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对话•生成”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2022-07-03 13:47李秀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满江红秋瑾语言

李秀梅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的相互统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是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具有明显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辅导、督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堂应在尊重学生生命的样态和生活的状态下,以“问题·对话·生成”的思想去组织和指导学生读、写、听、说等语言实践活动,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拥有生长的姿态,丰富人生的情态。秋瑾的《满江红》课堂教学。

引发思考,切入课堂。学生跑操结束后回到课堂,各个脸红扑扑喘着粗气,铃响了,老师用舒缓的语调,和颜悦色地低姿态就近切入课堂——大家跑得都很认真,跑步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升学习效率,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解除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有的压抑感,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进而发出疑问——“大家已经背过不少词,你对“词”了解多少?让松弛心理进入紧张状态,“迫使”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思考探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归纳总结把分散零星的认识集中起来,把错误的片面的认识纠正过来,把学生没有认识到的补充出来——“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上承诗,因此有“诗余”之称;倚声而成,因而有“乐府”之称;句式参差变化,因而有“长短句”之称。词都是分片的(除了极短的小令),层次感比较强。宋词分为两大流派。豪放派,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婉约派,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离别之苦。词作者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词牌来表达情感,“词”为什么会有多种词牌?词都有固定的曲调,韵位因调而异。不同的词格,因其字数的多少、节奏的缓急、押韵的规则等方面的不同,具有表现不同内容的特点。

提示疑问,激发兴趣。回顾本课所学并设置导读思考题——《渔家傲》句句押韵,而且都是仄声韵, 适合表现刚毅情怀;《江城子》,因为押“阳韵”,表现意兴飞扬的气派。《破阵子》,原为唐代军中武舞曲,适合张扬豪迈气概;《满江红》适合表现什么样的情怀呢?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喜欢的、不理解、不确定),反复朗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词的内容,品味上下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做简要批注)

小组讨论,相互切磋。让学生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抓住这个过程就把发展学生思维与发展学生语言结合起来。小组代表发言展示。

解释疑难,扫除障碍。“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话的理解不恰当,教师屏幕展示背景资料,让学生深入理解语句。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秋瑾19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王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此句写与王廷均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1875年秋瑾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幼怀大志。1895年,19岁的她跟随做官的父亲秋寿南来到湖南省湘潭县。秋寿南在当地结识了湘潭首富曾国藩的表弟王殿丞。王见秋瑾生得秀美端庄,聪慧可爱,就托媒人送礼给儿子王廷钧提亲。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分不满,但在封建社会里,儿女的婚事只能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896年4月20日,王家彩銮花轿吹吹打打把秋瑾迎了过去。王家虽锦衣玉食,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她叹息道:“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王廷钧一不好读,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秋瑾的革命志向与理想,不仅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反而遭到他的训斥:“这是男人的事情,你休胡思乱想。”秋瑾也不示弱:“我要去寻求真理,女人也有救国救民的责任。”两人吵得互不相让。了解背景后学生对诗句有了更深入地把握,便于更好地阅读。重读课文,然后展读课文(提示:根据理解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速度,把握语调),学生评价。

点明要害,梳理重点。“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這句话正印证了她后来的人生。第二年夏天,秋瑾东渡日本留学,结识了很多革命志士。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他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诗品如人品”,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秋瑾?——爱国情怀、能文能武、言行相顾。梳理这首词抒发的情感?上阕描写作者眼见祖国被列强欺凌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抒发作者为国报效的决心;下阕表现了作者身不甘为女子的英雄情怀,抒发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推敲全词的感情基调——抒壮志豪情。再读课文,把握好感情基调,读出语言的意蕴、情感、韵味,熟读成诵。学生朗诵展示。

思维延伸,课堂练写。欣赏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总结《满江红》的词牌特点,关注其节奏字数和感情基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满江红》。

根据学情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把文本学习问题化,在“问题·对话·生成”的理念指导下,学生以自读、自思、自议、自练的方式在课堂自主学习,教师以引方向、扫障碍、释疑难、点要害、指重点、纠偏差、补遗漏等价值存在,在师生对话中打开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吸收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训练学生模仿运用,提升语言的操作能力,也让学生从文本中接受思想、情感、知识、文化,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

猜你喜欢
满江红秋瑾语言
作品集
满江红
岛内盘点蔡上台周年“满江红”
重释爱国主义经典《满江红》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
秋瑾与吕碧城的闺蜜情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