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琴
摘 要:教师在大单元视角下的思政实际教学中力图实现使学生、教材、教学的三维交叉点更融合的目的,就要从设计精准层递、聚核活动主线,体验精准深入、满足活动需求,场域精准通融、追寻活动价值等三个方面聚焦于学生学、知、行的精准合一,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行为的常态化。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意识;活动链;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19/22-0051-04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提出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推进”的活动要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中也提出了“一体化设计”的课程理念,这是“大单元”主题教育的必然结果。要求以核心素养为背景,提炼单元主题,结合多样课程,纵横双向运用多种活动模式,从而使学生的道德行为落地。
但是,在日常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却与之相差甚远。日常学习中,是以“課”为教学单位的,导行活动是以“课”为时间段的,实践的拓展延续是断层的,是以“学科”为单位的。这样的独立状态,对于学生道德意识、法治意识的增强以及道德法治行为的落地是难以落实的,更难以扎根的。为此,需要教师从学生“要什么”,教材“有什么”,学习“到哪里”等,精准紧扣主线,形成连接点。在“大单元”意识下,多维度地设计、学习、体验,形成活动链,从而精准推进思政的导行行为,通达知行合一。
一、达意:“大单元”设计精准层递,把握“三个维度”,聚核活动主线
单元作业的设计必然要求聚焦于单元的目标和核心,在此基础上整合各课时的内容,形成一个层递性的设计,从三个维度上把握好内容,从而立足学生的“问题”,精准聚焦于活动的主线。以三下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为例。
(一)明确的指向性,道德素养的践行
指向意味着学生做什么,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学生,“按图索骥”是他们学习的第一步。“我在这里长大”承接了低年级“共生共在”的思考,转向于“共享共有”的思考,引导学生能够拥有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视野、承担社会责任的思维。
立足单元教材内容,分析学情,让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从而带领学生走进自己成长的地方,去发现未曾关注的美好。
(二)深度的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许是专注的,但是往往在课堂之外采取的行为形式还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作为社会人、家乡人,学生该有的主人翁意识还是需要在实践中引领和提升。
借助分层化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发展需求,从而在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中获得感受、体验,从而达到行的指导。
(三)浓厚的生活性,回归意识的耕植
《课标》中提出了“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趋同于大单元的教学。基于儿童生活需要的课堂才能够走进学生的课堂,尊重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
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地方特色,让学生能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真切的体验,学生才会沉下心来学和做。
二、知情:“大单元”体验精准深入,形成“三维立体”,满足活动需求
《课标》中明确指出,活动的目的是以“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就是说活动性、体验性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既要满足个体的发展需要,也要注重整体的思想导行。以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为例。
(一)单向体验,梯度化推进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累积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的点滴感知,鼓励他们破解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才能让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而努力。
学生的自我发展从初级的梳理到最后的尝试,是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也是他们从表象到深入的过程,让他们能够爱玩、会玩。
(二)双重体验,探秘型共享
每一次的活动,学生的体验都是多样、多向、多层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是多次的体验,从失败到成功;可以是多向的,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很多的游戏都是在创意中有了不一样的趣味,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创意玩法呢?请你试着给你的创意游戏写个说明书吧。
学生的说明书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在同伴的尝试中反复修改不明确的地方,让说明更清楚。
(三)团队体验,多向式碰撞
团队活动考验的是学生的合作力和竞争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力,在这样的思考之下,让学生适应团队生活,解决团队生活中的一系列的问题。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从家人、同学的口中知道了那么多有趣又好玩的游戏,你们是否想要玩一玩呢?那就赶快组成小组,拿着“游戏说明书”,开始游戏吧!
活动要求:
1. 仔细阅读“游戏说明书”。
2. 轮流安排参与活动。
3. 相互说一说游戏中的奥秘,有没有创意的玩法。
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团队游戏已经是十分陌生的形式,所以,传统游戏能够点燃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意。
三、塑行:“大单元”场域精准通融,兼容“三维空间”,追寻活动价值
生活是最大最深的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融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既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又将其融合于其他课堂之中。不仅如此,学生的活动场域也可以打开校园之门,打开家庭之门,成为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活动场域。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为例。
(一)生活空间,一体化勾连
学生的生活空间中最大的范围就是学校和家庭。但是,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场景还不是最社会化的生活状态。在这样的意识之下,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将他们的实践范围扩大,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
通过一周的设计,让学生扩展生活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走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唯有这样,才能让知识“活”起来,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
(二)学科空间,项目化推进
学习是一个一体化的过程,是一个看似相互独立、实则相互融合的过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本身就是以书本为载体,融入于其他课程之中的。所以,在实践的历程中,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以项目化的形式推进。
买东西的学问,既涉及到数学上的购物计算和数学思辨能力,又涉及到语文中的口语交际、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科学中的观察比较能力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综合实力,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导行的最终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来,最终回归于生活。
(三)实践空间,层级化打开
《课标》中提出“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中说明我们应该坚持从活动上、从心理上打开学生的认识空间,给予他们更多样、更丰富、更有层次性的实践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实践活动中,除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之外,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家长、社会都成为学生活动的助推力,帮助他们在认知和行为上成为一个循环提升的整体,也为后期可持续评价方式的融入奠定基础。
美国新行为主义创始人之一的Skinne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通过不断地强化去改变自身、他人的反应。这和道德与法治中通过实践去改变和强化认知的过程是一致的,借助数据分析,基于学生更多指向性的个性体验,从而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