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国家为了稳固目前的发展成就,逐步在公共财政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也随之增多,如何利用好这笔资金,成为当前各单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在财务管理方面,预算绩效管理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来合理规划资源使用。目前财务部门已经建立了重点绩效评价机制,会从民生、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项目支出情况进行评价,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从预算绩效管理基本概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四个角度,对本文论题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策略
预算绩效管理是通过收集足够的数据信息,在对其分析之后基于分析结果,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方案,该方案的制定需要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最终完成预算编制。可以看出,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将评价作为手段,将评价应用作为保障,工作贯穿编制、执行、审核以及监督等各个环节,从而体现了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绩效评价是对支出活动的过程、结果以及效益的科学评判,并通过预算分析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管理措施持续优化。
一、预算绩效管理基本概念
(一)预算绩效管理概念
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围绕预算、绩效、绩效管理等多个概念对其内容进行阐述。所谓预算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年度内的财政资金收支计划,其反映了该单位的经费来源以及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绩效源自企业管理,意为单位组织或个人成员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的工作成绩,该成绩包括效率、质量和数量等多个层面。绩效管理是指单位设立合理的绩效管理目标和制定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管理来实现既定目标的方法模式。因此,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单位以既定目标结果为导向,通过配置合理资源从而获得相应的工作成效的工作内容。
(二)绩效目标管理
绩效目标管理包括目标申报、目标审核以及目标批复等多个工作环节,目标的作用在于为预算编制提供指导方向,最终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单位设立的绩效目标也作为后期绩效评价的主要对象。
(三)预算绩效监控管理
预算绩效监控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既定的绩效管理目标,对绩效管理运行期间的产生的工作数据实时监控,根据工作反馈和实际要求的对比结果,从而对绩效管理当前的工作进展和状态作出评价,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产生的偏差的地方进行纠正和补充,保证绩效目标的高质量落实。
(四)预算绩效评价管理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是指单位设计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下制定的工作内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最终作为后续奖惩活动和来年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通过合理的奖惩工作,一方面作用能够激发单位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规范制约人员日常工作行为。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一)绩效目标管理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对绩效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之后,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稳步推进,从而指导单位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在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导社会产业转型,并为其提供扶持资金,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民生项目施工时,将绩效目标申请和细化绩效指标全权交给财务部门负责,而实际执行部门成员并没有参与到以上工作当中,导致绩效管理目标有些脱离实际,难以发挥指导作用。
(二)预算绩效监控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各项领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然成为各单位的发展方向,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更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监控管理工作,注重财政资源的产生和结果,从而使得服务型政府早日建设完成[1]。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立了考核标准,但是并未严格按照考核要求对不合理行为进行扣分,还有些单位只重视绩效执行进度,不关注绩效工作质量,也会造成绩效管理工作低效的情况。
(三)绩效评价管理现状
近几年,国家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因此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合理安排财政预算,追求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预算执行环节结束之后,各执行单位并未严格按照规定对部门完成工作进行自评,评价结果未能体现各部门实际执行情况,无法作为评价结果应用的原始资料。
(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现状
根据当前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要求,单位需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立项的依据,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项目预算额度申请以及用款计划方案审核工作时,并未以绩效评价结果为核心依据,目标管理和计划审核工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流程不合理
對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开展依赖于单位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该方面工作上没有做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出台的《预算法》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但是由于具体的实施条例还有待完善,具体的操作流程还未说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因此缺乏执行依据,凭借个人意识盲目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其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未结合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需求,设立预算绩效管理小组,只是由单位财务部门来负责该项工作内容,但是因为财政部门需要完成自身的工作,因而没有精力再去负担额外的工作量,在缺乏专业组织的情况下,绩效管理推进效率较低;最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建立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使得单位未能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激发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和规范日常工作行为。
(二)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分为管理目标设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审核和预算监督等环节,其中预算目标是预算编制的核心依据,但是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预算目标管理不理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设立的绩效管理目标指向不够明确,没有从工作数量、进度、效率、质量等量化指标来细化管理目标,使得设立的目标过于笼统,无法为实际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作用[2];其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可行性不高,原因在于该行政事业单位在设立目标时,没有对该管理目标进行可行性论证,目标设立缺乏信息数据支撑;最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目标申报时,没有对各支线管理目标进行整合,导致目标没有体现出主要工作内容和次要工作内容,给执行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
(三)预算执行控制力度不足
经过多年来的宣传努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产生了一定作用,单位人员也对绩效管理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对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深入的认知和了解,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错误的管理认知,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就是绩效管理,在开展工作中没有发挥预算的作用,只是一味强调考核和评价环节,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效不理想;其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由于长期处于体制管理模式当中,从而长期形成“重安排,轻管理”的错误理念,没有认识到预算绩效是通过设立计划,以结果为导向来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工具;最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未根据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对所有部门成员的权责范围进行合理划分,通过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目标,来促进各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最终为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四)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评价结果应用确实是预算绩效管理发挥的重要途径,预算绩效结果的应用落实是一个难点,背后的因素具体有三点内容:首先,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时,采用的是自我评价模式,而评价结果多为优秀良好,并不能客观体现实际工作情况,该评价结果也缺乏应用价值,不利于单位及时发现并改善问题;其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质量不理想,目前国内预算绩效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也不完善,因此评价结果也未能得到被评价对象的认可;最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刚性因素,由于绩效评价工作的重点内容为民生项目,就算评价结果不理想也不能因此降低该方面的预算支出,使得预算评价的作用发生偏离。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当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发挥的作用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当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够重视,认为评价结果完成之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就算完成,从主观态度上将该工作视为任务应付,因而没有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到下一年的预算当中,比如与行政问责、人员职务晋升、薪资福利等方面挂钩,绩效评价工作流于表面形式;第二,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因而不能真实反映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因此绩效评价结果也就失去了应用价值,总体来看,问题出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缺乏硬性约束,使得评价结果应用落实与规范存在一定差距。
四、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预算管理流程
健全的预算管理流程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首先,虽然目前《预算法》还未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细化说明,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可根据单位内外环境和自身特征对提出的规范和要求进行针对性处理,进而制定出符合国家规范和自身管理需求的制度管理体系和操作流程;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还需要专业组织机构的支持,因此单位可挑选该方面人才来组成专业小组,专业负责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和推进;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构建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激励条件和约束措施,鼓勵工作人员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规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行为,降低人为操作失误,促进单位社会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有效管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水平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设立预算绩效目标时,应当明确管理目标的具体指向,而具体指向则需要通过定量指标来衡量而非定性指标,其中定量指标指的是工作量、进度以及效率等可用数据量化的指标,而定性指标则通常指工作态度、思想品德等无法量化的、带有主观性的考核指标;其次,为了保障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可行性,行政事业单位在设立目标之前,需要广泛收集数据信息资料,将其作为预算绩效目标的可行性论证依据和基础;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在申报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时,需要对各个支线目标进行整合分类,分清绩效管理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确保管理工作有主有次。
(三)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力度
在树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上,行政事业单位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应当及时纠正自身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错误认知,主动学习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预算计划的制定,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将预算计划制定和考核评价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能作用;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及时摆脱传统管理观念和方法的束缚,如“重安排,轻管理”等形式主义,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果导向理念,设立专人岗位负责预算执行工作的监督管控工作,通过预算计划制定来指导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合理划分所有部门成员的权责范围,使各部门成员处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高效工作环境当中,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合作。
(四)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应用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从以下三点着手开展工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时,应当采取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避免采用自我评价等错误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当前管理工作的实际成绩结果,从而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及时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尽快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在构建体系时应当注意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权重比例,一般而言,定性指标主观性质较强而定量指标则反映了事物的客观性质,因此可以适当提高定量指标的权重比例,两类指标的比例为七比三[3];最后,虽然保障预算编制是合乎规范的,但是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如果绩效评价结果不理想,可以通过对其分析找出与预算编制或者预算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对两者工作进行改进,有效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的作用价值。
(五)有效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落脚点,作为预算绩效工作成效的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绩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与前期工作质量紧密相关,因此单位需要设立合理绩效管理目标,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工作,确保绩效评价按照既定规范流程完成,从而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第二,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绩效评价结果的主要价值在于为单位下一年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倘若评价结果优秀,那么财政部门就会将资源向其倾斜,如果评价结果较差,则会减少预算安排,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将预算绩效评价与干部选拔、薪资调控、部门评优等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单位绩效评价结果的作用价值;第三,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信息公开机制。健全评价结果信息公开机制能够帮助单位向社会各界展示具体评价结果,在接受社会公共监督评价的同时,促使单位各部门端正工作态度,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保障预算绩效管理目标顺利落实。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帮助自身提前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標和执行方案,尽可能降低内部资源浪费,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最终将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视起来,不断健全组织保障体系,树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申报水平,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从而有效发挥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职能作用,在促进单位自身健康长远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慧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0 (16):101-102.
[2]黄茜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浅析[J].财讯,2020 (08):118-119.
[3]禚效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高效实施策略[J].经营者,2020 (0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