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俐
摘 要:文本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最主要的形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创设生动的情景,提高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能力;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表演生动的故事,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能力;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对文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提升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缺少充足的阅读经验和深厚的知识修养,在语文阅读中经常会存在着文本语言理解困难、文本内容认识不够全面、文本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进行情景的创设、表演活动的组织、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阅读的生动性与深刻性,有效活跃学生的阅读思维,强化阅读效果。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理解文本语言
理解字面含义是文本阅读的基础步骤。而低年级的学生缺少充足的语言积累,在文本阅读中,会对于很多的文字内容难以快速而准确地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景,将文字内容转化为画面内容,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与体验中提高理解效果。
例如,在阅读《日月潭》时,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情景,帮助学生生动理解文本语言。比如,在阅读“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一句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出“一座一座的大山围绕着大地,各种树木生长出了很多的叶子”等景象的图片。学生能够通过图片中的大山和树木的特点,具体理解“群山环绕”“茂盛”等词汇的含义,对日月潭的整体特点形成生动的认识。又比如,在阅读“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一句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出“树木的倒影漂浮在水面”等景象的视频,并提示学生重点观察树叶与水面的颜色,以此让学生理解“碧绿”一词的含义,具体感受日月潭湖水的特点。同样,在阅读“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一句时,教师可以搜索与本地内容有关的自然景象视频,让学生体会日月潭景象的朦胧之美。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创设生动的情景,帮助学生准確理解文本语言,提高阅读的信心。
二、表演有趣的故事,认识文本内容
认识文本的主体内容是语文阅读的重要目标。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缺少较为完善的思维能力,往往不能够对文本脉络进行明确的梳理,难以加深阅读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分步骤表演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提高对文本内容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阅读《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步骤表演故事,充分认识文本内容。比如,在阅读第一段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小蝌蚪们在做什么呢?我们可以表演出来吗?”对此,一些学生可以共同表演出摇晃脑袋、甩动尾巴等动作,表现小蝌蚪在池塘中的生活场景。在阅读第二段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小蝌蚪们遇到了什么动物?他们说了哪些话呢?”由此,一些学生可以扮演小蝌蚪,共同说出文本中的“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等话语。一名学生可以扮演鲤鱼,说出相应的话语。同样,在阅读其他段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相应动物的动作与神态。比如,对于第三段,一名学生可以扮演乌龟,表现出缓慢行走的动作,并利用低沉的嗓音说出台词。对于第四段,一名学生可以扮演青蛙,表现出青蛙鼓起肚皮、瞪大眼睛的动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以故事表演的方式对文本内容形成具体的理解,有效提高思维能力。
三、交流相关的话题,运用文本知识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关的内容形成一定的印象,进而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让学生与文本中的相应内容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从而在互问互答中充分运用文本知识,充实语文修养。
例如,在阅读《小马过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灵活运用文本知识。首先,教师可以提供话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比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小马和老马在屋子中对话的图片。并与学生交流:“小马和老马在说些什么呢?”对此,一名学生可以说出:“老马让小马将麦子驮到磨坊里”等话语。另一名学生可以说出:“小马很高兴地跑了出去,背上了麦子”等话语。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话题展开交流。比如,一名学生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哪个动物能够蹚过河,哪个动物不能蹚过河呢?”学生可以再次阅读文本的相关段落,表达出:“老牛觉得水很浅,它能够蹚过河。松鼠说水很深,它不敢让小马过河”等话语。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交流文本内容,提高对文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分别可以展开情景创设、故事表演、口语交际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语言,整体认识文本内容,灵活运用文本知识,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翠玲.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培养[J]. 学周刊,2019(05):109-110.
[2]周顺来.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6):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