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主阵地,主渠道。“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因此,要想让小学生习得必要的语文知识,则必须要向课堂要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减少无效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所学来具体探讨一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升。
一、重视预习,按时投放预习清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具有尝试性和创造性。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尝试自己先思考,能解决的尽量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记下来,等到课堂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解,直到掌握为止。如何提高预习的效果呢?教师可以每天按时投放预习清单,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有哪些。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云校家、教学助手、宁教云等平台资源库发布课前预习内容,学生按预习要求完成预习内容,教师需要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进行。学生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提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重难点的掌握和理解,对语文课堂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撬动语文课堂,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位老师说:“高效阅读就是让你画出思维导图,只要会画思维导图了,一本书的内容也就可以总结出来了。”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对知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学生就可以以一定的知识点为基础,然后进行放射性思考,通过联想想象更好的记忆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进行单元整合,把相关知识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框架,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点系统的储存于未来快速的复习。例如,在学完课文《桥》《穷人》《金色的鱼钩》,教师以单元整合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普通人物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学生以“人性光辉”为单元主题绘制了单元思维导图,简洁概括的反映了本组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点。透过这些故事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了解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起的作用,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在复习时对照思维导图,使复习更短时高效。思维导图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开拓思维的能力,更能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能力。
三、在线课堂的双向教学,提升学习意识和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运用高效、趣味的授课工具,新颖创意的教育方式(微课、数字教材)提高授课质量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与学生进行深层次互动,开展线上线下比赛学。例如,学习《浪淘沙(其一)》这首古诗,教师采用在线课堂授课,线下教师组织课堂学生活动,在线上教师给出学习提示:结合诗句描写,展开想象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我仿佛看到了(或听到了)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听一听同学们的交流。线下教师停止线上活动,组织线下学生交流,并激励学生和线上学生开展谁分享交流最全面,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学生都会表现出超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很大程度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注重课内外结合,提升语文素养的能力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教师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学生在课本中所学到的内容,有时想更加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求知欲望提高。这时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读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况且有些课文只是节选部分在课内学习,如能够让他们阅读该全本书,了解全貌,解除心中疑团,学生会更有兴趣。如学到《花之歌》,可指导学生阅读宗白华的《杨柳与水莲》;学了《灯光》,可向学生推荐《狱中联欢》《毛主席在花山》《春天里的故事》;学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可向学生推荐《复活》《战争与和平》《李子核》,这样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课外。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盼望着读,自觉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只有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才能使阅读教学变的更生动、有效。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不断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发展,在课堂外也不断获益。
王崧舟教授说:“阅读力决定了学习力。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礎。”随着学生在校内时间增多,教师只有用创新的教学手段,牢固树立学生为主,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投身于语文学习。