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珍 葛亚男 钟 炜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脊柱骨科常见病症,是由退变、外力等原因所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向外,亦或压迫脊髓、 刺激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进而以腰背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为表现的一种疾病[1]。该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尤其是疼痛及舒适度的改变,是该病带给患者最大的困扰。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及肝肾亏虚型4种类型[2]。此研究所属地为福建省福州市,为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较多。此研究基于子午流注择时理论联合四子散中药火疗,对寒湿型腰痛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此研究立项经过福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10月8日—2021年5月31日在福州市中医院就诊,且年龄为18~60周岁,辨证属寒湿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基线资料为: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18±5.23)岁;平均病程(5.87±2.56)年。对照组男16 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11±5.035)岁,平均病程(5.23±2.16)年。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3];②符合寒湿型辨证分型;③18~60周岁的患者;④符合自愿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1.3 方法试验组:在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择时子午流注联合四子散中药火疗进行护理操作。①取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吴茱萸等量的中药研磨成粉状,装入容器,调进温开水,均匀搅拌至糊状备用。②患者选取俯卧位,暴露火疗部位(腰背部),保护隐私,做好保暖。采用辨证结合循经的方法,经络选择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位选择腰阳关、肾俞以及阿是穴。经络穴位选定后对穴位局部轻柔按压,再根据经脉走向推按,逐步进行松解。③将调至糊状的药物温度冷却至42~43 ℃并测温,将药物均匀覆盖在自制的防火圈中,按压塑形成厚度1.5~2.5 cm的中药饼。④将盖有药饼的防火圈放置在患者的火疗部位,在防火圈药饼与皮肤之间放置温度探头,在药饼表面用保鲜膜全面覆盖,用42~43 ℃的湿毛巾,拧至不滴水为宜,并放置在保鲜膜之上。湿毛巾根据防火圈的形状固定塑形,暴露点火区域。⑤取用一次性针筒(规格:20 ml),抽取20 ml的95%酒精,沿湿毛巾上方防火圈内,S形均匀推注播撒酒精。⑥采用点火器于近侧端点燃表面,当温控装置显示41 ℃,或者患者自觉灼热时,立即用湿且温热的毛巾迅速覆盖火焰进行灭火,温度低于39 ℃时,重复点火灭火的操作,次数一共3~5次。⑦操作过程中要全程密切观察,询问患者的感受,监控火疗期间皮肤温度情况,随时根据温控情况调整点火及灭火的时机,不定时打开药饼,观察皮肤,以免烫伤。⑧术毕,取下用物,清洁皮肤,皮肤以局部微红为宜。⑨健康宣教指导,告知火疗注意事项。⑩疗程为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实施火疗的时间选择酉时,即:17:00—19:00。对照组:在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四子散中药火疗护理操作。火疗操作的方法、选取的经络、取穴等均相同,不同点在于未根据规定时间进行操作。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划10 cm的一条直线,左端以“0”示无痛,右端以“10”示剧烈疼痛,让患者根据自身腰部疼痛的程度在直线上相应的位置作出标识[4]。 分别让2组患者在治疗前、1个疗程后进行评分并比较VAS分值。
1.4.2 下腰痛疗效评定表(JOA)测算临床总有效率:评分区间为0~29分,表内包含主观症状、临床检查、日常活动受限度等,共有13个条目。以患者腰部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功能障碍的程度越重,则分数越低[5]。疗效评定标准以《中药新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为参考。
1.4.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改善指数为100%;显效:改善指数>60%;有效:改善指数为60%~20%;无效:改善指数<20%。
2.1 VAS评分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有改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2.2 JOA评分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JOA疗效评定改善情况,试验组总效率为93.33%,相对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改善情况均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JOA疗效比较 (例,%)
2.3 舒适度评分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舒适度的改善情况,Z=-2.110,P=0.035<0.05,试验组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舒适度情况比较 (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痹证”等范畴。以气滞血瘀型及寒湿型较常见[2]。其中,寒湿型以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加大时为重,以疲惫神乏、肢端温度下降、疼痛加剧为症状,其特点为痛处温热敷后疼痛可渐渐缓解。寒湿型的多因阻滞经络气血,寒湿侵袭而发为腰痛。火疗又称为“灸疗”,具有经络调理、除湿驱寒等功效[7]。与中药相结合是基于传统火疗与中药贴敷法共用的原理,融合中药的药物效果,透皮入里,到达经脉,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8]。火疗通过火焰燃烧,将药力与热力共同作用于局部病灶,使得药效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炎性的消散及吸收,缓解肌肉紧张,加快新陈代谢,减慢神经传导,减轻疼痛[9]。此研究所运用的四子散是名中医邓晋丰的经验方,方剂有四味药物,即: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及吴茱萸[10],该方已在骨科中广泛运用。通过临床验证,四子散具有调节气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络的效果。寒湿型腰痛患者运用火疗结合四子散,可促进炎症的吸收,使药效达到深部组织,同时,通过药物的热熨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让药物和物理热效应的功效均得到更大的发挥。
子午流注理论中,子午是指时间,即子为夜,午为日,子午为阴阳转化的起点[11],流注是指盛衰规律,人体周身气血随着阴阳消长而变化,子午流注理论是以经络、脏腑、气血的十二时辰盛衰节律为基础而形成的择时治疗理论。在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12],可分为纳干法及纳支法[13]。人体的气血流注到某一条经脉,这条经脉的气血就最旺盛,而所属时辰,即是这条经脉相联络的脏腑的主令时辰,气血流过后,经脉的气血开始衰退,循环运行也有其特定的时间,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十二经脉都会出现相应气血旺盛和衰退的时辰[14]。在治疗上,找准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治疗常常可以获较好的疗效。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属于肾经病症,于肾经流注的酉时进行中药火疗治疗,此时肾经的气血最为旺盛,是祛除外邪的最佳时机,通过火疗可激发肾脏功能,起到温肾壮阳的作用。此研究根据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辨证特点结合子午流注理论基础,在酉时进行四子散中药火疗,综合了地域、气候、时辰、环境等因素,针对性较强。通过酉时进行中药火疗治疗可顺势而通经,肾气旺,则气血生化充足,较好地改善腰痛症状,增进舒适度,疗效更好。此研究将子午流注与四子散火疗护理技术相结合,更具有中医理论特点,遵循辨证基础,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