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07-03 14:59右江民族医学院严雪向斌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教师辅导员

文/右江民族医学院 严雪 向斌

2017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各教育主体的协同性。高校教师主要分为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三大育人主体,三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交叉重叠,工作性质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要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应当抓住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纽带,加强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联动性和整体性。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重视整体性和协同性。随后,党中央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指示。二者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虽然表述不同,但都侧重于强调思政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纵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的设置,提高思政育人工作协同性的根本途径是找到高校教师之间思政育人工作的结合点,使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将缺陷降到最小,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育人新格局。

首先,专任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学平台,以思政课程或课程思政的形式,使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形成有机结合,让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然而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非思政类专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挖掘和融合思政元素,加之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以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且实践性教育方面较为欠缺。

其次,辅导员队伍是站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最前线的人员,接触学生的时间较多,是多数学生遇到困难时救援的首要人选,这也巩固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辅导员把思想政治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提高育人的实效性。然而,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扮演管理者、党团组织建设者等多个角色,这些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占用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重管理轻育人”的现象,从而降低了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最后,行政职能部门是开展招生工作、教学工作、就业追踪等的组织基础,行政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承担着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任务。学生在读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穿梭在宿舍、食堂、教室等不同地点,也常去学工处、校团委、教务处等部门办事,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行政职能部门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起着重要影响,所以行政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由于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不同,在整体性和协同性方面还有待加强,这限制了行政人员合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综上所述,高校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都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各有特点,且不能相互替代。在此情况下,创新思政育人机制和引导高校三大育人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各司其职,又要整体联动、协同育人,显得十分重要。而班主任是从全校优秀教师中公开选聘出来的一支特殊队伍,可以作为纽带来整合高校育人资源,加大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力度。目前,我国高校班主任的功能仍停留在班级管理者和引导者的基本层面,加强协同育人的高级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班主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根本途径

大部分高校对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在思想教育、学业指导、发展规划指导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这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存在较多重叠,导致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育人工作职责中形成了隶属与分工的关系,从而出现设置班主任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减轻辅导员学生工作负担的理念。显然,这种设置理念既窄化了班主任的功能,也矮化了班主任的地位。从“三全育人”的视角来看,班主任是高校各教育力量的协调员和纽带,是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点,是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连续性和紧密性、实现优势互补的突破点。

(一)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育人的体现。全员育人是从教育主体维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狭义上的“全员育人”是指高校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班主任的选聘工作要采用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更多优秀教师选聘到这支队伍中来。由此可见,班主任是从高校全体教师中选拔出来的,能发挥高校教师集体作用,实现全员齐抓共管,因而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全员协同育人的体现。

(二)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育人的体现。全过程育人是从时间维度上对育人连续性提出的要求,各高校教师要把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所有阶段。而班主任的育人工作贯穿着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他们除了以专任教师、辅导员或行政人员的角色对全校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外,还能以班主任的身份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全程指导,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从学生到校报到之前就开始通过创建班级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学生刚到校时,班主任在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还需把思政教育融入适应性教育中;随后,还要把思政教育融入班风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环节中;最后,持续把思政教育融入考研指导和就业帮扶环节。由此可知,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了学生的课内课外、入学前、毕业后等时间段,是全过程育人的体现。

(三)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育人的体现。全方位育人,是从空间维度对育人工作提出的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课堂学习、日常生活等环节,使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得到思想的洗礼和优秀文化的熏陶。而班主任既包括专任教师,又包括辅导员和行政人员,专任教师可通过思政课程或课程思政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带到课堂,辅导员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行政人员可把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管理与服务中;这三大育人主体拥有着班主任这一共同的身份,三大育人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协调配合,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点线面结合、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三、班主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现途径

协同育人是高校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育人模式。班主任是高校教师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以班主任为纽带,从育人主体的维度,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沟通模式;从时间维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连续性;从空间维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资源整合的全面性;从而增加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协同性。

(一)共享育人信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体系。各育人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相关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单从专业教师、辅导员或行政人员的角度看待一个学生,难免产生片面化,只有结合其不同场所的不同表现才能对学生的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对症下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准性。这就需要加强专任教师、辅导员和行政人员之间的沟通。班主任是从高校各教学单位和各部门中选聘而来,以班主任作为纽带,通过完善班主任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来打破高校教师之间由于所在部门不同和工作性质不同等产生的隐形壁垒。例如,以班主任为中心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轮型沟通网络,高校各部门可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传达给班主任,班主任也可将相关信息直接反馈到各部门,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沟通网络,不仅使沟通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也大大缩短了沟通渠道长度,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在高校教师之间形成快速、高效的共享局面,有利于高校教师较为全面、迅速、客观地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完善高校全员育人体系。

(二)转变育人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连续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育人工程,其整体性的特点要求厘清各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短板和优势,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加强协同育人作用。根据各育人主体的特点,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构建以专任教师为主,辅导员、班主任为辅的育人模式。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构建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专任教师为辅的育人模式;而在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则实行辅导员以“大班化”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班主任以“小班化”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育人模式。通过构建不同侧重点的多元化育人模式,以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化和精细化发展。

思政教育工作的连续性特点,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做好课内课外教育的衔接,提高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连续性,以班主任为结合点构建课内课外合力育人模式。班主任多重身份的优势有利于促进班主任队伍与其他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不仅有利于专任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日常生活情况和综合表现等,从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有利于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及时了解学生在第一课堂的学习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和服务中,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三)整合育人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成效。班主任来自高校各单位、各部门,是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最合适的协调者——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进行沟通,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和力量,构建和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而在构建协同思政育人机制中,班主任的人员结构和沟通能力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效益的重要因素。

从班主任人员结构来看,要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人员结构多元化的优势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可通过扩大班主任选聘范围,从不同部门、不同学科人员中选聘,保持每个部门都有人员通过担任班主任而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一线,从教学、管理、资助、实践等不同角度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各部门间碎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全方位育人。

从班主任的沟通机制来看,应建立以班主任为桥梁纽带的沟通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匹配度。例如,将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侧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需求情况反馈给学校,以便高校教师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拥有的相关教育资源告知学生,以便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平台和渠道,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与全方位育人的成效。

四、结语

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工作性质、教学方法和效果不同,若不能很好地进行整合协调,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班主任是从高校各类教师中择优选聘而来的一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教师协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桥梁纽带。以班主任为纽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机制,推进高校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相加”状态到“相融”状态的升级,使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必须正确认识班主任作为桥梁纽带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班主任队伍来促进全校信息共享程度,构建全员育人体系;通过班主任队伍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连续性;通过班主任队伍整合高校内各部门育人资源,充分发挥班主任桥梁纽带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成效。促进高校实现协同育人和大思政格局迈向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校教师辅导员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