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本体意蕴、逆境及实践路向

2022-07-05 23:15邱丽晖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邱丽晖

摘要:初中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是比较强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语文教学的本体进行构建,并与学生的兴趣以及生活习性相结合。有教育专家认为:现在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种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定位自己的上课方向,学生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学习、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因此,笔者就现在语文课程本体所面对的困境、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探究,尝试以确立语文本体为课程视角,对语文教学问题由探究转向实践路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本体研究;实践路向

新时代的发展加快了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慢慢转变为素质教育,新课程改变的内容已经成为教师重点研究方向。与别的学科不一样,对于现实生活来说,语文至关重要。从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来看,他们青春气息浓烈,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想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的学习质量,那就必须需要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下手,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抵触的态度。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成果来看,语文教学质量还达不到标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方向的定位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中出现许多问题。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舞台上,语文课程在成就个人发展的路上俨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语文课堂作为一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实际运用的综合性是非常强的,之所以具备的这样的特征,我们在历史的舞台上也能找到一些答案。过去的"诗教""文教"中的道德理论观念特别重要,包括在20年代初的初中语文的课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下,跟欧洲大科学的环境有着相似的规划原理,在当时,我们不得以科学为教育事业中唯一的目标,斯宾塞曾经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我想我们应该也必须以这个问题作为明证,所有的现代科学理念以"将人类逐出大自然"作为明证的前提,要有一个统一准则的价值观,把价值中立,或者将文化无赦成为时代的信仰,这样的话其实反之加快了本土知识的体系。对人们而言,时代价值中的每一堂课而言都是具有巨大影响的,21世纪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变成了最基本的教学的理念,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挑战。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发挥在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生成背景的,因此,可以说语文是“一种多彩生活的方式”,但是在文化领域下的现实语文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目前还停留在近代就已形成的格局中,并没有让语文体现在个体生活中。学习文化是语文教育的前提,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例如:文化的观察,怎么看待旅游跟自然;文化的思考,这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思想、思绪、观察美的能力和價值观等;历史的记录,社会学、人的一生、都是文化的传达,语文教学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师要进行教学与文化的整合,若只是浅浅地表达语文中的意思,那是有待挖掘深意的。虽说民族文化意义深远,但如果个人缺乏对文化的思考和体验,文化的传承和流淌也很难完成。

一、关于本体性教学的内涵

在我国的教育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仅仅是对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却忽略了要求学生积累语言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学生初中的阶段性教学中,正是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特别重要的节点。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语言记忆能力是最强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注重对语言的积累。

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将积累语言的任务放在语文学习的第一位,并在写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付诸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反复训练,尽可能可以建立学生自己的语言系统,良好的语言系统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则。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养成习惯为主,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引用课外阅读内容,帮助学生们进行具体的分析,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积极自主学习意识。

二、初中语文本体性教学的思考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本选取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的内容,把课本看得明白透彻才能找准教学中的定位,还能利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最高的收益,这样才可能会进一步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很多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感到盲目,没有方向,因此,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值得我们去思考,吴忠豪教授在《语文课程理论基础知识》中提到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几种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一是学生没有自主完成一些文章,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没有明确作者的主要思想;二是全部都是以课本为中心的结构,汇总总结课文中的意思;三是结合《大纲》开展教学,学生还是以理论为主,没有深刻地体会、理解,这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很被动,充其量也就算一个语文文字鉴赏者。吴忠豪教授的这几点论述可以说是覆盖了中国几乎全部的初中语文学习者的状态,他也在预示着一些教育导师要向新课程教学的转型;而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干扰和困境,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初中语文教材具有文选性的特点,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的教学工作者只是简单讲解课文,没有挖掘书本所真正蕴含的知识,那么课本中的知识也就只能在淹没在教材里了,渐而也会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总结:关于初中语文本体教学的过程,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沉浸在技术性教学中,不能只单单看到语文表面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不然那些古板的模式和乏味的教学也跟随一起。在语文本体性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不管不问,生活就是语文最终的体现,各式各样的生活促成了后人书写的文字和文学贡献,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印象和兴趣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本体性教学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习的车轮,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拓展全面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徐飞.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以高中语文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7):61-66.

[2]祝智庭,彭红超.深度学习:智慧教育的核心支柱[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36-45

[3]李政涛.深度开发与转化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3):55-61.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