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广福,代国忠,康 丽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随着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相关指导方针的推进,保障实验室高效有序运行成为高校的新挑战。高校实验室的增加、实验室设备多样化及实验室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等问题,加大了实验室管理的维度;提升实验室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设备使用的熟练度、提高开放型实验室的利用率及师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等问题,加大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因此,在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的同时重点突出实验室育人功能成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一环。实验室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摇篮与基地,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1]实验室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学生与实验室内部的管理所产生的教育、引导、陶冶的作用。[2]实验室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通过良好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压实人员职责、细化考核细则,可以使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机制更为科学化、实效化。[3-7]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必须深化内涵、革新传统,从而更好地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在充分考虑师生学习、研究和发展的基础上,本研究围绕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根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我校发展实际,从“调动人员主动性积极性,聚焦实验室管理育人本质功能”“革新开放型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模式,提升学生工程技术综合素养”“革新实践教学场所现场管理模式,提升学生工程管理素养”“革新教学实验室应用模式,提升研究型人才培养层次”四个维度出发,探讨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工作提升其育人功能的基本原则,具体如下。第一,抓住实验室的本质目的,即提高师生应用技能的水平,明确师生工作和学习方向,围绕这个方向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创新实验室的运行模式,针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综合素养。第三,改革实验室场地的管理方式,从工程项目的角度加强学生的现场管理能力。第四,优化实验室的应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实验的管理模式,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空间。基于这四条基本原则,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凸显育人功能的实验室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入驻激励机制、引入物资盘点制度并培养学生物资管理意识等具体措施完善当前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凸显育人功能的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模式框架图
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并推进实验室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在育人功能中得以体现,是制订和革新各项管理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高校实验室人员是实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更是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保障者和服务者。[8]因此,我校在工作绩效考核过程中引入育人因子、量化考核细则,并针对实验室人员实施连续的阶段性绩效考核,这对促进实验室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的导向性,对压实人员职责、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院、校两级对实验室人员的职责要求,我校在原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和调整了凸显实验室育人功能的相应工作内容,结合具体客观因素的作用对考核内容的相应绩效占比进行了重新分配,并制订了新的凸显育人功能的实验室人员阶段性工作绩效考核占比系数标准。每个工作周期(如一学期)结束,我校会结合人员具体工作职责,依据阶段性工作绩效考核分数标准,在相关学生和教师中随机抽样,以匿名形式对每一位实验室人员的阶段性绩效工作实施问卷打分考核,其结果将作为实验室人员年终总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育人功能的实验室人员绩效考核占比系数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
实验室安全是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基本体现,其一切管理与运行工作均以此为基础开展。表1中A1、B1-1、B1-2、B1-3在阶段性工作绩效的总占比系数均为1。实验室人员的阶段性工作绩效考核通过阶段性工作绩效考核总成绩公式计算获得,即阶段性工作总成绩E=EA1+EA2+EA3+EA4。其中,EA1的计算方式为:
EA1= CA1-1×CB1-1×CB1-2×CB1-3×DA1
(1)
其余绩效因素则以此类推,具体成绩计算公式为:
EAi=(∑CAi-j+∑CBi-j)×Di(j为该因素中的各内容项)
(2)
阶段性绩效考核成绩会计入实验室人员年终绩效考核总成绩,是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终绩效考核成绩设为合格、优秀系数线、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档,我校会根据实验室人员年终绩效考核成绩对其进行相应的奖惩。
凸显育人功能的实验室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落实是逐步推行的。首先,要在实验室人员的日常工作、相关会议等环境中加大对该体系的宣讲力度,营造凸显实验室育人功能的理念氛围,并以学期为一个工作阶段进行试运行。在该体系的试运行阶段,我校针对其育人效果建立了相应评估认证机制,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同行教师为主导,对学生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相关技能素养考核,并在此过程中做好学生与相关教师对该评价体系的反馈记录,及时查漏补缺,动态调整具体因素在综合评价中的占比。在相应调整工作稳定后,我校才正式固定绩效考核细则,形成明确的制度,并积极推行实施。
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实践技能的提升都需要通过实验室内大量的技能操作与练习。活化实验室内部资源、支持不同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实践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课程内容或竞赛项目需求合理利用资源设计相关实验,有助于提升实验室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学科交叉培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9-11]面向学院内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内部资源全面共享的开放型实验室运行机制,是凸显实验室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兴趣点上,从而使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和思维品质得到相应的提升。[12]然而,受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了持续性不足、稳定性欠缺等问题。为切实保障利用率,我校开放型实验室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开放,配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进行辅导,让个人兴趣、课业需求和专业竞赛等成为学生前往实验室的驱动力。我校还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师生使用实验室,以此凸显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具体的开放型实验室激励机制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型实验室激励机制
开放型实验室对不同专业的各类师生开放。在教师方面,对于新进青年教师或基础课程主讲教师,我校鼓励其作为指导教师利用开放型实验室内部实物资源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拓展专业视野,进而增强学生的专业感性认知,提高学生的课业成绩;对于有企业或现场工作经历的教师,我校鼓励其参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专业技术素养。在学生方面,大一下学期或大二、大三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和相关需求选择跟随不同的指导教师参与相关工作;新生则可以先参与活动拓宽视野,再根据每学年的具体目标调整参与方式。学生取得的学科竞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专业技术竞赛等)、知识产权等成绩可以与专业课成绩进行一定程度的置换,教师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则可以在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工作中体现,从而使师生参与开放型实验室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提升。
单纯依靠实验室人员进行开放型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工作会加重人员管理负担,存在因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管理运行细节把控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可能性。以教师监督为导、学生管理为主的开放型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不仅有利于精准解决开放型实验室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现场工作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管理为主、教师监督为导的开放型实验室管理内容及实施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开放型实验室学生管理为主、教师监督为导的内容
实践教学现场管理分为现场物资管理和教学现场管理。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在实践教学物资的管理方面可以引入物资管理环节,并鼓励学生共同参与,以此培养学生的物资管理意识和综合工程素养。同时,对标企业要求,依据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实践教学进行现场管理,有助于营造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此外,在凸显实验室育人功能的前提下,革新实践教学现场管理模式有助于在降低实验室运营成本、提高物资使用效果、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确保现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人性化。
针对实践教学所需耗材的管理工作,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方式优化健全物资管理体制,可以提升物资综合利用率,促进教学物资的高效调用。[13-15]实践教学物资(如金属管件折弯技能操作、特殊形状金属铜管制作等技能操作课程的剩余原材料及操作后的剩余变形材料)在课程结束后一般会作为废料处理,造成浪费。针对此类状况,我校结合学院教学实际,建立了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物资盘点制度。课程结束后,教师会向学生介绍物资盘点制度在工程现场的应用状况和一般物资盘点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物资管理工程意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按照物资类别、名称、规格、数量等因素对个人实践教学学习成果进行依次、依序、依指定位置存放,并建立精确的物资在库账目清单。实验室管理人员再依据清单对物资实施清点、校对等工作,以账目清单内物资为基础,结合其余实验室资源,建立物资调拨平台,向全院师生公示物资,公示物资可作为学生社会实践、设备维护维修等用途的所需物资。学生或其他人员调拨相关物资时,需填写物资调拨申请单,申请单包含所需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领用人等信息,以便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核对。
针对实践教学场所的环境管理工作,高校实验室可以引入精益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理念,以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为工作主体,让其在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实验室现场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工程现场管理6S相关内容和工作步骤,并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共同组织学生规范整理教学物品:第一,分门别类地将操作报废或技能培训不合格零件、剩余原材料、技能培训合格零件等物品放置于指定位置;第二,整理实践教学场所,按照选用便捷的原则放置教学原材料、工具器具、仪器设备等,确保教学场所整体布局科学、物品方便取用;第三,清扫实验室实训车间地面、清除废料废物垃圾,确保实践教学场所清洁整洁;第四,确保实践教学过程中仪器设备的使用遵循安全操作、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按照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引导学生遵循6S理念参与实验室现场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保持工作场所整洁、设备操作规范的意识,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素养。
高校教学实验室是学生获得知识、启迪思维、培养科技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6]丰富教学实验室职能、活化与共享教学实验资源、适度减少认知验证型实验、增加创新设计型实验是全面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大研究型人才培养力度,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鼓励教师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如实验教学用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剩余物资等)进行学术研究,引导学生以科研助理角色参与教师的研究工作,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创新的乐趣,树立科研意识。教师将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引入实验教学,可以在学生助理的协助下形成实验方法,丰富实验手段,进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
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学术研究工作,在教师拟定的专业题目下利用个人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再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做细致的点评和深入的修改,从而使学生切身体验学术研究的全过程。研究工作阶段结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组内实验技术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习相同或相近组别科研教师、实验室教师及学生助理的有关学术成果或心得体会报告,进而营造教学实验室学术氛围,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高校实验室不仅具有教学和科研功能,而且具有广泛的育人功能。参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运行工作的全体教师及相关管理者的全工作过程,革新人员管理制度、活化实验教学资源等全方位育人工作,都是凸显实验室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