方面,其目的是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双创能力的体育应用型人才,实现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保证我国体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目前我国对体育的双创教育改革十分重视,然而在实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但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创业基地环境、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双创教育现代化改革,为国家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体育应用型人才,促进我国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工作实践与思考[J].金德水.中国科技产业.2018(01)

[2]浙大的创新创业氛围[J].张奇志,余靖静.瞭望.2017(45)

[3]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探索——以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为例[J].揭上锋,邵亢邑,李康喜.中国轻工教育.2017(05)

[4]以“IBE”为特色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践[J].林伟连,吴伟.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

[5]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难点·突破点[J].王洪才,刘隽颖.中国高等教育.2017(Z2)

[6]2017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生态蓝皮书[J].杭州科技.2017(03)

[7]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王石,田洪芳.职教通讯.2017(05)

[8]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浙江大学为例[J].孙大雁.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01)

(作者单位:中国陕西省西安火箭军工程大学)766FAABA-4B23-4C78-9E39-1E03A1C6DA17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双创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体育院校特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