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书课证”融通的教材改革突破点研究

2022-07-04 03:17覃翠爱
教育观察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实务资源库职业技能

覃翠爱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1+X”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应取得多个职业技能证书,这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对教师、教材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自身需要理实结合,教材的整体规划及设计、内容的选取及编排等方面也需要具有职教特色,在“书证课”三者的关系上做到高效融通。但是,当下市场上的教材虽然在编制数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质量方面仍然存在诸如内容老旧、与实际脱离、缺乏思政元素、编写团队结构不合理等不足。因此,本研究立足当下“1+X”证书制度背景,以“书证融通+课证融通”为切入点,探究突破高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材改革困境的路径。

一、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材在“1+X”证书考试中的重要地位

按照《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物流管理职业技能(中级)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开展物流市场调研、制订客户开发计划、处理客户投诉及其他异常等。

物流营销实务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流通企业营销业务的推广、策划、运营与管理等岗位,培养掌握并熟练应用市场营销、物流营销市场分析、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物流营销策略、物流服务质量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生。

考取物流管理职业技能(中级)证书所需的技能知识,有三分之一集中在物流营销实务课程的授课内容中。因此,物流营销实务课程对物流管理“1+X”证书的考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材结构及整体内容规划不足,缺乏职教特色的整体设计

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独立的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是指导和辅助实践工作的开展。这一特性要求教材结构及整体内容的规划,既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又要注重实践操作过程的讲解与示范。但是,当前高职课程教材在内容选取和编排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二)教材内容缺乏对标,“书证”与“课证”融通体现不足

“书证融合”是指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相融合。[1]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融合起来。“课证融通”是指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体系,将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企业岗位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高度融合,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考试合格后即可申请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无论是“书证”还是“课证”,均要求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行业企业岗位要求有效地融合。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传递媒介,内容是否做到有效融合,是课程能否做到“书课证”三者有效融通的关键因素。反观当前课程教材内容的编排情况,教材内容基本以描述理论观点为主,鲜少甚至不涉及与职业技术和行业企业岗位相关的内容。

(三)教材编写团队结构不合理,多元开发体现不足

笔者对收集来的教材进行研究,发现教材编写团队人员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教材编写团队以高校课程专家独立完成为主,缺乏企业人员的有效参与,一线技师和名师指导所占比例均为零。高校课程专家是教材使用的中坚力量。但是,技术的革新最早来源于生产一线,行业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理论知识的更新迭代。课程教师的主要阵地集中于校内,与一线生产实践基地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由课程专家团队独立完成教材的编订不仅容易出现“一言堂”的现象,而且容易使内容脱离实际,不能真实反映生产过程或体现行业标准状况。“1+X”证书制度要求授课内容与技能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教材编写团队结构是否合理,是教材内容能否与现实要求有效衔接起来的重要纽带。

表1 编写团队人员构成表

(四)教材载体及资源库较为固化,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不足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3]科技的进步带动教育的前行,因此,教材建设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多数课程采用自主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配套精品在线课程等措施,构建了“数字课程+电子教材”立体的教学资源库。

笔者通过对所在城市7所开设物流营销实务课程的高校开展了调研,其教材的使用及资料库建设的情况如下:7所高校的物流营销实务课程均使用传统封闭式纸质教材,没有使用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均建设了包含简单课件的线上资源库,均没有建设包含拓展资源、题库、技能测试的线上资源库。因此,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材资源的立体化程度水平较低,没有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衔接。

(五)思政元素缺失,“三全育人”功能体现不足

“课程思政”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它强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但是,本次收集到的教材基本上没有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其内容,即使偶有个别教材提到思政内容,也只是只言片语简单带过,没有做到全书贯穿。在“1+X”证书制度下,物流管理职业技术等级认证考核也对学生应具备的行业企业职业道德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思政刻不容缓。

三、“1+X”证书制度景下课程教材改革探索

教育之事,教师为引,教材为基。针对以上问题,在“1+X”证书背景下,笔者对教材改革突破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重构教材总体结构及内容,尽显职教特色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不同,各有侧重。职业教育以为企业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高级技师为主要目标,在培养方式上,职业教育的实践比重相对较大,更加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辅助实践。鉴于此,职业教育教材总体结构的编排及内容的选取,除了有理论知识成分,还应注重加入职业道德元素及对接行业标准要求,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操作规则。为此,在结构及内容的编排上,职业教育的教材可以采用“三级”平进式的框架(图1)。

图1 “三级”平进式框架

(二)对标“两标准”,促进“书课证”三维有效融通

“两标准”是指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标准和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定位、功能、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都有严格的要求,等级标准则是对拥有不同等级能力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具备的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材的开发只有仔细对标,才能更好地做到精准教学,教师通过教学达到教、学、练、做“四位一体”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学、练、做、行“四位一体”的学习成果。教与学之间的良性循环可有效促进“书课证”三维融通。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中级职业能力中客户投诉及异常处理内容为例,该标准要求学生既具备描述客户投诉和异常事件处理原则和流程的能力,又具备对客户投诉进行归类、沟通和归档的能力。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标准同样要求学生同时拥有以上的两种能力。因此,教材在开发过程中,此项目的内容可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撰写:案例驱动—新知讲授(教、学环节)—技能比武(练环节)—任务巩固(做环节)。

(三)重构四维“多元化”教材编写团队,优化人员梯次匹配

教材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但教什么谁来决定,是学生还是教师或者企业,这些答案都不是最理想的。因此,强调教材编写团队人员的合理化,构建“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一线技师+名师指导”四维多元化编订团队,是解决“谁说了算”问题的有效途径。课程专家是教材开发的组织者,他们的加入可以有效地避开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更好地体现教材的“新”与“实”。行业专家和一线技师掌握着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数据、新工艺、新技能等,可以为教材的编写提供真实情境下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从而提升教材与职业岗位相关操作规范的有效衔接,确保工艺、技能及案例资料的前沿性。教材编写工作是一项全局性高、统领性强、前瞻性足的科学且系统的工程,教材编写对编写者理论知识的储存量、文字的组织能力、语言的驾驭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邀请拥有教授职称的名师加入,可以有效引领编写团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突破个人经验的局限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其物流管理专业与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共建风神学院,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团队成员中的行业专家和一线技师人员使教材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另外,学院成立了由教授级别职称教师组成的名师工作室,解决了编写团队名师指导方面的后顾之忧。

(四)创新教材载体并丰富资源库内容,深挖教材

传统封闭式纸质教材从诞生至今,一直都是教材使用的首选,但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多,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下职业教育的需求。比如,装订的封闭性限制了内容章节的自由切换,知识内容的不可调整性限制了教学的灵动性。活页式新型教材却能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些问题。活页式教材主要是面向任务或项目的工作指导手册,其从装订上打破了以往封闭式的模式,通常采用圈装装订法,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弹性,方便学生将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体验和感悟融入教材,丰富了教材的内容。

教材编写还应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以便在建设教材数字资源,实现知识共享的同时,丰富教材资源库。学校应进一步开发融媒体教材,配套补充纸质教材的理论、技能和职业素养内容。编写者可采用视频讲解、动画模拟、情景展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教材内容,形成“纸质教材+外链数字资源库”立体模型,进而达到教材的立体化。

(五)注重思政元素融入,实现“三全”育人功能

一直以来,一些专业课任课教师仍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或理解存在误读或偏差,思想上仍停留于“思政进课堂”,认为那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与专业课程无关,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混为一谈,没有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课程思政强调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同时,课程思政要求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师不能是简单地将思想政治内容强加到课程中,而是要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如在编写“物流包装营销”这部分时,教师可引入绿色物流的观念,设置关于绿色物流的问题,展示与绿色物流有关的案例。这样,通过教材的引导,可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在进行物流包装营销过程中建立起绿色物流的意识,在包装物的选择上避免奢华浪费,遵循“绿色节俭、合适即可”的原则。

教材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基础。教材结构的合理度、教材内容的“书课证”有效融通程度,不仅会影响“1+X”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而且会影响教师授课的效果及学生通过基础学习所获取的知识量。本研究从“书课证”三融通的角度,寻找课程教材改革的突破点,通过采取重构教材总体结构及内容、创新教材载体及丰富教材资源库内容、对标课程标准及等级标准、构建四维多元化教材编写团队等措施对教材编写进行改革,以期为高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材的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实务资源库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