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2022-07-02 21:41曹燕红
教育界·A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其中,游戏式教学作为一种现阶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同时,游戏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本文将主要探究游戏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曹燕红(1990—),女,江苏省苏州市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游戏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游戏式教学的概念。所谓游戏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创设趣味性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游戏式教学法,以充分发挥游戏式教学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一、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许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游戏环节。教师需要认识到,因为自身与学生之间存在年龄及认知水平上的差距,对趣味性的定义有所不同,所以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计游戏内容,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合理设置游戏环节,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并且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的内涵

在小学阶段,开展游戏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并设计一些趣味游戏,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游戏对课堂教学所起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一些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开展游戏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1]。

(二)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游戏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然而现阶段开展游戏式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对游戏式教学理念的了解不够全面;在开展游戏式教学的过程中未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未能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仍从自己的角度设计游戏内容,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部分教师在进行游戏式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游戏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体验的过程,未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上述问题均不利于提升游戏式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游戏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充分发挥游戏式教学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游戏式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游戏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游戏式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以往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2]。

例如,在讲解“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算日子、找规律”的游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向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一年中有的月份天数比较多,有的月份天數比较少呢?你们知不知道有什么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记忆每个月份的天数呢?”在学生思考并讨论了上述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用两只手来记忆每个月份的天数。学生需要先把自己的两只手握成拳头;然后,在手背关节突起处从左到右依次写上1、3、5、7、8、10、12;最后,结合写在手背上的数字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的口诀。教师通过将一年中的大月的记忆方法与游戏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年、月、日知识点的印象。

(二)合理设置导入环节开展游戏式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在游戏式教学中设置有效的导入环节,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情境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效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问题:“同学们,乒乓球是你们十分喜欢的球类运动,你们有没有想过乒乓球每次弹起来的高度是它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呢?”教师通过这样的导入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地介绍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里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每两人为一组,以游戏的方式探究问题的答案。其中一名学生需要让乒乓球自由下落,另一名学生则负责记录乒乓球每次下落的高度和弹起来的高度。游戏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本组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一般而言,一颗乒乓球落地后弹起来的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有关内容,还可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E586FEC6-3DD8-4D46-AA5B-81C424065C5E

(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开展游戏式教学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问题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游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合作解决数学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的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向学生教授本节课的知识之前,让学生进行一个趣味游戏,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教師需要拿出一副扑克牌,请四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游戏;然后,让这四名学生各持A到9这九张扑克牌(其中A表示数字1);最后,让其中的三名学生各亮出一张牌,而剩下的一名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三张牌上的数字与自己的一张牌上的数字经过四则运算,得出运算结果为24。如其中三名学生亮出的牌上的数字为7、5、3,那么剩下一名学生可以对7和3进行减法运算,即7-3=4,此时可以对4和6进行乘法运算得到24,即4×6=24,但由于已知的数字中没有出现6,所以需要借助自己手上的A,对1和5进行加法运算,即1+5=6。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能够懂得与其他学生相互配合。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每四人为一组,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其他的游戏规则,如需要通过四则运算得出28或36的结果,然后自主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每个组员都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实践,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参与游戏,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

(四)创设趣味情境开展游戏式教学

有效开展游戏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那些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游戏。为了保证游戏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开展游戏之前创设相应的趣味情境,带领学生解决游戏中的数学问题。此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乐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一个有关古代园林建筑的情境,让学生观察这些建筑中窗户的特点。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建筑的窗户大多为平行四边形或菱形,并且是由若干个小三角形构成的。在学生了解了园林建筑中窗户的特点之后,教师分给学生一些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学具,让学生尝试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在进行拼搭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知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少需要几个三角形?”学生通过拼搭游戏,很容易得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少由两个三角形构成的答案,并且认识到,由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高,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面积之和,即底×高,从而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借助趣味情境开展游戏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设置悬念开展游戏式教学

在课堂中设置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合理设置悬念,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开展游戏式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游戏,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认识钟表”的相关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有趣的谜语,如“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谜底,以此带领学生进入猜谜语的游戏环节。为了给接下来的环节预留足够的时间,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更快地猜出谜底。学生通过猜谜语的游戏,能够正确认识钟表,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记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猜时间”的游戏。教师需要事先在几张画有钟表的纸上标出一些时间,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时间是多少。如,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时针指向的数字比7大吗?”然后根据教师给出的答案不断进行提问,直至猜出教师所标的时间。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展游戏式教学

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好胜心比较强的这一特点开展游戏式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在进行合作类游戏时,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为了保证游戏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正式开始之前进行小组练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讲解“乘法口诀”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将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定为小组组长,然后让这些组长自行选择几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知识,培养自身的合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应用,教师可以开展合作类游戏,为各小组提供充足的练习时间。如游戏的内容可以是:教师需要在黑板上写几道乘法的计算题,每个小组需要派一名成员站在一道题目所在的黑板区域前;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正确解出答案后,这名成员才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样的合作类游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游戏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在积极地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以趣味游戏的方式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升自身的学习体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游戏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合理设置游戏环节,避免只注重游戏本身而忽略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游戏式教学,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倪玲羚.小学数学游戏课堂赏析[J].教育,2017(21):91.

[2] 万宋利,李高敏.小学数学游戏教学[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1):66.E586FEC6-3DD8-4D46-AA5B-81C424065C5E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