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022-07-04 11:53廖红雪
黑河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

廖红雪

[摘 要]小学各年级要求独立阅读的课文,一般是内容比较具体,含义比较明显,中心比较外露的文章。语文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抓好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测验方法,来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四年级学生,他们对三年级的文章应可以独立阅读和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四年级的文章要能独立阅读和分析。如果各年级都能根据本年级要求的侧重点培养,循序渐进,这样的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关键词]分析;能力;阅读;培养学生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能给课文划分段落,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这个阅读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从对词的理解到对句的理解,进而到对段的分析,对篇的分析,了解作者思路,把握文章中心,直到领会一些写作特点。一二年级以对词句分析理解为主,三年级进入段的分析训练,四年级要能对篇进行分析,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五年级要掌握好作者的思路,学习和领会范文的写作特点。

一、训练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词句的能力

学生理解文章,首先是对文章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对于不同的年级,需要注重不同的内容。

一年级主要理解实词。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具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这是一年级学生学字学词学句的重要任务。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谈得上自学词语和句子。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要注意在阅读中培养好学深思的精神和不懂就问的态度。

二年级开始训练学生独立理解词语的能力,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词素与词,使他们逐步学会从要理解的词语中选择关键性的词素,通过查阅字典,理解这个词素的意义,然后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二是训练学生不仅从字典的注释中理解词语,而且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与作用,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三年级要进一步培养独立理解词语的能力。到了三年级,训练的重点要从对比较具体的词语的理解,转入到对比较抽象的词语的理解,这就更需要联系上下文,对词语进行确切而深刻的理解。如《鹿角和鹿腿》一文中“没精打采”这个词,成语词典上这样解释:“精神委靡不振的样子。”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導学生联系上文深入体会,当鹿看见自己那四只细长的腿时报怨它不美丽,怎么看怎么不喜欢,但是还没有办法改变时的心情。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能更具体、准确和深刻。

三年级还要训练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或者说是关键词语)去体会整个句子的意思。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有这么一段话:“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楼……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这里的“骑”“赶”“推”“溜达”等动词可以看出画上人的生动形象,读了此段话,犹如我们自己真的身在其中,感受它的热闹。深入理解这些重点词语,坚持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怎样读懂句子的意思了。

四五年级训练的重点可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四五年级学生要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准确找到表达某一中心意思的关键词语,并较深刻地领会这些词语的意思,以及它们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在阅读分析鲁迅先生救助受伤的车夫这一情节时,应该比较自觉地找到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扶”“蹲”“夹”“洗”“敷”“扎”。这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这一系列动词重现了鲁迅先生救护伤员的全过程,描述得具体、细致,读来使人感动。第二,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如,《落花生》一课,通过文章中的内容,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花生自身朴实无华的外表,与外表漂亮的果实比不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学生只有在阅读中比较深入地理解了相关句子的含义,才有可能正确把握全文的中心。第三,四五年级学生要能比较准确地找出整篇文章或一段文章的中心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个中心句的意思的。如,四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全文是紧扣“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句话写的,先写故乡杨梅树的可爱,再写杨梅的可爱,杨梅的可爱是重点写的。在写“杨梅可爱”这一部分时,又有一个中心句,接着,文章又用三个自然段分别写杨梅形状、颜色、滋味的可爱,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二、训练学生划分段落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的能力

一二年级的课文即使较长,每段也只有几句话,文章的段落也不多,要通过多读,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逐步感知一句句话是怎样连成段的,一段段话是怎样连成篇的。从三年级开始,教师要注意初步培养学生分段及概括段意的能力。具体要求是:三年级第一学期根据段意或段落提纲给课文分段;三年级第二学期对段落比较明显的课文进行独立分段。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要练习写段落大意和概括小标题。四年级的分段训练一般仍在讲读课文的较后阶段进行。在划分段落时要提示划分的原则,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掌握分段的规律。五年级的重点是在分段、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弄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思路。五年级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已有很大提高,一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以分出段落、弄清脉络作为深入阅读的开始就有了可能。在分出段落、弄清脉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反复研读,深入领会文章语言文字上的独到之处,这样不仅能加快阅读的速度,更能加深阅读的深度。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编报提纲,并不是每教一篇课文都必须进行训练的。特别是三年级,应选取一些典型的课文进行训练,有的课文以训练为主,有的课文则以教师讲解为主,反过来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分段、这样概括段意等。四年级要多介绍方法,总结规律。五年级则要在运用这些规律中逐步形成能力。

三、训练学生在读想划写中理解内容和把握中心的能力

要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精读细想的学习习惯。此外,还要有正确的方法。二年级开始就可以指导学生在好词好句下加点和划线,这些加点的词和划线的句,应是最能反映文章中心的关键词句,加了点、划了线,在阅读时可以引起注意。三年级时可指导学生在文中加段落记号,在教师帮助下写出段意或标题,在教师帮助下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按课后提示的问题或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划出有关语句及这些语句中的关键字词。三年级应要求在了解了每段大意的基础上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能把主要内容写下来。三年级第二学期,除归纳主要内容外,还要能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四年级仍要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要比三年级要求更高,对课文中心思想的认识要比三年级更明确和深入。要学习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如重视对文章题目的分析,重视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弄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或中心句等,还要学会概括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如一般形式是:作者通过什么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前一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后一部分指出作者要表达的基本观点。对五年级学生自学课文的要求应有相应的提高,不仅是独立阅读的教材要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只起指点和检查效果的作用,而且在讲读教材和阅读教材学习前,也应强调学生先按阅读步骤自学,做好自学笔记,然后带着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在教师帮助下深入学习。五年级学生应当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考,边圈圈点点,要能记比较完善的自学笔记,要能比较确切地划分段落,比较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中心,特别是要能思考作者根据什么线索,采取什么步骤来组织和安排材料,能在教师帮助下了解文章写作的特点和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抓好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培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