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倩,杨利锋
(银川市兴庆区第四小学,宁夏银川,750001)
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馈、课堂教学互动和课后的个性化辅导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也逐渐信息化、智能化。[1]可见,新发展时期的教育,必将是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一线教师必须积极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习共同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巨大价值,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那么,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在分析“互联网+教育”和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时代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机制,以期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并制订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强调:“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也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巨大变化。2019年,“互联网+教育”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3]
目前,“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杨现民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全新教育生态体系。[4]平和光等人则为“互联网+教育”下了一个简单易懂的定义,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行业进行深度交汇融合,以创造和发展教育新生态。[5]虽然不同学者对“互联网+教育”概念的解释有所差异,但大致方向基本相同,即“互联网+教育”就是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旨在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从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1.教学时空更自由
互联网时代,教学在时空上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空间上,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跨越教室、学校甚至地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例如,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出现打破了地域限制,教师可以在不同地区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协同教学。[6]互联网的应用将原来固定的学习时间拓展到一个更自由的时间区域,使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在时间上,学习可以发生在学生愿意学习的任何时间。例如,慕课仅需注册便可使用,学生只要愿意学习,随时都能登录慕课网站进行知识的获取。[7]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教学内容更丰富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材往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工具。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获取知识。利用互联网,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取海量数据和信息,根据实际需求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各种资料。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原本单一、枯燥的教材文字增添生动有趣的图片、动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使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互联网上丰富的知识使其可以成为书本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上搜索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名家的逸闻趣事,包含数学智慧的古诗词及生活礼仪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教学模式更多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向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即由只有教师单一地灌输知识向关注学生的互动转变。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获取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实践、讨论、反思和运用的翻转课堂模式逐渐常态化。[8]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斐迪南·滕尼斯第一次阐述了“共同体”的相关概念,即将“共同体”定义为“忠诚的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结构”[9]。随后,约翰·杜威把“共同体”的概念首次引入教育领域,形成了著名的教育观点“学校即社会”和“教育即生活经历,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10]。学习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为教育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育教学行业中掀起一股研究热潮。马志媛认为,学习共同体的主要成员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构成,他们为完成共同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根据一定的交互方式而结成团体,团体成员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同的愿景。[11]同时,孙静认为,学习共同体是具有共同目标的一群人,在共同制订的规范及分工下,运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进行相互协作,共同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学习生态系统。[12]随着学习共同体在教育领域研究和探索的不断深入,相关的延伸概念“课堂学习共同体”应运而生。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构建一种面向师生共同持续成长与发展的课堂文化生态环境与学习组织形态。[13]课堂学习共同体着重强调在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与学生一起构成学习的小团体,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体成员在对话、协商这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最终共同完成前期预设的学习任务。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需要“听”和“记”,依靠“死记硬背”就能获得好成绩,但因为机械性的记忆在短时间内会被遗忘,所以学生这样得到的知识较为浅显,只停留在表面。而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在激烈的讨论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让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更持久。叶澜指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必须是舒适的、温馨的,也必须是具有生命气息的。[14]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共同体将合作视作知识意义建构的实质,鼓励不同学习个体之间进行合作与分享。[15]人是群居动物,不是以个体形式独自生活在社会上,因此,学会和别人相处尤为重要,合作也由此成为必不可少的社交技能。课堂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要在这个小社会中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之间就需要进行交流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为了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就必须和同伴分工协作、互相配合。这种合作探究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最终实现学生的社会化。
3.提升表达能力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培养学习能力要优于单纯的传授知识,而作为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大多数时间都在输出内容,学生很少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课堂学习共同体最大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这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更愿意主动发表意见,并在正面反馈的鼓励下渐渐地由“不敢说”“不会说”向“抢着说”“乐于说”转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论述,课堂学习共同体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禁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但很少有研究关注到互联网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融合发展,因此,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机制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整合和优化。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学习共同体不再以单一的“教”为核心建构教学过程,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具体采取“2+2+4”的教学模式,即如图1所示的2个教学主体、2个必备条件、4个教学环节。其中,2个教学主体是指学习者和助学者,2个必备条件是指共享愿景和规章制度,4个教学环节分别是预学启智、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及时评价。在“2+2+4”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的学习权被下放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共同体,在交流讨论中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图1 “2+2+4”课堂学习共同体活动机制
1.学习者
学习者是学习共同体的中心,由学生充当。学习者最开始以边缘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学习共同体,收获参与活动的能力,实现个人意义的建构;之后逐步深入共同体活动中,获得其他共同体成员的认可,从而实现人际层面的建构;最终完全融入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体层面的建构。[16]不难看出,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深度参与学习活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进而成为课堂的主宰。
2.助学者
助学者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师充当。在预学启智环节,助学者要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预学单中的相关知识,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从而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达到自主预习的目标。在质疑问难环节,助学者充当引领者,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习任务,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使其更好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在合作探究环节,助学者充当促进者,当共同体成员产生较大分歧并难以协商时适当参与讨论交流,与共同体成员一起探讨学习,确保交流讨论能够顺利进行,实现互助学习的目标。在评价环节,助学者及时反馈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的表现,并给出真实、准确、全面的评价,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
1.共享愿景
共享愿景是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首要条件。事实上,学习共同体就是建立在团体共同的学习愿景上的。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共同愿景可以被界定为一种“观念认同”,共同体成员基于“观念认同”主动将一些团体的要求和规范转化为自觉行为。[17]共同体内部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努力,就可以寻找到共同的感情归属,进而通过交流讨论、对话协商、冲突反思,不断获得同伴的认同,提升自我价值,最终实现共同体成员的共同目标。共同愿景是课堂学习共同体活动机制形成的基本驱动,是共同体成员之间进行高效探究的有力保障,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机制中起着骨架的作用。
2.规章制度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学习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活动可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在传统课堂上,规章制度由教师强加于学生,用于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然而,学习共同体的规章制度不仅有明确的制度条款制约,还有隐性的情感制约。学习共同体成员要进行分工合作,就必须学会包容、接受彼此的缺点,扬长避短,凸显自我价值;要进行交流讨论,就必须学会倾听,认真听取他人想法,并基于反思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要进行对话协商,就必须学会尊重,避免针锋相对,最终达成团队的一致意见。
1.预学启智
传统教学模式在预学阶段一般是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学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枯燥。信息技术的引入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现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课件、外部知识拓展链接,甚至教师线上答疑等完成预学,在丰富的预学方法的加持下激发自身学习兴趣,提高预习的效果。
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讨论时间一般在3—5分钟,最多不超过8分钟,因此,学习共同体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讨论时间不足。然而,高效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赢得更多的讨论时间。在预学启智阶段,学生可以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通过预习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从而快速进入课堂,开始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合作探究争取更多的时间。
2.质疑问难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对某些知识点产生疑问。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形成求知欲,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问题来源于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从中提取核心问题,进而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只有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学生才能有清晰的探究方向,才能有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才能形成“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
3.合作探究
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探究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分组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分工合作,在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并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则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合作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打破以座位远近为依据的分组模式,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综合表现(如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积分排名,实行“互补”式分组,确保组内成员优势互补,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供保障。此外,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得到教师许可后利用移动终端在白板上投影,方便教师和同学帮助解答。
4.及时评价
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做出有效评价,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提高其参与共同体的热情。信息化手段的引入为解决教师评价语言单一、片面的问题提供了帮助,可以使评价更加系统化、综合化,让教师的评价更加有据可循,切合学生实际。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平台,教师还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便于家长掌握学生在校情况,有助于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建构新型课堂学习共同体,协助学生围绕着共同愿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顺利完成预学启智、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等教学环节,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