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的逻辑向度

2022-07-05 06:12王娟娟
新校园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科目标

王娟娟

当前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如何设计作业是当前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双减”政策的提出,为作业设计研究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笔者认为教师进行作业设计,在遵循地理学科教学規律的同时,必须明确初中地理学科作业设计“五维一体”的特点,即明确设计理念(树立核心素养)、内容依据(符合教材编排体系)、形式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倡导的情境化)、预期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和作业评估(吻合学科能力的实操)等维度设计。

一、设计理念:基于核心素养的构建

2017年12月,教育部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特别提出,要“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基于地理学科标准,地理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高。遵循国家教育目标,初中地理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在作业设计上就要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侧重点,在设计作业时既要关注基础知识的积累,也要关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比如,在设计“陆地和海洋”这一章的单元作业时,不仅可设计为“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原因”,还可以设计成“设想6500万年以后,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小明说:‘那时,大西洋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洋;而地中海却变成了大陆上的一个湖泊。你同意小明的意见吗?”诸如此类,一方面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一方面紧扣教材知识,这样就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凸显了作业指向地理实践力的实现。

作为初中地理日常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设计要充分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含义,在把握学生素养培养的需求基础上,做到作业设计理念和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过程的一致,充分发挥作业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反馈教学、评价学生能力水平与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个体素养发展的作用。

二、内容依据:基于教材编排的体系

人教版初中地理单元编排以“地理特征”为序,凸显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作业作为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这源自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需要。从形式上看,教师借助这个过程,获得相关的教学信息,检验地理学科课程目标是否有效得到落实;从内容上看,作业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且相对独立的教学部分,突出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联系性与整体性,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据此,单元作业设计按照“基础知识积累—能力迁移提升—自主选择学习”等梯度化模式进行,可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知识的系统性。这样,借助教材中原有的整体编排,以单元主题知识教学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作业设计,做到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让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前后关联起来,真正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系统归整、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如我们设计2018年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作业时,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大陆和海洋、陆地的变迁)设计两个方向的内容:

1. 把握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世界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 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征及其分界线。

本章节(单元)作业设计体现了学习思维梯度性,突出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同时,作业内容也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以期课堂教学目标真正达成。最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总之,作业设计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单元主题教学之中,既明确单元的知识重点,又厘清单元各章节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准确地把握好单元内知识点的系统性,促进学生逐渐构建起各个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内容之间的连贯。

三、形式特点:基于课程标准的指向

在正确解读地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作业设计明确了知识和能力形成的标准,体现了知识的关联与统整。因此,本单元作业设计要将地理课程标准关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当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作为检测教学的重要方式的作业设计,也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编写。作业设计首先要遵循课程标准的精神,确定作业目标,把知识的连续性与教学的阶段性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了解单元每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课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这样,单元作业设计既从宏观上贯穿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联系,又从微观上凸显了教学内容与作业内容的一致性。据此,本章节(单元)作业设计按照“基础知识过关—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专练”模式展开,形式上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让学生系统性、立体化掌握并运用知识,解决学习问题,梯度化呈现课程目标。同时,按照教材中原有的章节序号,落实本章节(单元)各个层级知识的教学要求,促使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

在解读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并分析学生能力差异性的基础上,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形式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基础性

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设题:

下列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习惯上把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B. 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

C. 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和平均海拔都为最高的大洲

D. 北冰洋全部位于北极圈内

此类题凸显了地理学科知识的概念,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发展性

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设题:下列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题略)。此类题既凸显了地理学科知识的概念,也彰显了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即空间思维能力;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规律是这个章节教学的重点,作业设计就在于发展学生的逻辑和空间思维能力。

3. 创新性

如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设题:某班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题略)。从生活情境中体验知识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此类题利用“纸张和书本”创设问题的场景,把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经历结合起来,以内容的开放性、过程的探究性、形式的多样性和目标的多元性,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总之,本章节(单元)作业设计由基础到发展再到创新的形式,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延伸,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和过程性。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我们不僅要重视学生通过作业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更要避免作业设计的单一性、重复性,最终提高初中地理学科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四、预期目标:基于教学目标的一致

根据单元知识结构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了单元教学的目标,由此设计作业层级梯度及内容如下:

分析上表可以发现,单元作业内容或活动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作业内容和目标严格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进行设计;二是作业内容的设计,弥补了课堂教学与教材内容无法落实课程标准的缺憾;三是作业内容基本遵循作业目标,可以按不同的设问方式反复出现,更能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先设计好作业目标,再确定作业内容,这种“逆向设计”在实践中有利于提升作业的效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五、作业评估:基于学科能力的一致

在确定地理学科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将学科能力细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呈现出单元作业指南框架。

本单元作业设计以“陆地和海洋”为主题,设定了六类与单元教学目标一致的主题作业,内容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层次性等特征,即明确了单元作业目标,按照知识的层次梯度化设计,凸显了章节知识的重点内容,体现不同地理能力水平,同时也关注单元作业目标结构设置的清晰化,注重作业内容与教材知识的切合性,强调作业之间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科学处理好单元作业目标与初中地理学科能力的关系,遵循初中地理学科学业考试命题的特点,体现了单元作业目标与初中地理学科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总之,单元作业目标设计,既要做到对学科课程目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也要关注到每个课时的作业目标,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学科整体要求,体现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教材个性特点与教材单元共性要求相结合,作业设计及实施与学科能力培养等多视角的结合。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学科目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