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旭东,陈 丽,吴 钢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部,广西柳州,545006)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健康质量的日益重视,药品零售行业快速发展,连锁率不断提高,药品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进入跑马圈地的后半场,药学服务方向对毕业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3]因此,研究新形势下以药学服务技能为核心的差异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是目前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不仅可以解决企业急需适合自己的专业人才而无条件培养的问题,而且能帮助学校解决人才培养把握不准市场需求的难题,同时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药学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培养优质、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4]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按需定做”,校企双方在场地、设施及师资等各个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授课、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5]广西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所在的柳州市作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在支持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成果显著,药学专业更是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广西及周边地区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专业特点、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现实要求,多年来与医药龙头企业签订“订单式”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协议,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实现协同共赢。当前,我校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专长、优势和特色,能够成为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也具备成为“行业的骨干、创新的纽带”的潜力。
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掌握用药指导能力、药品调剂能力、药品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具备创新知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6]这就要求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能够具备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参与用药决策的能力,掌握药品和用药知识,掌握用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能够加强用药的合理性等。但是,传统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为“化学—药学”模式,缺乏医学常识和药学服务技能,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和评价能力不足。“订单式”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为导向,旨在有针对性地按照不同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能使培养的学生高度契合企业的要求。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仅靠学校的教育资源是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因此,高校还需要借助企业丰富的实践资源。在“订单式”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接受的是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而制订的差异化课程,更符合企业岗位的用人标准,企业不需要另行招聘和进行岗前培训,招聘和岗前培训的成本有效降低。[7]因此,“订单式”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解决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资源不足而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成本高的问题。
传统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已较为清晰和完备,但其强调学科知识结构、按照学段组织课程的特点难以融入行业引领和支持,因而难以将药学服务与职业活动联系起来,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脱离实际。[8]因此,高校只有改革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能够解决药学教育缺乏行业引导和支持的问题,缩小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的差距,使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联系更紧密。[8]
校企合作“订单式”可为学生提供参加实际工作的机会,让学生更加了解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并在参与岗位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团队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毕业就拥有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能够实现“毕业即上岗”,快速融入企业,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解决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就业适应期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围绕“订单式”药学服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我校已与柳州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开展了深入的校企合作。2010年,我校与柳州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建立“桂中大药房订单班”,每年招收一个班,60余人。校企双方共享教育资源,共同落实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岗位要求对学生的药学服务能力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前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企业按照协议落实学生就业。同时,我校积极完善校企合作之间关系的协调机制,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规范校企合作的约束机制,在法律的框架下保障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经过11年的研究与实践,“订单式”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取得喜人成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成果,我校又与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健之佳储备店长班”。
我校高职药学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订“订单式”培养方案,为开展“订单式”培养工作进行前期准备;第二阶段,选聘专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和顶岗实习;第三阶段,校企合作,通过共建专业、共培师资、共创课程、共研项目、共助资源、共享就业的“六共”产教融合方法实现优势互补,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我校通过“四对接”,即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对接、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对接、学生角色与企业角色对接,辅助“六共”落到实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六共”与“四对接”
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我校药学专业成立了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企业领导、一线专家等成员组成的药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药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都会以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发展对接,并基于此构建了宽口径培养、兼顾药师和执业药师等考试要求的课程体系,解决了以往的学科性课程多、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习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结合不够紧密等导致课程内容与就业脱节的问题。同时,我校还构建了模块化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其划分为四个课程模块,即公共课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和专业实践模块。企业将职业标准、产业资源、行业经验、实习岗位、技术工艺等植入课程教学环节,穿插于四个模块中,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足够的培养。
我校与企业共享一线岗位专家资源,“双师型”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并定期合作举行讲座。我校还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使教师更加熟悉一线职业岗位流程,积累实际工作经历。通过“外引内培”,我校药学专业打造了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强、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我校药学专业教师共53人,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职称6人;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2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7人,均持有教师资格证和执业药师资格证或国家级高级中、西药考评证书,其在教师总数中的占比已达32.1%。不断进步的教学团队使我校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我校邀请企业组织专业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需在企业完成的专业理论、实践环节或实验项目,将职业标准、技术工艺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提高教学实用性、实操性,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目前,我校通过合作开发了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剂学、药品营销与管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及学习指导和药师资格考试指南5门优质课程,编有《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及学习指导》《药物制剂技术》和《药剂学实验讲义》4部教材,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助力。
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我校联合开展了多项有成效的教学改革项目。以药理学课程教学为例,2010年,我校尝试与桂中大药房合作,对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同时将药学服务理念渗入药理学课堂教学;2013年,我校与广西亿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工作过程引入药剂学实践教学。因为提升药学服务能力需重点以药理学课程为支撑,所以我校药学专业教学团队对药理学教学改革进行了较多尝试:2016年在教学中渗入“少教多学”理念,2017年结合翻转课堂与学生自制微课进行理论课堂教学,2018年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课堂的教学,2020年应用PBL教学法进行综合用药案例教学,2021年在校企合作视域下以药学服务为核心开展了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改革与探索。这些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适应药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我校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建成了融学生实训和社会开放服务为一体的药学实训基地,推动我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并争取保质保量完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为更好地与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学服务等实践岗位需求接轨,我校进行校企合作共同规划,建设模拟车间、模拟药房,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同时能对企业员工开展药品生产、调剂、分类陈列等生产实训、职业培训等,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此外,我校还通过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深层次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共享校企资源,现已与各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建立了近100个稳定的、有保障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
在“订单式”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能参与学校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校企课程开发,培养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企业提前介入学校教学,在教学中动态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前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有机结合。同时,我校结合岗位、职业和行业的要求,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因地制宜地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紧缺人才。在这样的校企密切合作下,学生在企业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文化及环境的熏陶,增加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有效互动,实现了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2010年,我校与柳州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办“桂中大药房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每年招收60余名“桂中大药房班”学生,至2020年已累计为柳州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输送实习生600余名。企业每年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调整工作,为学校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参考,协助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我校每年都举办校企联谊会、“桂中杯”药学相关学科竞赛,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需求。在“订单式”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下,我校全方位的改革为企业量身培养合格人才,实现学生就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有20多名“桂中大药房班”毕业生走上了企业的管理岗位,多人成为企业的经营骨干,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被培养成为后备店长,“订单式”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的好评。良好的声誉促使“订单式”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规模扩大。2018年,我校与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展第二家企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了“健之佳储备店长班”,进一步发挥“订单式”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人次逐年增加,级别逐年提高。目前,我校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30余项。同时,上百人次获省级以上各类奖、助学金,涌现出了多个优秀集体和个人。学生的优秀表现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企业的满意度高,近5年学生的就业率均超过90%,就业质量稳固提升。
我校依托校企合作建设的校内模拟药房和模拟车间实训基地成为示范基地,吸引了兄弟院校实地参观。同时,我校教学团队围绕“订单式”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编写了教材12部,包括前文所述的5门校企共同开发的优质课程的4部共建教材。此外,我校药学专业还承担了多项教改项目(自治区级5项,校级1项),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教师携系列教改论文在各教学改革论坛及教学会议参与交流讨论,实现了成果的辐射与推广,为其他高职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卫校曾到我校学习交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并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通过对“订单式”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我校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共建专业、共培师资、共创课程、共研项目、共助就业、共享资源的“六共”新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对接、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对接、学生角色与企业角色对接的“四对接”的新措施,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同时,学校和企业由供需关系变为合作育人关系,学校建立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作岗位为背景、以药学服务为理念,与企业共同培养其急需的药学服务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