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华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烟雾病(MMD)是一种慢性脑血管病,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颅底出现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呈现出类似烟雾的密集小血管影[1~2]。MMD病程进展较慢,会引起头痛、缺血、出血等症状,病情呈进展性,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是临床治疗MMD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供血,降低脑梗死或脑出血风险,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该术式是通过建立由脑外的正常血管向脑内供血的通路,改善脑内血流,由于血管重建后脑血液分流,血流重新分布,使原有血液供应的脑区域出现血流增加情况,导致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障碍,易出现过度灌注,引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甚至引发颅内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4]。而术后血压波动可增加CHS的发生风险,故对患者目标血压的控制对于预防CHS的发生尤为关键。本研究探讨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对MMD患者术后CHS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伦审2019(021)号]。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2例MM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25~78岁,平均(57.02±5.31)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4.24±1.63)年;既往病史:高血压18例,糖尿病11例,卒中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吸烟史:有吸烟史17例,无吸烟史24例;铃木分期:Ⅰ期6例,Ⅱ期3例,Ⅲ期13例,Ⅳ期12例,Ⅴ期7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16例,高中以上12例。观察组男16例,女25例;年龄28~76岁,平均(56.57±4.60)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4.76±1.29)年;既往病史:高血压19例,糖尿病10例,卒中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吸烟史:有吸烟史20例,无吸烟史21例;铃木分期:Ⅰ期6例,Ⅱ期2例,Ⅲ期16例,Ⅳ期9例,Ⅴ期8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14例,高中以上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既往病史、吸烟史、疾病分期及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5]中MMD诊断标准,并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年龄18~80岁;均在全麻下行颅内外(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运重建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老年痴呆症者;术前神经、认知功能障碍者;急诊手术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常规入院宣教,护理人员介绍MMD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测量血压,告知血压控制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术后转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给予24 h心电监护和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并记录瞳孔、意识等,24 h后生命体征稳定后转至普通病房;每4小时监测1次患者血压值,观察其有无呕吐、头痛等颅内压升高症状,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则进行持续心电监测,加强凝血功能监测,防止发生颅内出血;维持引流通畅,定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性状,并注意意外拔管的发生;术后6~8 h,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导其进食流质饮食,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对于进食困难者可通过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注意观察患者情绪状态,全程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建立康复信心。
1.3.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1)术前评估。护理人员对入院患者立即测定血压值,并进行入院评估,筛选术后CHS高危患者(年龄>70岁,有卒中史,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40%正常值,同侧或对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未充分建立侧支循环)。结合患者术前血压情况,进行个体化血压监测与用药时间管理。(2)术后目标血压监测与控制。对患者手术部位(因左侧半球为优势半球,左侧MMD患者术后更易出现失语症状)、术中血压情况、术后目标血压(按照医嘱设定血压控制目标,并与医师协商血压控制策略)进行评估,制订术后目标血压控制标准:收缩压120~140 mm Hg;术后血压升高幅度不得超过术前血压+20 mm Hg;收缩压>145 mm Hg时,加强血压监测并及时向医师汇报,收缩压>180 mm Hg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确定术后血压监测时间:术后24 h内;降压药物调整用药剂量时;静脉用药停止时;加用口服降压药后。血压监测频率:术后6 h内每30分钟测量1次血压,生命体征平稳后每1小时测量1次血压;术后第2天获得医师批准后行脑灌注CT检查,了解脑血流灌注情况。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术后血压高于目标血压20 mm Hg,可使用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等血管活性药物静注,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若5 min后未达到血压控制效果,可重复用药。降压目标:用药1 h内收缩压下降20%~25%,2~6 h逐渐降至目标值,血压平稳后给予口服用药,逐渐减少静脉用药剂量直至停用,切勿突然停药,避免引起血压剧烈波动。遵医嘱使用乌拉地尔100 mg+0.9%氯化钠溶液30 ml,或尼卡地平30 mg+0.9%氯化钠溶液20 ml,用药剂量从高往低调节,5~10 min调整1次,初始泵入速度3~5 ml/h,后减量维持2 ml/h,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 250 mg/d。术后血压低于目标值20 mm Hg,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勿抬高床头,给予0.9%氯化钠溶液、聚明胶肽溶液、林格氏液快速静滴;术后收缩压<90 mm Hg或低血压持续时间超过30 min,可遵医嘱给予缩血管药物,多巴胺200 mg+0.9%氯化钠溶液30 ml,起始剂量5 μg/(kg·min),逐渐增至20~50 μg/(kg·min),血压达到目标值后逐渐减少用药量,若血压未达到目标值,可加用去甲肾上腺素,以达到满意效果。(3)血压波动危险因素护理。呼吸道护理:术后遵医嘱给予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等雾化吸入,嘱患者多饮水,指导其正确咳嗽排痰,进行深呼吸训练,并教会患者家属拍背排痰法,促进痰液排出。头痛护理:患者出现头痛时,先查找其头痛原因,区别手术切口疼痛与颅内压升高或CHS引起的头痛,CHS早期症状是眶周或额颞的波动性头痛,可引起血压升高,加重病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其头痛程度,对于VAS评分≥3分者,用降温贴贴在额部,床头抬高30°,遵医嘱给予地高辛、塞来昔布等药物,必要时行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4~6 h后复评VAS评分,将VAS评分控制在3分以内。消化道护理:术后常规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如患者出现呕吐情况,及时分析其原因,复查血电解质,避免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呕吐,排除颅内高压后,遵医嘱给予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排便护理:用力排便可引起血压升高,术前便秘者予15~30 ml乳果糖饮用,术日晨可给予开塞露促进排便;术后便秘者,指导其餐后口服100 ml养乐多,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术后给予通气贴,术后3 d未排便者,口服缓泄剂,超过3 d未排便者可使用小剂量开塞露;嘱患者切勿用力排便,避免引起颅内压升高而导致血压变化;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
1.4 观察指标(1)CHS发生率:护士每日记录患者临床表现,收集临床资料。出现以下症状时,即判定为CHS:术后2~4 d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失语、偏瘫症状;术后血压较术前基础血压升高20 mm Hg以上;手术区域脑血流量增加超过基础值的100%,且排除新发脑出血、脑梗死等;排除原发性癫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给予患者降压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血压控制情况:干预后,统计两组血压高于目标血压值、血压低于目标血压值以及血压稳定在目标血压值的例数。(3)生存质量:入院时、出院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7]评定患者生存质量,包括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8个维度,总计36个条目,最高评分100分,评分高则生存质量高。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F-36评分等)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CHS发生率、血压控制情况等)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CHS发生率对比观察组CHS 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
2.2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观察组血压稳定在目标血压值患者占总数的92.68%,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例(%)]
2.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入院时,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对比(分, ±s)
表2 两组SF-36评分对比(分, ±s)
时间 组别 n 总体健康 心理健康 生命活力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躯体功能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入院时41 41出院时对照组观察组t P 对照组观察组t P 41 41 52.66±7.20 50.98±6.82 1.085 0.281 71.42±4.34 80.75±5.56 8.470 0.000 55.23±6.38 55.92±6.76 0.475 0.636 65.81±7.10 77.47±5.14 8.518 0.000 58.60±6.54 57.59±7.32 0.659 0.512 73.24±5.37 84.89±3.06 12.069 0.000 55.82±5.39 56.24±5.48 0.350 0.727 72.35±4.28 80.76±5.35 7.860 0.000 52.96±6.67 52.14±7.03 0.542 0.590 70.68±5.74 78.59±5.23 6.522 0.000 57.38±4.40 58.26±5.74 0.779 0.438 74.56±4.77 83.18±4.25 8.640 0.000 60.21±5.97 59.75±7.28 0.313 0.755 69.64±6.51 75.33±5.70 4.211 0.000 62.35±7.51 63.39±5.94 0.696 0.489 72.63±5.84 78.02±5.32 4.369 0.000
MMD患者脑组织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影响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的代偿,其自主调节机制受损,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脑血管血流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造成脑过度灌注,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等,甚至可危及生命安全[8]。而血压波动可影响术后脑灌注,引发CHS等严重并发症,故临床应密切监测患者术后血压变化,避免病情加重。
目前,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患者血压,给药操作是由护理人员直接执行,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术后血压的监测及综合因素评估,进行护理干预[9]。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术后患者进行血压监测与血压控制,并未对CHS高危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干预措施缺乏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观察指标,难以将患者术后血压控制在目标血压范围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H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稳定在目标血压值的比率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可控制MMD患者血压水平,有效预防术后CHS,促进生存质量提高。将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应用于MMD患者中,护理人员通过术前评估,筛选MMD术后发生CHS的高危患者,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目标血压及控制管理方案,更能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通过对患者术后血压的动态监测与控制管理,将术后收缩压控制在120~140 mm Hg内,对于偏离目标血压的患者给予针对性药物及护理干预,及时纠正其血压,维持血压在目标血压范围内,可预防因血压波动导致的CHS,有利于患者康复[4]。另外,MMD患者术后发生血压波动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基础血压高或低、颅内高压、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等,因此对于患者血压的管理还应关注引起血压波动的危险因素[11]。患者术后头痛、脑血流量增加,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高颅压症状。临床采取抬高床头、应用镇痛药物等方法,改善患者脑血流状态,减轻头痛症状,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颅内压增高,减少血压波动[12]。患者咳嗽、咳痰时胸腔压力增高,继而促使颅内压升高[13]。临床通过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缓解气道痉挛,并通过正确咳嗽排痰、拍背排痰等方法可促进痰液排除,维持呼吸道通畅。恶心呕吐、便秘等不仅会引起水及电解质紊乱,也可引起颅内压升高。通过及时解决患者恶心呕吐及排便问题,有利于维持血压稳定。个体化目标血压控制管理以控制患者血压为基础采取措施,不仅侧重直接降压管理,还关注影响血压的各方面危险因素,可更为稳定地控制血压水平,降低CHS发生风险,提高术后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