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游戏活动是顺应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有效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得快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成长。近几年幼儿园数量的提升带来教育质量的问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涉及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水平。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要文件中,提出应尊重幼儿的天性,以幼儿为主体,进行课程游戏化教学理念的构设。本文基于工作实践的角度,浅要分析如何进行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就是游戏,它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其中,这种被幼儿所喜爱的活动不单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还对幼儿身体素质锻炼、思维情感培养等很多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而言是最有效果的。随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多样化发展,许多幼儿园打破传统的常规,为幼儿设置各种丰富的活动区,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还有和同伴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区域活动主要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配备必要的游戏活动材料
游戏活动材料,也就是区角材料的有效投放能促进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首先游戏活动材料为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其次游戏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是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来源,幼儿能在各种新颖的活动材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1]。实际幼儿教育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往往就某个玩具或者事物玩一整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见游戏活动的开展,必要的材料的投放是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游戏活动材料投放的原则之一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而言,小班、中班、大班游戏活动的课程设置不一样,材料的投放选择也不一样。小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材料投放就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而言,材料的投放中,切勿把中大班幼儿的游戏材料投放在小班的游戏课程中来。小班幼儿游戏材料的投放一般是一些基础性的数字卡片,中班的游戏材料稍微具有一些难度一些,比如雪花片插片等,而针对大班幼儿,则可选择一些智力要求稍高的材料,比如五子棋、剪纸、拼图等。
幼儿的每日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应以多样化为主,这样才能足够供给幼儿的选择。另外材料的投放应选择组合投放的方式,以此来避免投放的单一性。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基于园区材料选择的约束,可让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来填补园内材料缺失、单一、重复的问题。让孩子从家里带来游戏材料,也能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与小伙伴们一起来分享,在某一程度上就提高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并促进了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可见材料的投放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作用。
二、开发室外游戏活动场地
室外游戏活动场地是孩子们最喜欢在室外游戏的场所,儿童在户外游戏活动能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幼儿室外场地可分为以下三个区域:一是 集体活动区,无论是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可以一起游戏的场所;二是器械设备区,如滑梯秋千,锻炼身体活动能力;三是种植养殖区,一般供幼儿种植蔬菜、花草,喂养一些小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
户外游戏时教师应选择合理的场地进行游戏活动,并且根据各年龄段之间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进行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场地的活动安排。也可以将同一时间段进行户外游戏的幼儿聚集在一起进行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认识新朋友促进语言发展,更可以充分的利用幼儿园场地以及游戏活动的时间,但由于人数众多,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安全性[2]。并且教师应根据幼儿园的场地优势进行开发户外游戏项目,如利用阳台、楼道、天台等场地进行游戏活动,但是应注重幼儿的安全并且在周围进行安装铁丝网。这样既可以充分的利用游戏活动的场地,还可以增加幼儿游戏活动的项目。
三、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一)主客观环境创设
由于建构游戏的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高,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幼儿建构游戏良好环境的创设。幼儿游戏环境可分为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两种。游戏的客观环境分为时间和空间。小型建构游戏一般在室内,大多在桌面就可以完成;中大型的建构游戏适合室外等相对开阔的空间。同时教师应注意合理的安排游戏时间,让幼儿既能充分完成自己的作品,又不会因为过于轻松而感到无聊。
(二)投放合适的建构材料
教师在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后,应注意游戏主观环境的创设。在投放建构材料时,可根据材料的大小、形状、颜色、难易程度分类别摆放。小班幼儿适合简单操作、颜色丰富、好拿捏的材料。而中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建构技能,可为他们提供中大型、操作性更强的建构材料,继续提升他们的建构技能,满足他们对建构游戏的更高需求。相对复杂的操作和对动作的多样要求,以及立体建构的方向,都让中高年龄段的幼儿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如果在幼儿提出用生活中的物品取代现有材料进行建构的意向时,教师要肯定幼儿的创新,并与幼儿一起选取安全、干净、合适的材料,如树叶树枝、水瓶、纸盒等,支持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
(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建构材料投放完成后,教师可与幼儿一起确定建构的主题。教师和幼儿经过探讨,帮助幼儿选定主题,既是尊重幼儿的想法,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也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创造力。小班幼儿由缺乏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可带领幼儿以多媒体的形式了解到更多可建构的作品,丰富幼儿的认知[3]。无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环境的创设,都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主导作用。
雪花片是简易桌面游戏常见的材料之一,是拼插型积木的一种,教师通常把雪花片与其他积木一起投放,以供幼儿建构。雪花片的可操作性极强,小班幼儿可随意选择不同的形狀或颜色进行建构。但一般教师都只是将雪花片随意的分发给幼儿,幼儿也只是随意的拼插,没有使雪花片建构活动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
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应根据雪花片的颜色、凹槽对接口不同,适当组合分给每位幼儿。尽量选择大的,容易拼插的雪花片方便小班幼儿操作,同时应注意雪花片颜色的丰富性,冲击幼儿的视觉,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创设游戏环境时,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尽量选择相对封闭和安静的室内。如果环境过于丰富或嘈杂,会过多吸引幼儿使其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建构活动。
小班幼儿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无法自主的进行建构,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回忆生活中一些简单图形和物品,桌子、椅子、房子、车等,增加幼儿的信心,激发幼儿建构的兴趣。在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的支持和配合,帮助幼儿更好的坚持建构,完成自己的作品。
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感知敏感期,非常重视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如教师和同伴对其的肯定。教师在建构过程中应对幼儿建构的过程加以关注和评价,鼓励幼儿坚持按自己的设想完成自己的作品。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收集和展示幼儿的作品,针对性的点评及鼓励幼儿,或引导幼儿自评和他评,不仅增进幼儿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感情,更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杨莉君,邓双.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8(03):33-37.
[2]庄蜜.玩转区域游戏发掘幼儿潜能——如何在区域游戏中发展幼儿自主性和创造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87.
[3]吕燕.游戏者身份重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新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9(01):88-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