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巍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至今病因未明的以滑膜炎症、血管翳的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2]。RA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随着病程进展,最终可造成关节破坏、畸形甚至功能丧失等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RA具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近年来生物制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增加感染风险、升高肿瘤患病率等不良作用[3]。RA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是其主要病因病机。艾灸在RA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抗炎、抗骨破坏、调节免疫等作用,临床效果显著,且优势独特,无明显不良反应,尤其在近年来取得了相应的研究进展[4]。因此,此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结合Endnote X9和Excel,以灸法干预RA为切入点,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探讨其研究热点、前沿趋势以及研究现状,并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与借鉴。
1.1 数据来源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为检索源,检索词具体为“艾柱灸”或“艾条灸”或“温针灸”或“温灸器灸”或“灯火灸”或“悬灸”或“天灸”或“壮医药线点灸”或“针灸”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检索时限从建库开始到2020年底,共检索到文献CNKI 213篇,VIP 195篇,万方219篇,经筛选会议、通知等不相关文献后对文献进行合并、去重,最终纳入有效中文文献506篇。
1.2 研究方法将CNKI、VIP、万方检索的文献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通过合并、去重等整理后共得到506篇文献。通过CiteSpace 结合Endnote X 9和 Excel对文献进行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以Endnote X 9统计发文量、发文期刊、关键词等情况,CiteSpace 5.6.R 4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直观展现灸法干预RA的研究热点及现状,为灸法干预RA的进一步研究指引方向。
2.1 年度发文量情况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分析,发现从1988年—2020年灸法干预RA在国内发表的506篇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灸法干预RA的研究始于1988年,但1988年—2004年间文献发表量极少,2005年—2012年开始平缓增长,2013年后灸法干预RA相关研究文献大幅增长,到2017年达到顶峰,近3年来发文量有所下降,但灸法干预RA相关研究的文献总体呈阶段性、波动性上升趋势。见图1。
图1 1988—2020年灸法干预RA研究年发文量趋势图
2.2 期刊分布情况通过Endnote X9对数据进行统计,发现灸法干预RA文献来源于120种刊物,期刊来源地区分布广泛,载文量期刊大部分来源于高质量的中文核心期刊,对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进行分析。其中大多数均为中文核心期刊,如《针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国针灸》《时珍国医国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这些均是近年来中医药领域的权威期刊,文献质量水平总体较高,表现出明显的自然科学属性。见表1。
表1 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分布
2.3 文献结果可视化分析
2.3.1 作者撰文合作情况构建作者共现网络图,图中圆圈越大,表明作者发文量越多,节点连线越粗,作者间合作关系越密切[5,6]。用CiteSpace分析后得到节点数N=480,连线数E=1370的作者合作网络共现知识图谱。结果共计出现作者480位,作者之间合作有1370个,其中以刘旭光、何璐、胡玲为代表的作者合作网络规模较大,发文量也较高,各研究团队间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显示较少,可进一步加强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见图2。
图2 作者共现图谱
2.3.2 机构发文统计及合作分析对研究机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灸法干预RA发文量≥8篇的研究机构有5个。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发文量59篇位列榜首,安徽中医药大学以46篇次之,紧接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44篇,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28篇,最后是武汉市中医医院8篇。见表2。
表2 灸法干预RA发文量排名前5的研究机构
用CiteSpace构建机构合作可视化图谱发现N=397,E=441,表明共计出现397个研究机构,机构之间合作有441个,机构之间合作较为分散。同时,灸法干预RA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成都、安徽和南京,其中又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见图3。
图3 机构共现图谱
2.3.3 关键词统计及可视化分析对灸法干预RA研究频次排名前12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关键词频次概括为干预措施、部位2部分,其中关键词频次较高的干预措施依次为“艾灸”“温针灸”“长蛇灸”“麦粒灸”“温和灸”“壮医药线点灸”“隔姜灸”“雷火灸”“瘢痕灸”;部位中以“足三里”“督脉”“肾俞”等关键词频次较高。见表3。
表3 灸法干预RA相关干预措施及部位关键词频次统计表
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图谱分析,结果N=548,E=943,即共计548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连线数有943个,其中主要关键词为类风湿关节炎、艾灸、温针灸、针刺、临床观察等。见图4。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利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绘制时区前沿图谱来呈现研究主题随年份演化的脉络及关键词突现图来把握灸法干预RA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见图5、图6。
图5 关键词时区前沿图谱
灸法干预RA的相关研究始于1988年,最先出现的研究类型为临床观察,干预措施最早出现的为长蛇灸、麦粒灸、温针灸、温和灸等,随后在类风湿关节炎等关键词的基础上衍化出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甲氨蝶呤、肿瘤坏死因子等相关治疗RA的研究,说明临床应用灸法干预RA时重视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干预措施除了长蛇灸、麦粒灸、温针灸等中医治疗手段外,还逐渐出现了壮医药线点灸等民族医药类治疗方法。见图5。
关键词突现强度最强的干预措施依次为“温针灸”“温和灸”“长蛇灸”“悬灸”等;近年来关键词突现强度最高的为“悬灸”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见图6。
图6 关键词突现图
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棘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艾灸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对RA的干预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目前,通过灸法干预RA的研究逐渐受到众学者的广泛关注。此研究显示,灸法干预RA的研究最早出现于1988年,其发文量从1988年—2020年呈现出了阶段性、波动性上升趋势,说明通过灸法干预RA的研究一直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持续关注。此外,对其期刊来源与地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载文量期刊大部分来源于高质量的中文核心期刊,这从侧面反应了灸法治疗RA的研究数据充足,同时也反应了学界内工作者对其临床疗效上的肯定和认可。
通过构建作者共现网络图发现,以刘旭光、何璐、胡玲为代表的作者合作网络规模较大,发文量也较高。通过知网搜索显示,刘旭光总共发表了52篇相关的文章,主要是从动物实验方面对艾灸治疗RA进行研究,例如从最早在2002年进行了艾灸对RA大鼠血清ICAM-1的影响研究[7]及2003年进行的艾灸对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研究[8],到最近2019年进行的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Th17/Treg平衡的影响研究[9],刘旭光的相关实验研究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并注重从不同灸法和不同时段干预RA方面进行研究[10-17],其载文期刊大多数是高质量的中文核心期刊,无论从研究成果数量还是研究质量看,其参考和借鉴意义均较大。何璐和胡玲合作关系密切,他们主要是从实验方面研究艾灸对RA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方面的影响[18-21],时间段主要集中在2011年—2016年,当中也有少量相关的临床研究[22,23],其相关文章的被引率高达500余次。可见,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对灸法干预RA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方面,临床观察和理论探讨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说明灸法干预RA的临床观察及理论探讨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研究机构发文量的统计分析显示,成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在灸法干预RA相关研究中最为活跃,结合机构合作可视化图谱,各研究机构间欠缺合作,故今后除了继续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科研水平外,还应强化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相互交流,拓展不同灸法干预RA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对关键词的频次统计分析可知,干预RA的灸法主要集中在“温针灸”“长蛇灸”及“麦粒灸”等,艾灸穴位主要集中在“足三里”“督脉”和“肾俞”等。《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学心悟》认为痹病是由“三阴本亏,恶邪袭于经络”所致[24]。正气不足是RA发生发展的内在决定性因素,扶正补虚是治疗RA重要的治法。通过“温针灸”“长蛇灸”及“麦粒灸”等不同灸法作用于“足三里”“督脉”和“肾俞”等主要穴位,可有效扶正补虚,使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正复邪退。结合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及相关文献[25]可知,上述艾灸疗法在干预RA方面具有积极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通过关键词时区前沿图谱及共现突现图可以预测,艾灸配合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依然是今后灸法干预RA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有可能会结合如壮医药线点灸等其他的民族类艾灸疗法。此研究显示,“温针灸”“温和灸”“长蛇灸”及“悬灸”等干预措施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关键词突现强度最高的为“悬灸”将会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因此,有所侧重并充分发挥不同灸法对RA的研究,对提高RA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此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三大中文数据库文献来源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较准确、全面,对促进艾灸治疗RA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总之,灸法在干预RA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疗效优势,特别是“温针灸”“温和灸”“长蛇灸”及“悬灸”等对RA具有良好的疗效,大力推广和应用不同灸法干预RA的适宜技术和方法,对防治RA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现代医学及其它传统疗法提供防治RA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但由于纳入的文献样本量过少,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实验对照,难免出现一定误差造成假阳性。因此,在提高临床质量的同时,继续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为灸法干预RA提供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