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视域下幼儿园生发课程的实施与思考

2022-07-02 13:02姚杉杉
教育界·A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玩具

【摘要】玩具有着鲜明的色彩、可爱的造型、有趣的动作,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密切游戏伙伴。好的玩具,不仅可以用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还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协调能力、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发课程;玩具;自主探索

作者简介:姚杉杉(1991—),女,江苏省南通市闸西中心幼儿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注意观察并分析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紧抓幼儿的兴趣点,积极探寻其中的教育价值。下文中,笔者以一次主题为“玩具”的生发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幼儿园生发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玩具分享时刻

国庆小长假后的一天早晨,班里的小雅兴奋地与笔者分享自己的新玩具:“我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机器人,它能唱歌,说英语,还能回答好多问题呢。”听到有趣的玩具,幼儿闻声而来,五六个人围着小雅开始谈论自己的玩具。小恩迫不及待地说:“我的超级飞侠可以变换各种造型。”成成说:“我家有好多好多的汽车、挖土机,我最喜欢挖土机了。”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充满激情,直至吃餐点的时候,他们仍然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自己喜欢的玩具。

(一)教学实例

笔者立刻意识到这是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的好机会,于是,笔者利用晨间谈话时间,组织幼儿进行了以“玩具”为主题的分享交流会。提到玩具,幼儿欣喜不已。“我家有变形金刚!”“我家的遥控赛车才好玩儿呢,可以往前、往后,还可以转圈圈。”……本次晨间谈话时间较短,幼儿仅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名称及简单的玩法。看着幼儿兴奋的脸庞,笔者提议大家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相互交换着玩儿。幼儿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第二天大家纷纷从家里拿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

(二)实例分析

在这一玩具分享会之前,笔者发现新奇的玩具引发了幼儿的讨论。而到了玩具分享会时,幼儿仍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乐此不疲,对新奇玩具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讨论。由此可见,兴趣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熱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开展活动,确保幼儿有充分的意愿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在分享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时,笔者注意到,有站在一旁的幼儿提出质疑:“磁力片拼搭的时候会不会掉下来?”这说明,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自主思考。这也体现了让幼儿沉浸在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优势,即幼儿会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由此获得更加切身的体验。此外,杜威指出:“为灌输知识而组织的实物教学,绝不能代替直接知识。只有让幼儿自主、快乐地去做,才能激发幼儿的本能,吸引幼儿去体验和发现,积累丰富的经验。”[1]因此,当幼儿提出质疑时,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查找相关的资料,让幼儿通过阅读、查阅资料库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样做在使幼儿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兴趣。随后,笔者也在园内的科学探究区域提供了电池、磁铁等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鼓励幼儿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发现磁铁的奥秘。

二、玩具调查新发现

在第二天的分享会上,小恩的遥控汽车吸引了笔者,笔者拿起遥控器车尝试玩起来,小恩在一旁像小老师一样:“不对,要按绿按钮。你可以按圆圈让它转起来。”笔者感叹:“你们现在的玩具真有意思。”小恩好奇地问:“老师,你小时候都玩儿些什么玩具呀?”笔者说:“我小时候的玩具都很简单,我们主要玩跳绳、踢毽子、跳皮筋……”小恩兴奋地说:“我妈妈也会跳绳、踢毽子!”“那你父母还玩儿些什么呢?”“其他我就不知道了。”小恩说。笔者随即向幼儿提议:“要不大家回去问一问父母,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玩具呢?”就这样,“我当小记者”的活动应运而生。

(一)教学实例

大部分幼儿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采访,而从未尝试过采访父母,缺乏相关的实战经验。因此,活动前,笔者为幼儿提供了一些记者采访的小视频,并让幼儿模仿记者采访的样子与同伴玩起相互采访的游戏。但当幼儿有了粗略的采访经验后,“采访谁”“如何采访”“采访时要问到哪些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又浮出了水面。笔者此时又一次把问题还给幼儿,鼓励他们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果不其然,小宇说:“我们可以采访幼儿园老师。”小甜说:“可以问她们最喜欢的玩具是怎么玩儿的?”小好说:“还要问他们的年龄。”笔者疑惑地问:“为什么要问年龄呢?”小好说:“要看看是不是和我们父母一样大。”笔者对幼儿的想法表示肯定后,提醒他们把采访时要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再去采访,这样就不会有遗漏。

采访结束后,幼儿迫不及待地与笔者分享自己的采访结果。小好说:“老师,我采访完了,园长妈妈小时候也玩过跳绳和踢毽子。”“保健老师也是,他也玩过的!”西西惊讶地说道。随即,笔者与幼儿一起,将他们的采访结果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有六个传统玩具老少皆宜,得票率最高,分别为:跳绳、毽子、沙包、皮筋、球、拨浪鼓。小雨看了统计结果,小心翼翼地问了身边的小美:“这些玩具你都玩过吗?”“没有,我只玩过跳绳、沙包和球。”小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妹妹喜欢玩儿拨浪鼓,摇一摇就会发出响声。”笔者发现,这些幼儿对毽子和皮筋似乎有些陌生,于是笔者提议:“那晚些时候,我们也来玩一玩键子和绳皮筋,对比一下,毽子和皮筋与我们小朋友的玩具有什么区别,好不好?”

(二)实例分析

在幼儿的分享交流中,笔者发现,幼儿考虑得细心又周全,如幼儿进行采访时,不仅考虑到了采访者的年龄,希望采访涉及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还将同一玩具的不同玩法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可见,给予幼儿一定引导后,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探究,结果甚至超出教师想象。

此外,当幼儿在如火如荼地讨论、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时,他们也不忘关注教师及同伴的感受,主动与教师交流“老师,你小时候玩过什么”等,这也表明幼儿在群体中能够得到许多有用的影响,逐步形成群体意識和分享意识。

(三)教师应提供的帮助

1.鼓励幼儿借助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对于幼儿抛出的问题,教师不应立刻为幼儿答疑解惑,而应交由幼儿,让幼儿学会使用自己的力量,借助多种方法解决。除了上文所述的与父母商量、查找资料等方法,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通过一同讨论解决问题,让幼儿利用集体的智慧找到答案也对幼儿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有很大帮助。

2.鼓励幼儿将不同想法关联起来思考

在采访环节,笔者发现,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很多,虽然有些想法并不可行,但是不应直接否定幼儿的思考成果,于是笔者建议幼儿将他们的想法进行归纳整理,将不同的想法关联起来,选出能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完成的采访内容,再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三、家园共育递情感

在尝试了踢毽子和跳皮筋后,许多幼儿仍意犹未尽。第二天,小霜带来了一个特别的布毽子,这个毽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由此,“玩具”教学又继续下去了。

(一)教学实例

传统的布毽子不仅引起了幼儿的注意,也让笔者意识到可以进一步利用家庭资源开展“玩具”教学。于是,笔者特意联系小霜的家长,将制作布毽子的小霜奶奶请来幼儿园,让她来为幼儿讲解布毽子的制作方法。小霜奶奶刚踏进教室,幼儿便蜂拥而上,将小霜的奶奶围住,纷纷开始询问:“布毽子怎么做的呀?”“需要些什么材料呀?”“难不难,我不会做怎么办?”听到幼儿层出不穷的问题,小霜奶奶笑笑说:“不难的,只要我一教,你们肯定都能学会。”小霜奶奶讲解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格外安静,小钰模仿着小霜奶奶的样子,拿起一块钱硬币,小心翼翼地放在布的边上,裹硬币的过程中把将硬币旁边的布小心翼翼地折了又折,抹了又抹,一边往里卷一边弱弱地问:“老师,是这样做吗?”看着小钰生怕哪里做得不到位而失败的样子,笔者点头示意,并肯定地说:“对的,你做得很好!”听到笔者的夸奖,小钰十分欣喜,立即开始下一个步骤。毽子制作完成后,小钰拉拉旁边小吉的衣服,自豪地说:“你看你看。我的毽子做好了,这是我自己做的哟!”

(二)实例分析

在幼儿有机会对感兴趣的游戏进行更加深入的体验后,他们对于玩具的认识也就加深了,不再如最开始,认为能够被遥控的机械玩具就是最值得拿来分享的玩具了,而是对其他幼儿带来的充满年代感的玩具充满了好奇。由此可见,在这样的追索式的“玩具”课程中,幼儿可以形成更加连贯、深入的事物认识,不再会被碎片化的认识左右,也逐渐形成对事物进行立体、多维度认识的意识。

此外,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也能够拓展生发课程的教学内容,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显然,幼儿园内并没有了解各种手工艺品的教师,尽管家长资源也相对有限,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家长中也很大概率存在可以进行合理利用的教育资源。笔者积极联系幼儿的奶奶到班里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家长与教师、幼儿的联系,还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动手能力,让幼儿明白从身边的人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此外,小霜奶奶来到教室时,幼儿积极提出了各种问题,想知道如何应对自己制作毽子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见他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毽子非常重视。因此,让幼儿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玩具的制作方式时,他们对课程会更加上心,由此得到更多收获。

(三)教师应提供的帮助

1.关注幼儿的想法

当笔者发现幼儿对布毽子充满好奇与兴趣时,便邀请小霜的奶奶来讲解如何制作布毽子,这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体现了幼儿教师关注幼儿想法,积极构建生发课程的优势。

当笔者发现幼儿对于自己的半成品不够自信时,积极予以肯定,给幼儿带来了信心,激励幼儿沉下心来完成玩具的制作,这也体现了幼儿教师留意并回应幼儿的想法能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很大好处。

2.积极联系家长

家长资源同样是幼儿成长的重要资源,家长能给幼儿带来的影响不仅可以在家庭教育中体现,也可以在幼儿园教育中体现。作为家园沟通的主导人,幼儿教师应该积极与幼儿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建议有时间、有兴趣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由此搭建家园合作的桥梁,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也加深家长和幼儿的情感纽带。

四、对于生发课程“玩具”的整体思考

(一)幼儿是课程生长的主导者

幼儿教育的一切课程都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需求出发的,生发课程能够很好地契合幼儿教育的要求。在以“玩具”为主题的生发课程中,笔者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挖掘教育价值,顺利地将主动权还给幼儿,发挥幼儿主体地位,使得该生发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从守护到放手,学做“隐形人”

在本次系列活动中,教师成了“隐形人”。当幼儿不断发现问题时,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幼儿共同商量,寻找对策,并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尝试自主解决问题。由此,幼儿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程活动的主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在以“玩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笔者以幼儿为中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才得以在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围中,让幼儿获得满足感与成功。

结语

幼儿视域下的生发课程是幸福课程。以“玩具”为主题的生发课程源于幼儿的兴趣与日常生活,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的生发课程才能在彰显教育活力的同时,也让幼儿在经历中体验,在实践中反思,在自由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威.学校与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鄢超云.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J].幼儿教育,2017(16):12-1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玩具
睡不着觉的玩具(下)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有效创设数学情境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的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转变传统角色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